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云云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43402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24例HS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实施部分脾栓塞术,观察术前术后常规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一个月,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指标显著优于术前,2年随访结果复发率只有4.2%,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在远期疗效上,还有待观察。结论:在HS的治疗中,部分脾栓塞术具有简单、安全、恢复速度快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疗效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溶血性贫血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1/2000,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研究显示,HS在生化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遗传学方面,均具有异质性,在以往,常用的疗法就是脾切除疗法,但是术后容易发生感染与血栓,影响治疗有效性。近年来,在介入疗法的发展下,部分脾栓塞术开始在HS的治疗中得到了推广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的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24例HS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对于本组患者,均采用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男11例,女13例,年龄为9~38岁,平均年龄为(26.7±8.3)岁,15岁以下5例,15岁以上19例,其中4例父子、2例姐妹、2例女子,本组收治的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HS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合并各类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有精神病史者。

1.2 治疗方法

手术疗法使用Seldinger法,进行常规消毒,经患者股动脉置入5F脾导管,在X线辅助下将导管逐步置入脾动脉主干,注入泛影葡胺,进行DSA检查,了解患者血管分布情况与脾脏大小,确定手术范围。将导管移动至脾门位置,将明胶海绵混入泛影葡胺中,加入一定量的头孢克圬,采用低压流控法缓慢注入混合液,使用目测法来大致确定栓塞面积,将其控制在70~80%。手术结束后,使用DSA检查,确定达到手术标准后,即可停止栓塞,进行常规止血、包扎[1]。

在手术结束后,每周复查2次外周血常规,术后2周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脾脏情况,观察术前术后常规指标的变化,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一个月,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指标显著优于术前,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检查显示,患者脾脏形态、指标正常,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24例患者无复发,2年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2%,其余23例患者肝功能、血红蛋白正常,部分患者胆红素有轻度升高表现,外周血中有球形红细胞,但均未发生溶血,至于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随访。在不良反应上,4例发热、3例恶性,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显著改善,无患者发生严重感染。

表1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检查结果对比示意表

3 讨论

H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临床表现以溶血为主,此类患者红细胞膜缺乏区带4.2蛋白、膜收缩蛋白,影响了双层脂质的稳定性,随着脂质出芽的形成,囊泡逐渐丢失,导致红细胞表面积不断减少,形成球形状,在体内微循环中,被脾脏截获,引发溶血性贫血[2]。而脾脏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对此类患者采用部分脾栓塞术,可以有效改善红细胞破坏,降低溶血的发生率,但是在切除脾脏后,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免疫功能,引发感染。早在1887年,部分脾栓塞术就在HS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虽然手术疗法难以改善患者红细胞形态,但是可以显著减轻脾脏对红细胞产生的破坏,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命,有效纠正贫血状态。部分患者在行部分脾栓塞术之后,还会长期存在贫血与高胆红素血症,IgM与C3补体水平显著下降,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术后,要叮嘱患者定期入院检查,加强营养[3-4]。

部分脾栓塞术并非完全切除脾脏,而是利用栓塞脾动脉分支的方式缩小脾脏面积,减轻脾脏对患者红细胞产生的破坏,控制溶血的发生,还可以保留部分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介入技术的发展下,该种技术逐步的成熟,为HS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音[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一个月,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指标显著优于术前,2年随访结果复发率只有4.2%,无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在远期疗效上,还有待观察。

总之,在HS的治疗中,部分脾栓塞术具有简单、安全、恢复速度快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仕兵. 部分脾栓塞术联合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Evans综合征的长期疗效[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3(08):298-299.

[2]张碧红,陈纯,岑丹阳,李文益.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6例[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13(15):403-405.

[3]蒙冰,金润铭,张志泉,等. 湖北籍5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及治疗[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11(12):145-146.

[4]邹丽莉,程永德. 脾功能亢进伴发恶性淋巴瘤脾动脉栓塞化疗一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6,21(09):19-20.

[5]Pratl B,Benesch M,Lackner H,et al.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 . 2008(8):67-68.

(上接第168页)

施,使患者可以正确的了解疾病,使其紧张的情绪获得缓解,对于患者能否顺利度过医疗期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6]。通过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两组患者手术之后对其疼痛程度加以测定,在患者出院之前比较其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和常规护理对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升高。

综上所述,临床中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降低手术之后产生疼痛的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艳 .130 例急性阑尾炎围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J]. 全科护理,2015,10(14):1300.

[2]冷吉连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处理 [J]. 中外医学研究,2014,9(33):111-112.

[3]周亚琴 . 非药物护理措施对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疼痛的影响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4(36):139.

[4]闫丽芳 . 开腹手术切除 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 [J]. 吉林医学,2013,32(33):7165.

[5]杨祚豪,金雄伟,郭湃,李满志,梁江,张浩.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10(14):1300.

[6]陈灵 . 人性化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1):102-103.

论文作者:朱云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朱云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