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杨、巨霸杨插干造林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点论文,技术论文,丹红杨论文,巨霸杨插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丹红杨、巨霸杨是中国林科院培育成功的新一代速生抗虫杨良种,2003年通过国家良种认定,2004年被授予新品种保护权(授权公告第0402号)。
造林准备 春季造林以3月中旬进行为宜。要求苗木品种纯正、高4.5米、地径3厘米、无病虫害、下部浸水3天以上。栽植前,苗木下部1米处打上记号,以便检查栽植深度。林地要求土层深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大于1米、土壤疏松肥沃、50厘米土层墒情良好,山地宜选阳坡。疏松地可全翻耕或带状翻耕,板结地可用挖土机全面翻挖或带状翻挖,带宽2米,挖深60厘米。若条件有限,也可挖穴栽植,穴深约40厘米,再在穴内打孔。
栽植 株距3米,行距6~10米,坡度越小、土壤肥力越高,行距越大。用打孔机打孔,深80~100厘米,孔径4厘米,比苗木地径略大。灌足水,插苗,培土。北方可盖膜保墒。
施肥 翻耕土地时可施入农家肥作基肥。追肥可施长效复合肥,穴施、沟施均可。每年4月和7月施入。
修枝 第一年要修除第一轮主枝以下萌发的小枝以及与主干竞争的大枝,以免造成多主干或“卡脖”。成片造林3年内不修主枝,第四年可修去第一轮主枝或只修巨大枝,第五年可修去第二轮主枝或只修巨大枝。修口要平,不留桩。
经过6年培育管理,丹红杨、巨霸杨胸径可达36厘米。对于密度较大的林地,杨树胸径达21厘米约需3年培育,可以间伐利用,留两株采伐一株,间伐1/3,剩余的培养成大径材。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