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单一巩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 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中40 例患者在接受治疗5 周后,仅使用齐拉西酮进行巩固治疗,作为观察组,40 例患者继续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进行巩固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 %,对照组为9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拉西酮单一巩固治疗法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巩固治疗;奥氮平;齐拉西酮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ziprasidone combined therapy with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fter a single consolidate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Collected in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should be used in all patients with ziprasidone combined olanzapine treatment,40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5 weeks,use only the ziprasidone consolidation therapy,as observation group,40 patients continue to use the ziprasidone joint consolidation treatment with olanzapine,as control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effects,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87.50%,the control group was 90.00%,P > 0.05;PANS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P > 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ziprasidone single consolidated therapy in ziprasidone combined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fter curative effect is ideal,and less adverse reactions,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schizophrenia;Consolidation treatment;Olanzapine. ziprasidone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需使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由于患者自身认知功能受损,加之用药过程中所致的不良反应[1],从而可导致患者难以完全遵医嘱用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我院在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使用单一齐拉西酮进行巩固治疗,并与联合用药进行巩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 年2 月至2016 年2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 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中40 例患者在接受治疗5 周后,仅使用齐拉西酮进行巩固治疗,作为观察组,40 例患者继续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进行巩固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2~51 岁,平均年龄37.04±10.28 岁,病程4~13 个月,平均病程9.27±2.05 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53 岁,平均年龄37.31±11.08 岁,病程4~14 个月,平均病程9.32±2.16 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起始治疗均使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即齐拉西酮,口服,40 mg/d,bid,每2 d对齐拉西酮的使用剂量进行调整,1 周后将剂量调整至120 mg/d ~160 mg/d,奥氮平在患者治疗1 周末可将剂量调整至15 mg/d,两种药物联合应用5 周,5 周后,观察组单纯使用齐拉西酮进行单一巩固治疗,给药剂量≥ 150 mg/d[2],奥氮平在一周内停用,对照组患者继续联合应用齐拉西酮+奥氮平进行巩固治疗,若患者在奥氮平减量的过程中出现症状复燃的现象,可给予口服或肌肉注射氯硝西絆,1 mg/次~2 mg/次,每日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6 mg,同时可适当调节齐拉西酮的使用剂量,每日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160 mg,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每日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0.8 mg,若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给予苯海索,2 mg/d~6 mg/d。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痊愈:治疗后患者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治疗后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也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较治疗前恶化。认知功能使用PANSS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差。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PANSS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 %,对照组为90.00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Z=-0.222,P=0.824,P>0.05。
2.2 治疗前后PANSS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重症精神疾病,目前该病的发作机制尚不清楚,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期较为多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终身患病率高达1 %,精神分裂症可导致患者丧失社会能力,从而难以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3],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主要治疗方式,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易出现体质量增加、血脂代谢异常、震颤等不良反应,尤其在联合用药的患者中更为常见,因此如何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齐拉西酮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其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受损,同时齐拉西酮对H1受体亲和力较差,而与5-HT2C受体亲和力较强,5-HT2C受体可通过抑制食欲而使患者的体质量下降。本次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PAN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齐拉西酮单一巩固治疗法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可取得理想的维持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联合用药相当,但是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联合用药,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柏林,张国玲,高淑英,等.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学,2015,21(1):151-154.
[2] 唐建良,金卫东,江长旺,等.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单一巩固治疗的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083-1085,1242..
[3] 林勇,姚明荣,金卫东,等.齐拉西酮巩固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的变化[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0):1594-1595,1616.
论文作者:雷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拉西论文; 功能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认知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