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词流行语“杠精”浅析
靳孟摇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6)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得以出现并迅猛发展,“杠精”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11月走红网络。该词被解读为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同时被大家频频引用。从其来源、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 来源 语义形成 语义发展 特征及应用
流行语既是词汇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网络流行语是通过网络创造、传播的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2017年11月“杠精”一词开始走红,2018年被人民网评为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在网络媒体中,有关“杠精”一词的记录及文章非常之多。下面从词的来源与语义形成、语义发展、形式特色及语用等角度对“杠精”一词进行分析与阐释。
一、“杠精”的来源和语义形成
1.从日本同类词到中国原创
与“杠精”一词含义比较接近的网络流行语“ky”,撷取自日语。“ky”的意思是“没眼色”,在日本的二次元游戏中,多指发表相反言论来攻击其他游戏玩家的群体。如果你被别人形容是一个“ky的人”,那么含义基本等同于“你是让我感到很不爽的人”。
中国的“杠精”一词来源于一个漫画,2018年4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幅调侃“杠精”的漫画:一女生向一“杠精”表白,并要求去见他的母亲。“杠精”说:“唯独这件事不可以,因为‘杠精’不配拥有母亲。”这致使“杠精”一词迅速走红。“杠精”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抬杠成瘾的人。从发表相反言论角度看,和日语的“ky”有相同之处,但在此基础上并非单指“没眼色”,而是更侧重“怼人”这个含义,因此比日语的同类流行语语义加重且语义更加的丰富。
2.“杠精”语义的形成
从形式上来看,“杠精”是由语素“杠”和类词缀“精”结合而成。“杠”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杠,床前横木也”,即承重的粗大木棍,是名词。后来词义及词性有了引申,引申为动词“抬杠”的含义,至此形成“杠精”中“杠”的语义,在“杠精”一词中“杠”可以理解为“抬杠”。
“精”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精,择也”,即优选品。之后词义扩大引申出“超肉体、超物质的存在”含义。“杠精”中的“精”和其引申义的语义有些相似,但也有区别。早前活跃在网络上的流行语“戏精、猪精”等加之人们常说的“调皮精”等,慢慢地“X精”的词汇越来越多,也致使“精”这个类词缀得以形成。在类词缀中的语义不再指“超肉体、超物质”,而是更多地融入一种夸张的隐含语义,如:“调皮精”并不是说“调皮”的品级高入仙班,而是指调皮的程度无以复加、无以形容。同样的,“戏精”也是说某个人很爱演,戏很多,多到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因此冠以“精”的后缀。
第二,从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来看,多采用递进关系的句式形式。此形式使表达的语义及语气增强,加强了反驳的意味。在“杠精”的语录中就比较多地采用了此句式形式。如:有人吐槽说某某饭难吃,“杠精”便会回复:“很多人都吃不上饭,你还在这儿说难吃!”此外,假设关系的句式形式在“杠精”语录中的使用频次基本仅次于递进关系的句式。如:有人发图说“这只狗太萌太搞笑了”,“杠精”便会回复:“如果你是那只狗,你还笑得出来吗?”虽然回复的内容给人天马行空之感,但不得不承认,其反驳的杀伤力较大。
二、“杠精”语义发展
本研究对现今关于旅游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的交叉研究形成重要的补充和发展。在理论层面,本文把空间集聚因素纳入到产业融合效应分析框架之中,设计出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影响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扩展路径、技术创新路径与协同集聚路径,以弥补相关文献在机理分析方面的不足。在实证层面,本文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和集聚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选取2004-2016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引入前沿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产业升级效应及其传导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以填补该领域的实证空白。
玛丽的困境可以理解为生活困境和心理困境。玛丽的丈夫迪克经营着一个农场,由于迪克自身的经营理念,农场相当的不景气,生活水平受到威胁,玛丽整日只能待在破旧的铁皮屋里,异常窘迫。与此同时,玛丽的心理也在遭受着折磨,在殖民主义的环境下秉承着白人和黑人有别的观念,跟土人摩西产生了暧昧关系......笔者将从“自我”、“本我”和“超我”的角度分析造成玛丽困境的原因。
第一,从答语来看,多是采用反问句的句式形式。最经典的句式如:“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吗?”由于此句式在微博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因此人们评为“杠精”语录的榜首。如:某人在微博中发了海外旅游的照片,并附文“生活真美好”,“杠精”便会评论:“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普通吗?在国内旅游生活就不美好吗?”在辩论中常用反问的句式形式,会有铿锵有力之效,这一特点也被“杠精”们借用,并运用得炉火纯青。
发展到现在,“杠精”的属性有了变化。现在一般将“杠精”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挑刺的人,明显保留了贬义的色彩,如:老师的经典名句之一,学生说:“老师,我作业忘带了。”老师回答:“你怎么不忘了吃饭?”另一类是单纯喜欢在一些事情上发表自己观点的人,虽观点相悖,但言辞并无攻击性,无所谓好坏倾向,因此偏向中性的语体色彩,这类人中还有一些人,敢于为社会发声,有点像传统意义上的打抱不平的人群,此含义偏向褒义的语体色彩。此外,“杠精”中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喜欢寻根溯源及用质疑的口吻去提问,类似于 “好奇心重”“童言无忌式提问”,此时的语义也带有褒义的语体倾向。如:明朝宰辅张居正听到蝉鸣,问爷爷:“蝉为什么叫?”爷爷说:“因为蝉有口啊。”他又问:“那家里的簸箕那么大的口,怎么不叫呢?”
在各色语言中,“相声体”是独特的存在。我们不难发现,相声和“杠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声里的捧哏和逗哏就是通过相互抬杠来产生娱乐效果的。下面我们就从“杠精”的语义特征出发来分析其在相声中的应用。
三、“杠精”的特征及应用
1.“杠精”语录的句式特点
“杠精”和其他网络流行词有很大不同,几乎没有组合的功能,它的含义是通过具体的某个或某些句子体现出来的,即利用具有特色的众多的句子诠释或体现该词的内涵。本文挑选出现频次较高的句子进行分析梳理。
检查人员的素质、对应急检查工作的认识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保障应急检查效果的关键。水库大坝管理人员应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并有必要的经验,以便在即时检查时可以准确评估大坝运行性态,判断大坝出现紧急状况的可能性。
“杠精”一词实际上是由“抬杠”和“戏精”组合而成,是“喜欢抬杠的戏精”的简称。抬杠加戏多是其的典型特点,虽有些夸张,但“精”这个词缀将其语义和特点表达得尤为形象。
“杠精”最初是为反对而反对,想方设法在鸡蛋里挑骨头,多是贬义。
2.“杠精”语义特征在相声中的应用
从以上整个发展演进来看,“杠精”一词由最初的单纯的贬义色彩逐渐有了不同的分化,衍生出中性乃至褒义的语体色彩。
为了建构乡愁所传递的这4层不同涵义,诗人采用了隐喻套转喻的认知手段。这一隐转喻模式不是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交互运行和融合,即它们“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杨波,张辉 2008:1),构成了一种嵌套方式,如图2所示。
第一,偷换概念。“杠精”的言辞在语义上常常是偷换概念,如:有人说“这药真苦啊”,“杠精”却会说“这点苦都受不了,没有毅力”,虽是同一个“苦”字,但却偷换了味觉上的“苦”和生活中“困难”的概念。这种语义特征在相声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比如甲说“相声是论段儿”,乙说“那好你给我来个中段”。在这段相声台词中便是将相声的计量单位“段儿”偷换成了形容鱼尾部的“段儿”,通过偷换概念来实现抬杠,达到捧哏和逗哏的效果。
第二,以偏概全。“杠精”们总是喜欢寻找个例来反驳整体,从而在语义上以偏概全。如:公认某国的国民素质比较高,有些“杠精”会反对“某国人素质不行,我就遇到过一个”,这是典型的以个案判断整体。相声中对此语义便进行了应用,如,甲说:“他整天坐屋里,风不吹、日不晒,能不白吗?”乙说:“那煤炭不知在地底下埋了多少朝代了,挖出来还是乌黑的。”一般情况下符合甲说的条件应该是白的,这是整体,煤炭是个例,用煤炭的个例去反驳整体,运用了“杠精”语义上以偏概全的特征。
因此,在临床脓毒症救治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提升脓毒症患者的治愈率。2012版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指出,输注血小板的指导原则来源于专家共识意见和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经验[3]。陈朴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减少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等血制品的数量,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四、结语
从以上对“杠精”一词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杠精”的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发展各具特色。虽从日语的同类词中发展而来,但已有了独立的词义和多重语义色彩。此外,没有任何组合形式的特点,使其经典语录的句式层出不穷,加之某些语义方面的偏差,在相声体中广泛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杠精”实不应为杠而杠。
参考文献:
[1]安静.略说“妖精”隐喻义[N].语言文字周报,2018-12-05(02).
[2]高君.网络新词“控”[J].语文学刊,2010(5).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4]高爽.热词“尬聊”尬从何来[N].辽宁日报,2017-12-26(11).
[5]梅强.小议网络词“怼”的本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7-07-19(04).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7—0114—02
责任编辑:刘健
标签:来源论文; 语义形成论文; 语义发展论文; 特征及应用论文;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