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的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根据患者病情的临床分型结合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就这些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总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咬合关系正常,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治疗研究
口腔颌面部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外伤性骨折,患者可表现出伤口的疼痛,同时出现了吞咽困难,咀嚼功能障碍、咬合错乱等症状,在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患者还很容易并发感染、窒息及出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由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类型较多,因而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应视情况而定[1]。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就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的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3~56岁,平均(34.2±3.2)岁;其中上颌骨骨折患者1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18例,颧骨及颧弓骨折患者6例。病因类型:交通事故所致30例,跌伤所致2例,打击伤所致3例,挤压伤所致3例。创伤类型:闭合性损伤12例,开放性损伤26例。所有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吞咽困难、咀嚼功能障碍、咬合错乱及张口困难等症状。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进行X线及颌骨CT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然后根据骨折类型结合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10例患者采用单纯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技术治疗;1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治疗方法;16例患者采用种植牵引钛钉植入行颌间牵引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技术:采用成品牙弓夹板及结扎丝,使用结扎丝将成品牙弓夹板固定在上下颌牙列上,用数个宽度为1.0~1.5mm的橡皮圈分别挂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行颌间牵引治疗。挂钩之间距离保持在1.0~1.5cm,挂钩端需要向下倾斜,保证与牙龈之间存在间隙[2]。并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及咬合错乱类型在早接触取区放置颌垫,高度约2~3mm。手术复位治疗方法:在患者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后,进行骨折开放复位治疗,采用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暴露出骨折断端,手法复位断端,使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上颌骨可使用“Y”型或“L”型的钛板;对于下颌骨可采用“X”形或直线形钛板进行固定[3]。术后第2天,行牙弓夹板固定颌间牵引,以保证上颌部位与下颌部位之间的固定牢固。关注患者咬合关系,指导进食及加强口腔护理。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大约术后3~4周拆除牙弓夹板,指导患者进行张口训练。种植牵引钛钉植入行颌间牵引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上海格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植入式钛钉及钛板,钛钉直径2mm、长度为12mm,根据颌骨螺旋三维CT重建片及颌骨曲面断层片在患者的的上下颌牙槽骨位置确定出4~10个数量不等的植入点,植入点主要在两牙根之间或者是根尖下方,需要注意的是上颌骨与下颌骨的植入点需要一一对应。植入过程中应绕开上颌窦以及下颌牙槽神经,对植入点进行局部麻醉,做一1mm长的黏膜切口,分离至骨面,使用电钻以垂直骨面位置进行钻孔,钻孔中以0.9%生理盐水降温处理。钻孔到皮质骨破后停止,缓慢的将钛钉拧入钻孔内,留置3~4mm作为牵引附着,将20号T型引流管剪成宽度为1~2mm的橡皮圈,然后将橡皮圈套在螺钉末端进行颌间牵引治疗。根据患者咬合情况的恢复情况,持续牵引治疗时间为10~14d。操作完成后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以及护理。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主要有:(1)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2)不同治疗方法下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指伤口无疼痛,吞咽、咀嚼正常,咬合正常,张口正常,X线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骨皮质连续;有效指患者以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X线示骨折端对位对线基本良好,骨皮质有连续性;无效指患者以上临床症状无改善,咬合关系错乱,排斥反应出现,或者需要重新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并使用(x±S)进行表示,数据中的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方法比较 本次研究中10例患者采用单纯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技术实施治疗,所占比例为26.3%;12例患者采用的是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治疗方法,所占比例为31.6%;16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方法,所占比例为42.1%。
2.2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已经成为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及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中造成的口腔颌面部骨折也有较高的发病率[5]。口腔颌面部骨折种类较多,最常见有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及颧弓骨折等。复杂的骨折类型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所以在具体治疗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当前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常用方法主要是对骨折的断端进行手术复位,在复位完成后,通过微型金属钛接骨板、钛钉植入实施固定或者是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治疗[6]。稳定良好的固定可促使患者骨折端良好愈合,微型钛板也可留在患者的体内,或二期取出。该治疗方案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治疗效果会产生影响,治疗前需要明确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骨折发生的时间,并做好相关的急救工作[7]。颌面部骨折后,多数会发生骨块移动或者缺失,患者面部失去支撑,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造成面部的不对称甚至畸形。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多种治疗方法,牙弓夹板固定行颌间牵引治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患者的治疗,通过牵引治疗能够保证咬合关系不被破坏,有助于患者尽快的恢复,整个操作较为简单,需要时间较短,牵引完成后具有可靠的稳定性[8]。在颌间牵引过程中能够保证可靠的牵引力,稳定性较好,降低了治疗后期松动移位的可能性。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比较,避免手术的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也会影响进食及语言功能,增加口腔护理工作的困难。种植牵引钛钉植入行颌间牵引治疗方法也是治疗口腔颌面部骨折常用的方法,在治疗中该方法对于患者牙体组织要求不高,保证了治疗方法的广泛适用性,在牵引过程中的牵引力能够在较长时间段内保持稳定,有助于患者咬合关系的快速恢复,促进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康复。综上所述,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忻文雷,李耀俊,厉祯,等.口腔颌面部骨折88例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3):192-194.
[2]蒋建平,危红英,吴建伟,等.口腔颌面部骨折18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3(12):755-756.
[3]毕国瑞.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3(15):59-60.
[4]屈红昕.口腔颌面部骨折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15.
[5]周海华,刘琦,杨荣涛,等.1131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11(5):424-428.
[6]赵瑞红.39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9-50.
[7]杜忠洪.口腔颌面部骨折1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12(2):114-115.
[8]陈凯,贾保军,敖建华,等.青岛地区653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6,25(2):20-23.
论文作者:段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患者论文; 面部论文; 口腔论文; 治疗方法论文; 夹板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颌骨论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