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142
3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产科、ICU科联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治疗,B组采取产科、ICU科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总临床疗效率以及手术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产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A组患者,B组的总临床疗效率、止血成功率均优于A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理论( P<0.05)。结论:通过联合产科、ICU科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总临床疗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以及降低子宫切除率,从而提升产妇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1]。
【关键词】产科;ICU 科;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难治性产后出血在临床上对产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轻则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质量,重则甚至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产科因素、阴道裂伤、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异常等等。临床上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缝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本文为研究产科、ICU科联合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特意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作为研究对象,相关内容如下[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作为探究对象,根据产妇的治疗方式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中产妇年龄23-36岁,均年龄值为(26.2±4.4)岁,孕周期(35.2-37.8)周,均孕周期为( 36.3±3.8) 周。B组中产妇年龄25-37岁,均年龄值为(26.1±4.3)岁,孕周期(36.2-39.6)周,均孕周期为( 37.1±4.5) 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极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A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呼吸、血功能、脉搏、心率等
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止血处理,可采用无菌纱布进行止血,将纱布塞入子宫腔,然后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缝合产妇的子宫切口。这个要依据产妇的实际出血量进行相应的处理,免得产妇的切口受到感染,引起相应的妇科疾病,整个子宫切口都要缝合到,如此一来才能有效避免切口的再次出血,值得注意的是要进行的是深度缝合[3]。
对B组采取产科、ICU科联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①将B组患者转入ICU 病房,由产科相关部门人员以及ICU科部门人员协同配合治疗,选择一名临床丰富的医生担任总指挥人员,联合几名人员组成小组,各个人员明确彼此之间的任务,确保治疗过程的完美进行。②分析产妇出血的具体原因,然后由产科、ICU科医生共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措施。确保救治过程的科学性以及高效性。③建立相关的输血通道,以防产妇在救治过程中因出血过多而出现休克现象。④治疗后,及时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脉搏、呼吸、凝血功能、心率等生命体征出现问题,充分保障患者的安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4]。
1.3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产后出血量。
(2)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的总临床疗效率,总临床疗效率等于(显效例数加上有效例数)/总例数。参照相应的妇产科临床疗效进行评判,①显效:产妇子宫收缩快,呼吸、心率、体温、脉搏、血压稳定,产妇出血速度每分钟小于或等于40mL,并且较快止血,产妇阴道出血量小于或等于300mL。②有效: 产妇子宫逐渐收缩,呼吸、心率、体温、脉搏、血压稳定,产妇出血速度每分钟小于60mL,产妇阴道出血量在300-500mL之间。③无效: 产妇子宫产后不收缩,产妇的生命特征不太稳定,产妇出血速度每分钟大于等于60mL,产妇阴道出血量大于等于500mL。
(3)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包括止血成功率,子宫切除率以及死亡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纳入到SPSS22.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从表1可看出,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以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A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理论( P<0.05) 。
2.2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的总临床疗效率
从表2看出,A组中,患者的显效例数有15例, 有效例数有10例 ,无效例数有5例,总临床疗效率为83.3%。B组中患者的显效例数有17例,有效例数有11例 ,无效例数有2例,总临床疗效率为93.3%。可见B组的总临床疗效率优于A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理论( 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
从表3可知,A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90.0%,子宫切除率为10.0%,死亡率为0,B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为96.7%,子宫切除率为3.3%,死亡率为0,显然B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高于A组,子宫切除率低于A组,两组数据对比符合统计学理论( P<0.05)。
3.讨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临床医学上的高危现象,因为每年产后出血造成孕妇死亡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工作备受临床学者的关注,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产妇在治疗过程的安全性。才能够此次的研究结合可知,联合产科、ICU科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能够确保患者得到更专业性的治疗,而且整个治疗过程是产科部门人员和ICU科部门人员的有效配合,如此一来,可以保障产妇的及时救治,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升产妇的止血成功率[5]。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产科、ICU科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总临床疗效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以及降低子宫切除率,从而提升产妇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潘爱军, 杨田军, 梅清,等. 重症医学科与产科联合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7, 97(29):2248.
[2]马超, 李丽娜. 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危急重症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28):74-74.
[3]王晓秋, 戴丛伟, 王茜.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3):306-308.
[4]李颖慧. 改良B-Lynch子宫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7, 23(26):102-104.
[5]蓝洁珍, 刘娇兰.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3):301-304.
论文作者:1黄晓兰 2喻周香,3何萍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产科论文; 患者论文; 难治论文; 例数论文; 子宫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