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论文_蒋萍

如何加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论文_蒋萍

蒋萍

江苏省如皋市文化馆 226500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

和系统的总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加强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规划或专项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力量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任期考核和干部评价体系。党委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文化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在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推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紧紧依靠和充分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建立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机制,强化文化主管部门考核、评估与监督实施文化工作目标的职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进一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落实社会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规定。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开展绩效评价。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改进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发展有效益、群众得利益”的原则,积极探索成果购买、消费补贴、委托服务和项目资助等形式,提高和放大财政资金投入的效应。加强投入绩效评估,建立财政资金投入与事业发展、群众受益实绩相挂钩的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打破地域、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等界限,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手段,开辟多种渠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企业投入、民间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文化发展政策,优先安排文化项目用地,减免公益性、非营利文化项目城建配套费和征地管理费,执行国家对文化和社会事业捐赠实行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以捐赠或设立基金等形式发展文化事业。

三、加强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的培养。

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要求,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根据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对实行免费开放后工作量大量增加、现有机构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和财力,合理增加机构编制。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管理和使用,在现有编制总量内,落实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编制配备不少于1至2名的要求,规模较大的乡镇适当增加。设立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配置由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将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稳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建立培训上岗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从业人员应熟悉广播电视技术,具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加强基层乡土文化人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强各类文学艺术协会、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鼓励文化艺术工作者参加上级文化艺术协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合理制定各级文化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规划。在城文化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基层文化艺术工作的辅导,培育业余文化团队负责人、村文化室管理员和民间艺人等基层文化带头人,指导基层开展文化活动。确保基层文化工作者每年至少有1-2次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要定期挑选推荐文化艺术业务骨干到艺术院校学习进修,全力打造一支长期扎根基层、拉动基层文化繁荣的主力军。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引进力度,采取聘请和兼职等多种形式和灵活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加盟新兴的文化建设事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起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文化人才和优秀文化作品的奖励力度,鼓励优秀文化新人脱颖而出,激励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新。

四、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得到有效落实。加快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加强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政策的衔接,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化水平。

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丰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全社会形成人人共享文化成果的新局面。

论文作者:蒋萍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如何加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论文_蒋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