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措施
1地质勘察的定义
地质勘察工作是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地的地质环境状况的勘测,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使工程建设工作中可以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地质条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施工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了一个规划设计保证,有效利用了自然环境。
2工程地质勘探的目的
在现代的工程地质勘探的工作实践中,人们一般都是依靠建立地质模型来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相关的文献中也曾提出地质模型是系统工作的核心,而且是制定方案的重要依据。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根本目的就是建立其地质模型。中国在这一方面也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一种地质评价体系。通过把不同级别的地质、结构进行评价分类,从而划分出、山体、地块和岩体等地质体,这样为建立工程地质模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结构。系统模型可以分成黑箱、白箱和灰箱模型。黑箱模型指的是人们对其内部构造完全不了解的模型,而灰箱模型则是不全了解,白箱模型则是完全了解模型的内部构造。显然在人们建立工程地质模型的时候不会建立一个黑箱模型。因为人们在建立地质模型的时候,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一定的地质数据和工作经验建立起的地质模型,但是因为地质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在建立模型的时候,其也不可能是白箱模型,所以工作人员建立其的模型一般都是灰箱模型。而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好坏和深度、广度反映到模型方面就是其“灰度”的不同。所以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如何的在适度的工作下,建立其适度的灰箱模型是现在系统工作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3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在工程地质勘察时,因为一些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勘察专业知识,对于勘察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当,且不清楚勘察操作规范,影响到勘察的质量。一些勘察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相应的勘察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精准,影响到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勘察中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3.2对工程地质勘察的认识不足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工作目标是了解建筑工程所处地形与地质基本条件,了解地下水文基本条件以及土质的土体工程力学指标。主要的目的是将建筑工程所在的地形综合、客观的通过数据表达出来。目前对于工程地质勘察的认识普遍不足,认为工程地质勘察没有用。这种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程资金总额受到严重的限制,导致工程地质勘察经费不足。
3.3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选择不合理
工程地质勘察主要采用静态荷载压裂探坑,这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在使用中有很大的限制,在压力不同时无法确定压力定值,推断地基的基本承载力不能确定,确定不了工程地质主要条件及地质主要条件,影响施工正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选择不合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效率与作业结果。
3.4工程地质勘察监管力度不足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步骤由工程地质现场勘察、室内对比实验、资料及内业整理三个步骤。在整个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由勘察单位进行作业,没有相关的监督与管理单位,施工作业与监督管理是利益共同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现象在工程地质勘察监督管理中长时间存在。工程地质勘察监管力度不足会影响工程地质勘察产生的结果,此种现象会影响到工程地质勘察指标的精确性,工程项目对地质条件认知不足产生工程质量的缺陷。
4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解决对策
4.1逐步完善地质勘察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保证勘察的顺利进行,就需要逐步的完善勘察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提升勘察人员的勘察质量和勘察效率,并确保勘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落实到工程规划当中。为此,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勘察数据和勘察设备进行检查,并对现场勘察报告进行审查,防止出现数据造假的现象。监督人员需要深入到勘察现场,对实际勘察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需要对勘察市场需要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并完善监督管理理念,使得每一个勘察环节都能够在监督下进行。
4.2提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
要提升勘察质量,需要积极的引进现代勘察技术和方法。在技术的推动下,建筑工程勘察工作结合多种理论,研究出了多种新型的勘察方法,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勘察设备,提升了勘察的速度和效率,增大了采集密度,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勘察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同时能够解决很多岩土工程问题,有效的提升了勘察数据的精准度。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提升勘察质量,还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要要求勘察人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勘察资质,要持证上岗。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讲,则需要认真的编写勘察纲要,并撰写勘察报告,还需要积极的参加施工验槽和各个工程专题会议,以更好的指导勘察工作的开展。
4.3积极引进先进的勘察技术
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引用一些新颖、先进的测试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也能够对这些信息作出更深入、详细的分析,且与各项调查获得的资料信息作出科学对比,这样就能够促进工程设计参数可靠性的不断提升,也以此来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4.4不断强化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关勘察部门应在内部合理实施轮换岗位的工作机制,以此来为各专业之间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座谈会、讲座活动,也能够不断拓展相关勘察人员的学习视野,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进而为各项勘察工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应对地质勘察人员的工作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培养其逐渐形成良好的标准化意识,进而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按照相关规范来落实各项勘察工作。另外,还应对其工作绩效实施合理考评,进而全面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种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其在落实各项勘查工作时能够做好防护工作,以此来为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工程地质勘探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而且是工程开始时的必要准备。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解决地质勘探学中可能存在的理论问题,通过采用建立模型来对地质勘探工作理论进行检验,从而不断促进地质勘探学的发展。地质工程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的工作程序,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最终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勘探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渊.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93-294.
[2]白德荣.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2:20-21.
[3]桑国聪.浅论工程地质勘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6:88-89.
[4]尹奇林.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8.
论文作者:李惠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工程地质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模型论文; 地质勘探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