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年度透视及前瞻——基于2014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热点论文,透视论文,报刊论文,教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每期从地理教育专业期刊及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精选、转载地理教育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能较好地展现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理论热点和学术进展。本研究以2014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为研究样本,通过多角度的统计分析,把握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前瞻地理教育研究的路向。 一、2014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栏目设置情况可以较全面地体现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有效地反映学科的研究倾向和研究热点,起到引导读者阅读和指导作者撰稿的作用。[1]《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4年设置的地理教育相关栏目达22个,转载论文共计91篇,比2013年多转载3篇。从下页表1中可看出,转载论文数量较多的当属“教学研究”“教学策略”“备考指导”“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改探索”“学法指导”等栏目。值得关注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4年设置了10个地理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具体为“地理综合题解答策略”“作业设计与教学”“微课教学”“地理空间思维”“初高中教学衔接”“图示的教学应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2014年高考试卷评析”“透过高考看教学”和“高三复习教学”。其中,专为地理学科设置的专题栏目有“地理综合题解答策略”“地理空间思维”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共转载论文12篇。其余专题栏目属于地理与历史两个学科共有。在这些专题栏目中,保持不变的是每年的高考试卷评析栏目。从这些新增的专题栏目来看,更加重视地理高考试题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等研究。 2.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4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来源于23种期刊(见下页表2)。其中,排在前3名的是《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其共被转载论文52篇,占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57.14%。这也反映出三种地理教育专业刊物是宣传地理教育研究成果的主阵地。此外,《教学月刊》《课程·教材·教法》和《现代中小学教育》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也刊载了一些实践性强或理论性高的地理教育论文。笔者利用SPSS的交叉表功能生成“源杂志”与“栏目”的交叉表,发现:《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所发表论文被转载于《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的多种栏目之中,这也折射出三种地理教育专业期刊设计的栏目比较丰富。《课程·教材·教法》所发表的地理教育论文往往会被转载,且被置于“学科视点”栏目之中,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的前沿论题及其较高的研究水平。 3.第一作者情况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4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出自77家单位。其中,4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包括北京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还有6家单位论文转载量2篇,即福建省福州三中金山校区、江苏省昆山市昆山中学、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和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2)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013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中,排在前六位的是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山东和福建。[2]表3显示出,2014年这些地区依然位居前六名,只不过顺序有所变化。由此可见,这六个地区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比较活跃,其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较多,尤其是江苏和浙江两省稳居前两位。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回顾 1.地理课程研究 地理课程设计关乎地理课程实施的方向和质量,研究者对地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其一,比较分析地理课程标准或地理教科书。近年世界主要国家颁布或更新了地理课程标准,有论者从体系结构、具体内容等方面对中德现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发现德国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要求比我国更加明确和具体,且在课程标准的应用方面提供了较多示例(蔚东英等,第9期)①。随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初中地理新版教科书业已出版和实施。有教师及时分析了人教版《地理》(八下)的变化特点,同时又对初中地理教科书的修订提出了3点建议(李占军、郭全其,第2期)。其二,深入反思地理课程设计与实施。现实反思和国际比较是研讨地理课程问题的基本方式。林培英以必修模块自然环境要素内容教学为例,深入分析了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反弹”现象,认为地理课程实施中“反弹”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地理学科结构对其的束缚,基于此提出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内容重构的可能方案,如保留地理学科综合性的框架体系,建立必修课程框架内的选学结构等(第3期)。新一轮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将在地理课程内容选取和组织上有所调整,而这些方案为地理课程内容重构提供了思路。 2.地理教学研究 (1)地理素养培养研究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质等要素。地理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研究的持久性热点。其一,地理知识教学研究。王向东阐述了基于学科教学认知的地理知识教学策略,包括知识论视角下应找到并解决地理学科中的疑难问题,教学论视角下应梳理与概括某类知识的教学思路,方法论视角下要处理好知识教学中“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习论视角下要建立地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形成知识网络,系统论视角下要通过知识结构挖掘其背后的思想脉络(第10期)。徐雪、袁孝亭从描述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影响和评价地理位置三个维度总结了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论,归纳其所蕴含的对地理位置教学的指向性要求(第7期)。此研究提供了从地理学基本理论探讨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的一种思路。其二,地理思维培养研究。地理思维培养主要蕴含于地理方法和地理能力的培养之中。林元龙分别阐述了地理空间形象思维、地理空间比较思维和地理空间综合思维等的教学策略(第5期)。张素娟探讨了初中生地理思维过程和思维障碍及其诊断之法(第6期)。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从引“趣”、着“味”、甄“度”和把“脉”等四个方面着手(邰英角,第7期)。其三,基于地理素养培养的地理学史教育研究。地理学史包括地理发现史、地理图籍史和地理学思想史等。有论者介绍了地理教学中加强地理学思想史教育的意义,并从历史思维方法、空间和区域概念的建立、人地关系主线等方面提出了地理学思想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张鲜鲜,第6期)。当下地理学史教育研究的力度还非常薄弱,今后应当深入研究地理学史教育之于地理素养培养的功能及具体途径。 (2)地理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及促进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探讨如何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张旭如指出,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地理教学策略包括:按照地理知识的发生逻辑安排教学进程,设计具有知识内在逻辑关联的先行组织者,促进学生理解地理观念,运用多种形式表征知识,构建地理事实性知识的意义(第8期)。也有研究者总结了初中地图教学中认知地图的运用策略和绘制步骤(刘义龙、王仲智,第7期),以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认知地图的绘制中结合了教学目标,关注了层次要求。关于问题设计策略,朱学尧认为,有效的地理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关注问题的结构化、层次化和生成化,从而引导学生建构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和深入理解内容(第6期)。关于复习课型的教学策略,有学者基于实证分析,认为高三地理学习问题存在的根由是学生地理概念和原理的认识模糊以及地理思维、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缺失,对此,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应当通过查漏补缺,讲其所需;进行地理思维训练,领悟学科思想方法,释其所疑;通过整体把握下的教学专题复习,解其所难(张素娟,第12期)。这三条教学策略颇具针对性和学科特色。任传芝还专门针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提出较为系统的教学策略(第10期)。此外,还有研究者探讨了地理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初高中地理衔接策略、地理差异教学策略等。 挖掘和整理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方法,是一项迫切且系统的工作。有学者介绍了地理教学的“图层方法”的使用过程,肯定了“图层方法”研究的意义,体现在把握地理学本质的联系、丰富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体系等方面(林培英,第11期)。“图层方法”是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方法,值得地理教师认真学习和运用。 (3)地理教学媒体研究 近年随着微课的突起,研究者也探讨了地理微课的制作与实施,认为地理微课的制作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课件等步骤,地理微课的实施包括课前自学和课堂活动两环节(鲍文艳,第4期)。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等优势,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状况不容乐观。有论者通过调查地理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现状,发现许多地理教师不具备运用“3S”辅助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新技术不敏感,不了解网络互动课程,也发现地理课堂的基本特征在退化(李功爱、陈大路,第8期)。这项实证研究告诉我们,教师既要勇于面对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关注如“指图棒”等技术手段的基本运用要求,教会学生准确读图和获得相关知识、方法。 3.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1)地理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 地理作业是地理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作业设计需要关照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完善情况及其自身发展需要,而图式作业正符合这些要求。郑宇醒阐释了图式作业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地理图式作业的操作要求(第2期)。程子序通过开展“居住地环境状况调查”的地理实践活动,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为初中地理实践作业的设计提出降低难度、优化尺度、多层设计、及时指导等改进设想(第3期)。关于地理作业的评价,有论者阐释了地理作业讲评要处理好的六种关系(钟有长,第2期),也有论者认为应激活地理作业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产生心理期待(贺丹君、戴恩宇,第2期)。 (2)地理试题研究 研究地理试题及其备考建议、教学启示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相炜地理工作室全面评析了2014年地理高考试题的概况、总体特点、考查热点,并对个别试题提出了质疑(李慎中等,第10期)。对于地理综合题,汤国荣有着深入研究,其不仅详细阐述了地理综合题的命题取向、命制规律及复习策略(第1期),而且以点带面地总结了区域主题探究型综合试题的四个特点,提出应当在教学中有效组织区域主题探究活动等建议(第12期)。对于制定评分细则,张连彬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地理主观性试题答案的内容标准和赋分标准的具体议定方法,并提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考核目标要求、训练学生专业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理视角(第11期)。关于地理概念的考查方式,有论者从地理概念的来源和本身剖析了地理概念的命题表现形式(肖春明,第2期),还有论者专门分析了近年地理高考试题中空间概念的考查方式(陆树启,第9期)。关于地理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申大魁利用韦伯模式分析了某省级重点中学高一地理期中试卷与地理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发现当前校内考试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第1期)。 此外,有研究者介绍了高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三种评价方法,并认为空间定位、空间关系和空间推理等标准可用来评价高中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邵发仙等,第5期)。 4.地理教师发展研究 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有很多种。顾绍琴等通过介绍美国地理教师教育领域中开发实施的“地理:跟明星教师学教学”工程,探索基于视频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与经历,为我国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提供了增加视频研究活动、引入促进者角色等启示(第1期)。刘学梅、李家清在PCK的视角下对地理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共性和个性,认为教学目标的差异证实地理教师PCK水平有所不同(第11期)。筛选、开发和利用优秀地理教师的教学实例,细致比较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差异,对助推青年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路向前瞻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提到“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任务,文件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3]《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出“研究构建大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任务。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研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而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指明方向。这种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既需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贡献其智慧,也需要地理教育界共同研讨。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如何筛选、确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 2.高中地理课标修订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12月8日在京召开。修订组核心成员将依据《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实施状况调查结果、国外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等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修订。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提出自己或团队认为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建议,尤其是围绕如何增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操作性和整体性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者亦可通过评介国外最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或深入比较中外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某一专题等方式,为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3.地理教科书分析研究 地理教科书的分析与运用能力是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地理教科书分析研究需要关注:第一,纵向比较察看地理教科书的变化特点,关注地理教科书在人地关系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整体性思想、尺度思想、因地制宜思想等地理思想渗透上的变化,关注地理教科书在探究性、学法引领等方面的变化。第二,横向比较分析不同版本地理教科书中的专题内容,积极关注人教版以外的其他版本地理教科书,以引导地理教师学会整合多种版本地理教科书资源开展教学。 4.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加强地理教学策略研究需要特别注重这么两个方面:第一,探讨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策略。在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地理思想方法,是一个需要持久关注的研究论题。第二,探讨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中指出:“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4]据此,开展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策略研究,应引起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5.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虽然近年研究者对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有所探讨,但立足实证和关照学科特色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今后相关研究需要通过地理课堂观察提出基于证据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并且需要结合地理教学内容提出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此外,分析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取向、命题特点、解题方法及对地理教学启示,一直备受地理教师的青睐。研究者可以从全面评析、专题分析、比较分析及试题与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等多角度对2015年或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进行研讨。例如,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统计分析、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农业”内容的考查特点及教学建议、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的特点比较分析、2015年地理高考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等。 ①本文在标注引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的论文时,均采用了夹注的方式;引用的其他文献按参考文献标注。中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年度展望与展望--基于2014年全国人大复印报刊“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地理教育论文再版分析_地理论文
中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的年度展望与展望--基于2014年全国人大复印报刊“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地理教育论文再版分析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