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营销软件:垃圾邮件的元凶?(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光[1](2021)在《云播智慧》文中指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精心炮制的巨大的谎言;超小型武器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首次提出"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并给出商业模式;"人工智能+高失业率+老龄化"时代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题记引章春节刚过,王先生择日远游。出新区、环沿海、经湘赣、达云贵、上青藏、转川渝、至陕甘、经晋冀、回京城,整整三个月,一向足不出城的王先生,把大海、江湖、沙漠、戈壁、岩层、天路、雨林、雪域,一一收眼底。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姚橹[3](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僵尸网络行为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以僵尸网络为载体的各种网络攻击活动是互联网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由于僵尸网络不断演化且僵尸网络行为学上的相关研究尚不完善,如何将行为学上的一些问题应用于僵尸网络研究,且将操纵者的心理结合分析僵尸网络的未来趋势等仍是一项持续而有挑战性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对僵尸网络行为学的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包含两个方面:在空间方面,提出基于Apriori算法的僵尸网络传播行为研究,设计四层哈希存储结构并将传播行为分为扫描行为和渗透行为。在扫描行为中,基于Apriori算法的僵尸网络控制器挖掘算法,将流数据过滤,按照扫描流模式生成模型设计实时脚印计算算法分析僵尸网络脚印增长行为;在渗透行为中,使用Apriori算法的渗透行为挖掘,分析僵尸网络指令控制行为。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能够高效工作,准确定位数据流中的僵尸网络流数据,且为行为学分析提供准确的模型图。在时间方面,提出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的僵尸网络通信活动行为研究,使用控制器归并算法和傅里叶变换将预处理过的流数据做进一步聚类,并将通信活动行为分为周期行为和隐蔽性行为。在周期行为中,使用ARIMA模型的僵尸网络通信周期挖掘算法,对僵尸网络活动做出预判;在隐蔽性行为中,通过三角拟合公式预判僵尸网络周期性传播规律,分析僵尸网络在增长情况下的隐蔽性特征。实验表明,此方法的预测模型可精准定位僵尸网络未来通信趋势,提供更准确的行为学分析方法。
宋竹芳[4](2019)在《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及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优质旅游的背景下,亟需旅游企业保持成长性。在众多影响旅游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中,社会资本和企业转型升级被公认为是关键因素。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业中连接需求方(旅游消费者)和供给方(上游供应商)的中介机构,处于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枢纽位置,离开旅游企业的通力合作,旅游产业的经济活动很难进行。其中,在规模上占据旅游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小旅游企业,成为决定旅游产业成长性的关键。但是与成熟旅游企业相比,中小型旅游企业在资源获取、利用、整合和消化吸收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我国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小旅游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变化和资源限制,旅游企业的边界不断拓展,加之中小旅游企业的先天特性更需要资源外取和转型升级来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成长性。中小旅游企业作为连接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天然桥梁,身处旅游市场网络中并从社会网络中获取、利用各种资源,并内化为转型升级及成长的基础。那么,社会资本是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的直接动因吗?在外部社会资本内化的过程中中小旅游企业有没有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升级?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对中小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及成长绩效的影响有没有差异?这些问题对于揭示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起作用的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本研究选择中小旅游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中小旅游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资本实现转型升级及提高成长绩效这一主旨而展开研究,意在从微观视角揭示单个中小旅游企业如何通过其所嵌入的社会网络资源实现成长的内在逻辑,为我国中小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及成长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路径。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构建了中小旅游企业社会资本与转型升级及成长绩效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对社会资本、转型升级以及成长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第二,探讨了中小旅游企业社会资本分别对转型升级、成长绩效的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以及中小旅游企业社会资本通过转型升级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第三,结合研究主题,确定了本研究主要变量的维度划分、测量方法和测量题项,在小样本预调研及问卷信效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正式调查问卷;第四,利用收集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企业转型升级及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及微观作用机制,企业转型升级不同维度在中介作用中的路径依赖差异。最后,在环境动态变化的情境下,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我国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关系是否相同。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旅游企业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均对其成长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中小旅游企业由于先天不足,需要利用市场网络资源并内化为社会资本,将深层次矛盾进行挖掘和解锁,不断调和日益突出的劳资矛盾,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2)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促使其成长绩效的提升。成长绩效是检验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标准,因此,“社会资本+转型升级”成为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提升的新路径;(3)环境动态性在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旅游企业转型和升级之间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只有高质量、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共同的沟通语言,才能促进中小型旅游企业社会资本转变为其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1)开发了本土情境下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测量量表。充分考虑了我国旅游企业的特殊性发展背景的情境下,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预测,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运用该量表对我国旅游企业转型升级进行测度。(2)揭示了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分析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的前因变量的内容,探讨了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的作用机理。(3)提出了社会资本、转型升级以及企业成长绩效的理论框架模型。该模型揭示了中小旅游企业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实现企业成长的过程,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影响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的中介过程,丰富了旅游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冷冰冰[5](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张欲晓[6](2015)在《网络“客”文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探索、实践的方式。黑客、极客、创客、微博客、淘客、播客,这些在网络世界中积极创新的网络“客”们,作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造力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黑客文化的网络“客”文化,如今已不仅仅作为附属于计算机技术的亚文化而存在,它跨越了虚拟与实体世界的边界,成为一种与主流文化逐渐融合,不断重塑人们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力量。本文将网络“客”现象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提出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系统地考察各种类型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归纳出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具体发展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六章:第一章论述网络“客”文化的基本概念。讨论一般文化的相关概念,梳理哲学、社会学领域关于文化研究的重要观点,借鉴历史解释的文化研究方法,结合网络“客”文化的技术、社会背景,提出这一特殊网络文化的基本发展图式和分类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对技术类网络“客”文化、社交类网络“客”文化、商务类网络“客”文化三种主要类型的网络“客”文化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研究。通过联系案例,分析几种典型的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第三章归纳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彰显及发挥人的主体性、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及个性化的网络文化,结合马克思关于人主体性的哲学思想、熊彼特的创新论、波普尔的开放论等哲学、社会学思想对这些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研究网络“客”文化的社会功能。网络“客”文化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在个体层面,能拓展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理性,加强人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层面,能促进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助力经济转型和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第五章分析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体现在社会与个人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网络“客”文化带来了谣言裂变、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威胁、互联网经济泡沫等社会隐患;在个人层面,网络“客”文化造成个人价值取向问题。第六章探析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路径。首先,结合我国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期和经济转型期的实际背景,分析在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必要性:网络“客”文化能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计划的落实;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的形成。其次,指出我国网络“客”文化存在发展滞后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客”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客”文化发展环境支撑不足;网络“客”信息安全保障不足。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路径:控制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控制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发挥网络“客”文化自净能力;建立网络“客”平台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立法规范网络“客”行为。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须把握五个方面:完善网络“客”文化创新培育机制;建立网络“客”文化宣传鼓励机制;发挥技术对网络“客”文化的促进作用;把握网络“客”文化发展舆论导向;减少网络“客”文化发展中的损耗。
李伟[7](2014)在《网络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在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限制,享受一种更高效、更方便、更自由的网络生活。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需要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合理有序,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空间也不例外,人们在其中的网络行为也需要规范的指导和约束。这些能够指导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规范就是网络规范,网络规范是保证人们的网络行为合理有序,促进互联网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想要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行为目的,必须遵守合理的网络规范。但是,遵守规范的前提是有规范可依,由于现实规范在互联网中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区别于现实规范的,能够有效调整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网络规范就成为人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构建一种合理的网络规范,就需要对网络规范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结合了规范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规范展开了具体的研究。首先,我们阐明了网络规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将网络规范与现实规范区分开来,进而揭示了网络规范的类型与功能;其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如何形成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规范形成的两种模式,并且指出了在构建网络规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再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合理性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判定网络规范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还指出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面临的困境,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办法;最后,我们还探讨了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网络自由的本质及其受到的限制,指出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中介是网络权利与网络义务,只有自觉履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才是实现网络自由的正确途径。这样,通过对网络规范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的路径,从而为人们构建网络规范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人们制定网络法律和政策、网络道德、网络风俗习惯以及网络技术规范等具体的网络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吴保来[8](2013)在《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的产生不仅对个人的现实生活、工作及思维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新的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够产生是由于新的技术发展所推动的,技术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交网络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进化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从最初简单的社交工具发展到众多的社交应用服务,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具有一定交往框架的社交网络。广义的社交网络是指所有能够连接人与人的媒介技术所构成的关系;狭义的社交网络是指只有为了人们社会交往而创造的技术媒介构成的关系网络。社交网络可以分为:历时性社交网络、共时性社交网络、单向性社交网络和专门的社交网站四大类。人类由传统社交网络到新的社交网络的转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一种关系的转变。社交网络具有双重属性,一种是技术属性,它是由硬技术事实和软技术事实构成的,对人类的社会交往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另一种是社会属性,分别通过关系存在、文化存在、价值观存在和资本存在等形式表现出来,对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带来重大影响,从而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形态。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互动分别产生三种形态:技术与社会的分离——线上与线下的阻隔;技术与社会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补;技术与社会的一体——线上与线下的合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人际关系的三种形态,即社交网络的业余化——Web1.0时代——两类不同的交往;社交网络的专业化——Web2.0时代——一种综合的交往;社交网络的一体化——Web3.0时代——人类的生活。社交网络是影响政治改革的新变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创造文化生产的新工具。在政治方面,社交网络在国家的选举、政治的动员、权力的监督、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助于使政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社交网络能够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政治信息;能够塑造美好的政治信仰;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能够提供公众的政治参与度;能够推动政治生活的社会化等。此外,社交网络对市民社会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它帮助培育了具有主体意识的理性市民;为市民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各种技术的或社会的手段;为市民社会的结构形成和调整做了理论准备和实验验证。在经济方面,社交网络与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因素对社交网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设社交网络需要一定的资金;获取经济收入是建立社交网络的目的之一;建设后的社交网络将带来经济效益。社交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表现出来。对生产者的影响是:使生产者发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者开辟一个新的交易市场;使生产者找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使生产者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作为搜寻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获取资讯的渠道;作为购买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购买商品的习惯;作为传播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共享信息的方式;作为反馈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生产商品的过程。消费者因社交网络的出现而具有了更多的身份选择。在文化方面,社交网络到底是文化的毁坏者还是重建者被广为争论,悲观主义者往往认为社交网络会导致一种文化危机;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它不仅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文化,而且能够加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中立主义者能够公正地看待社交网络,认为它的积极作用要多于消极作用,它对文化的重塑和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社交网络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它不仅有助于克服传统大众文化的弊病,而且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大众文化。它使大众文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道路,找到了自身利益表达的方式,找到了利用、支配权力和资源的工具。社交网络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胡塞尔、海德格尔、许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研究的生活世界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交汇使网上交往变为一种现实生活,促使了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日常的生活之中;交汇于主体间性的世界里;交汇于象征符号的空间里;交汇于技术的王国中。因而对生活世界的改造产生重大影响,它使生活世界更个性化;使生活世界更生活化;使生活世界祛魅化;使生活世界去殖民化。社交网络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世界的建构又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为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意义。中国的社交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深深影响到这个传统的关系大国,正确地应对社交网络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交网络经历了雏形化阶段、表象化阶段、娱乐化阶段和社交化阶段。社交网络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力量,它引发对个人道德的拷问;引起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引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引爆对熟人社会的冲击。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研究,它应该坚持走中国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世界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多元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人本化的道路。技术在社交网络发展中的地位不是中心,而是一个支撑角色,它从奴役人的工具变为推动人类解放的工具,以技术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必然更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
杨琳[9](2012)在《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自从跨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高速发展,工业控制领域的工业网络从现场总线发展到工业以太网,新世纪的十二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工控领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由于本人自毕业以来,一直在该行业工作,一直关注该行业的新技术的机会,通过2年多的MBA学习,深刻感觉到工控产品的推广策略需要结合强大的营销理论进行指导。本论文通过具有工业网络通讯典型创新技术的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策略研究,分析拥有创新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的市场推广方式。通过调查研究,本论文分析了企业现状以及工控行业在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对世界500强中的工控电气领域的知名品牌厂家如通用电气、西门子、施耐德等进行了个案分析,获得该行业的发展路线,以及未来趋势。针对拥有创新产品的中小企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市场需要做精准定位,从而提出对企业新产品推广进行的全新模式的渠道设计,以及市场推广的具体策略,将企业单一的技术创新型的核心竞争力升级为同时具有完善的分销渠道体系的竞争力,以便在创业初期最小化投入而最大化影响市场和产出效益。本论文通过和行业内资深人士的交流,以及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图书馆查阅,对该工业远程通讯产品进行全面的定位、SWOT分析、4P策略研究等,以及针对传统4P的升级4C理论分析,将实践结合理论,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设计适合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的推广策略,并分析得出以渠道发展为重点的推广策略。同时在论文的最后,也提出了市场推广策略在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订了对应的策略,对市场推广策略做了总结。
向淑君[10](2009)在《敞开与遮蔽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尊重和保护隐私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尊重和保护,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20世纪以来新媒介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使传统的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电子监控技术、远距离照相摄影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剧了侵犯公民隐私的危险性,而以网络、手机、DV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有人称为自媒体、私人媒体)在颠覆传统的体制性传播的同时,也因为人类普遍存在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以及新媒介中个体责任的分散化、无理性化而更多关注和传播他人隐私。相对于传统隐私侵权而言,新媒介时代的隐私侵权具有主体多样化、手段隐蔽化、影响普泛化的特点。社会中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我们生活的社会似乎正在变成一个“透明的社会”和“监控社会”。由公私领域的划分而提出的隐私概念经过了从贬抑到褒扬的发展过程。古人因为私人生活缺乏公共性不够高尚所以要隐藏起来;近代以来的自由主义思想张扬个性、尊严、自由和权利,所以要保护个人的私密生活不受打扰。隐私具有内在的、终极性的价值,是与人类尊严不可分割的一种条件和权利;同时它又具有促进人性和有价值的亲密关系的工具性价值。19世纪下半叶大众化商业报刊的发展对私人及家庭生活的侵害最终导致隐私权的提出与法律地位的确立,而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也不断拓展隐私权保护的内涵。传播媒介和隐私具有天然的矛盾性。隐私具有“隐秘性”和“私人性”的特点,而传播媒介最重要的特点是分享和交流,是信息的公开传播。媒介技术愈发达,这种矛盾愈突出。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可以记录下自己行进的每一个脚步,所有信息能够被方便、快捷、海量地采集、存储和传播,前所未有地解放了人类的文化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窥视和暴力的温床。在新媒介时代,由于责任主体的匿名性、分散化,由于设备的便捷、易得、小巧、灵动、隐秘,使得偷窥和刺探更为容易,更为人所无法防避;而由于隐私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在新媒介技术的背景下更是出现了多元化的隐私价值观,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有被动型和主动型隐私公开的不同表现形态,本研究主要讨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公共场所无所不在的电子监控作为权力统治的技术,在保护社会安全的同时侵害了公众的隐私和自由;网络数据库通过对公共与私人界限的颠覆,把个体纳入“超级全景监狱”的统治之中,个人隐私成为了商业机构牟利的手段;人肉搜索和偷拍偷录是普通个人对媒介工具的使用,既张扬了个体的权利,又容易侵害他人隐私,引发网络暴力;而作为隐私主体的个人用写博客和网络自拍的手段张扬自己的隐私。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隐私泛滥的媒介景观。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体现了媒介技术和文化是如何互动式地影响并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宏旨的社会问题。从某方面来说,隐私丧失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具有其必然性,而人又有对与安全与自由有关的隐私的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充满张力的矛盾。本研究以西方哲学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为宏观背景,以媒介环境学理论为基本框架,通过对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的哲理反思,探索隐私问题的本质和解决的可能性路径。希望在法律和技术的保护框架外,能通过公民意识的建构、媒介素养的提高以及隐私文化的培育,以保护和实现每个公民的隐私权利。
二、网络营销软件:垃圾邮件的元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营销软件:垃圾邮件的元凶?(论文提纲范文)
(1)云播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引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僵尸网络行为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僵尸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行为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知识背景介绍 |
2.1 僵尸网络分类 |
2.1.1 集中式僵尸网络 |
2.1.2 分布式僵尸网络 |
2.2 数据僵尸网络工作机制 |
2.3 僵尸网络性能分析 |
2.4 网络测量相关知识概述 |
2.4.1 主动测量技术 |
2.4.2 被动测量技术 |
2.4.3 抽样测量技术 |
2.4.4 流量行为统计模型研究 |
2.4.5 端至端性能行为的研究 |
2.5 数据挖掘相关背景知识概述 |
2.5.1 时间序列挖掘 |
2.5.2 频繁模式挖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priori算法的僵尸网络传播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Apriori算法 |
3.2.2 僵尸网络规模 |
3.3 僵尸网络扫描行为研究 |
3.3.1 扫描流模式生成模型 |
3.3.2 僵尸网络存储模型 |
3.3.3 基于Apriori算法的僵尸网络控制器挖掘算法 |
3.3.4 僵尸网络传播增长模式 |
3.4 僵尸网络渗透行为研究 |
3.4.1 渗透流模式生成模型 |
3.4.2 基于Apriori算法的渗透行为挖掘算法 |
3.5 实验分析 |
3.5.1 实验数据源 |
3.5.2 僵尸网络脚印增长行为 |
3.5.3 僵尸网络指令控制行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RIMA模型的僵尸网络通信活动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ARIMA模型相关工作 |
4.3 僵尸网络周期行为研究 |
4.3.1 僵尸网络控制器归并算法 |
4.3.2 僵尸网络相似性判定 |
4.3.3 基于ARIMA模型的僵尸网络通信周期挖掘算法 |
4.4 僵尸网络隐蔽性行为研究 |
4.5 实验分析 |
4.5.1 相似性判定 |
4.5.2 僵尸网络通信周期行为 |
4.5.3 僵尸网络隐蔽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及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社会资本与旅游企业社会资本 |
2.1.1 社会资本的定义与内涵 |
2.1.2 社会资本的维度与测量 |
2.1.3 旅游企业社会资本研究 |
2.2 转型升级与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
2.2.1 转型升级的概念与内涵 |
2.2.2 转型升级的维度与测量 |
2.2.3 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
2.3 企业成长与旅游企业成长 |
2.3.1 企业成长的概念与内涵 |
2.3.2 企业成长的维度与测量 |
2.3.3 旅游企业成长的研究 |
2.4 环境动态性的研究综述 |
2.4.1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与内涵 |
2.4.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 |
2.4.3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中小旅游企业 |
3.1.2 旅游企业社会资本 |
3.1.3 旅游企业成长绩效 |
3.1.4 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
3.2 理论模型 |
3.2.1 理论模型构建的前提 |
3.2.2 理论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3.3.1 社会资本与中小旅游企业成长 |
3.3.2 社会资本与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 |
3.3.3 转型升级与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 |
3.3.4 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中介作用 |
3.3.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4.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4.1.3 问卷设计的偏差控制 |
4.2 “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测量量表开发 |
4.2.1 现有测量量表的述评 |
4.2.2 测量题项的生成 |
4.2.3 初始量表预测 |
4.3 其他变量的测量 |
4.3.1 中小旅游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 |
4.3.2 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的测量 |
4.3.3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
4.3.4 控制变量的测量 |
4.4 预调研与量表修正 |
4.4.1 小样本取样及描述 |
4.4.2 量表题项的净化与修正 |
4.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分析及结果讨论 |
5.1 数据收集 |
5.1.1 研究样本界定 |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1.3 样本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5.2 数据质量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假设检验 |
5.3.1 初始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拟合与修正 |
5.3.3 路径分析 |
5.3.4 中介效应分析 |
5.3.5 调节效应分析 |
5.4 研究结果讨论 |
5.4.1 社会资本与中小旅游企业成长绩效 |
5.4.2 社会资本与企业转型升级 |
5.4.3 企业转型升级与企业成长绩效 |
5.4.4 中介效应 |
5.4.5 调节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 B: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程度预测问卷 |
附录 C:预调研问卷 |
附录 D:正式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
2.2.2 研究成果匮乏 |
2.2.3 研究内容简述 |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4 小结 |
3.3 SciAm文本分析 |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
3.3.2 标题和导语 |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
5.2.1 社会评论家 |
5.2.2 科普教师 |
5.2.3 科技倡导者 |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
5.2.5 文学家 |
5.2.6 寓趣者 |
5.2.7 小结 |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
5.3.3 小结 |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
5.4.1 兴奋与惊讶 |
5.4.2 强调和召唤 |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
5.4.4 分析与小结 |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
6.1“模因”的内涵 |
6.2 编译目的模因 |
6.2.1 寓趣 |
6.2.2 求近 |
6.2.3 通俗化 |
6.2.4 开启对话 |
6.2.5 引导评价 |
6.2.6 政治守门 |
6.3 编译手段模因 |
6.3.1 译写 |
6.3.2 改译 |
6.3.3 改写 |
6.3.4 减译和删译 |
6.4 编译位置模因 |
6.4.1 段首:预设点 |
6.4.2 分散:传意焦点 |
6.4.3 段末:主题意义 |
6.5 积极修辞模因 |
6.5.1 摹声 |
6.5.2 拟人 |
6.5.3 映衬 |
6.5.4 譬喻 |
6.5.5 辞趣 |
6.5.6 仿拟 |
6.5.7 呼告 |
6.5.8 对偶 |
6.5.9 概数 |
6.5.10 设问 |
6.5.11 感叹 |
第七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网络“客”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网络“客”文化概论 |
第一节 文化相关概念 |
一、文化的概念 |
二、文化的特征 |
三、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的概念 |
一、网络“客”文化语义解析 |
二、网络“客”文化与网络文化 |
三、网络“客”文化基本概念 |
第三节 网络“客”文化发展概况 |
一、网络“客”文化发展图式 |
二、网络“客”文化类型概况 |
第二章 网络“客”文化的类型及其发展 |
第一节 技术类网络“客”文化 |
一、黑客文化 |
二、极客文化 |
三、创客文化 |
四、技术类网络“客”文化比较 |
第二节 社交类网络“客”文化 |
一、博客文化 |
二、微博客文化 |
三、社交类网络“客”文化比较 |
第三节 商务类网络“客”文化 |
一、淘客文化 |
二、换客文化 |
三、商务类型网络“客”文化比较 |
第三章 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的主体性 |
一、网络“客”自主进行网络实践 |
二、网络“客”自觉进行网络实践 |
三、网络“客”与虚拟世界互动 |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的创新性 |
一、语言形式创新 |
二、技术模式创新 |
三、思想观念创新 |
第三节 网络“客”文化的开放性 |
一、个体层面开放性 |
二、社会层面开放性 |
第四节 网络“客”文化的共享性 |
一、“利他”的共享精神 |
二、丰富的共享内容 |
第五节 网络“客”文化的个性化 |
一、个性化创造 |
二、个性化服务 |
第四章 网络“客”文化的社会功能 |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一、网络“客”文化扩展人的需求 |
二、网络“客”文化提升人的理性 |
三、网络“客”文化加强人的实践能力 |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
一、促进公共空间建设 |
二、缓解社会负面情绪 |
三、推动国际关系发展 |
四、提升公共审美情趣 |
五、助力国家经济转型 |
第五章 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带来社会隐患 |
一、谣言裂变造成不良影响 |
二、隐私悖论带来个体伤害 |
三、信息安全威胁持续加剧 |
四、网络经济泡沫逐渐膨胀 |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带来价值取向问题 |
一、以“利”为本代替以“客”为本 |
二、以“浅思考”代替“深研究” |
三、以“虚拟人际”代替“真实社交” |
第六章 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探析 |
第一节 发展网络“客”文化的必要性 |
一、促进“互联网+”计划落实 |
二、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形成 |
第二节 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滞后 |
一、网络“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二、网络“客”实践环境支撑不足 |
三、网络“客”信息安全保障不足 |
第三节 控制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 |
一、网络“客”文化发挥自净能力 |
二、网络“客”平台加强行业自律 |
三、网络“客”行为纳入法律规范 |
第四节 发挥网络“客”文化优势 |
一、完善网络“客”文化创新精神培育 |
二、建立网络“客”文化宣传鼓励机制 |
三、发挥网络“客”文化技术促进作用 |
四、把握网络“客”文化发展舆论导向 |
五、减少网络“客”文化发展损耗因素 |
研究展望 |
第一节 研究小结 |
第二节 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7)网络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互联网与网络规范 |
二、网络规范面临的困境 |
三、网络规范研究的现状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网络规范概述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概念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性质 |
第三节 网络规范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规范的功能和类型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功能 |
一、规范功能 |
二、保护功能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类型 |
一、网络社会规范与网络技术规范 |
二、网络用户规范与网络服务规范 |
三、正式网络规范与非正式网络规范 |
四、强制性网络规范与非强制性网络规范 |
五、扩展性网络规范与自发性网络规范 |
第三章 网络规范的形成 |
第一节 网络规范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
第二节 构建网络规范的两个原则 |
一、允许原则 |
二、利益平衡原则 |
第四章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 |
一、网络规范的可行性 |
二、网络规范的可接受性 |
第二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判定 |
一、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外部确证 |
二、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内部确证 |
第三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困境及其解决 |
第五章 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 |
第一节 网络自由及其限制 |
第二节 网络自由的实现 |
一、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 |
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8)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关于社交网络的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
三、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和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
四、国内外关于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述评 |
第三节 关于社交网络的论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进化史 |
第一节 互联网的诞生 |
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技术进化图谱 |
一、历时性社交网络的主要形式 |
二、共时性社交网络的主要形式 |
三、单向性社交网络 |
四、专门的社交网站 |
总结 |
第二章 社交网络的双重属性 |
第一节 社交网络的技术属性 |
一、社交网络的硬技术事实 |
二、社交网络的软技术事实 |
三、技术属性所折射的意义 |
第二节 社交网络的社会属性 |
一、社交网络的关系存在 |
二、社交网络的文化存在 |
三、社交网络的价值观存在 |
四、社交网络的资本存在 |
第三节 社交网络的整合——技术性与社会性的互动 |
一、技术与社会的分离——线上与线下的阻隔 |
二、技术与社会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补 |
三、技术与社会的一体——线上与线下的合一 |
总结 |
第三章 社交网络——影响政治改革的新变量 |
第一节 浮动于政治背后的社交网络身影 |
一、社交网络在美国大选中初露头角 |
二、社交网络在北非中东“颜色革命”中大显身手 |
三、社交网络影响政治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社交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
一、社交网络塑造了政治信仰 |
二、社交网络再造了行政效率 |
三、社交网络提高了社会参与 |
四、社交网络推动了政治社会化 |
第三节 社交网络与市民社会 |
一、市民社会的演变轨迹 |
二、社交网络对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 |
总结 |
第四章 社交网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第一节 社交网络的经济相关性 |
一、建设社交网络需要一定的资金 |
二、获取经济收入是建立社交网络的目的之一 |
三、建成后的社交网络将带来经济效益 |
第二节 社交网络对生产者的影响 |
一、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发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
二、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开辟一个新的交易市场 |
三、社交网络使生产者找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
四、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手段 |
第三节 社交网络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之影响 |
一、作为搜寻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获取资讯的渠道 |
二、作为购买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购买商品的习惯 |
三、作为传播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共享信息的方式 |
四、作为反馈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生产商品的过程 |
总结 |
第五章 社交网络——创造文化生产的新工具 |
第一节 社交网络——文化的毁坏者还是重建者 |
一、一种文化悲观主义的观点 |
二、一种文化乐观主义的观点 |
三、持平地看到社交网络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交网络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 |
一、解读大众文化 |
二、社交网络影响中的大众文化 |
三、利用社交网络克服传统大众文化的弊病,创造一个崭新的大众文化 |
总结 |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相遇 |
第一节 生活世界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
二、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
三、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 |
四、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
第二节 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交汇点 |
一、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
二、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主体间性的世界里 |
三、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象征符号的空间里 |
四、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技术的王国中 |
第三节 社交网络对生活世界的改造 |
一、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更个性化 |
二、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更生活化 |
三、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祛魅化 |
四、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去殖民化 |
总结 |
第七章 中国社交网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第一节 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一、社交网络的雏形化阶段 |
二、社交网络的表象化阶段 |
三、社交网络的娱乐化阶段 |
四、社交网络的社交化阶段 |
第二节 社交网络——当今中国社会的变革力量 |
一、社交网络引发对个人道德的拷问 |
二、社交网络引起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
三、社交网络引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
四、社交网络引爆对熟人社会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的社交网络将走向何方 |
一、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中国化的道路 |
二、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世界化的道路 |
三、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多元化的道路 |
四、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人本化的道路 |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问题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4Ps理论 |
2.2 4Cs理论 |
2.3 SWOT理论 |
第三章 工控领域发展历史和SY公司的现状 |
3.1 工控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3.2 工控巨头西门子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
3.3 SY公司概况 |
3.4 关于工业远程通讯产品的市场和价值 |
3.5 国内外品牌的远程通讯产品在中国的现状 |
3.6 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产品和市场的分析及模式创新 |
4.1 对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面临的市场的SWOT分析 |
4.2 对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的4Ps理论法分析 |
4.3 对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的4Cs策略分析 |
4.4 对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市场推广策略的SWOT分析 |
4.5 建立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的市场推广之体验模式 |
第五章 产品推广策略的制定原则 |
5.1 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适用的市场定位 |
5.2 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市场推广策略的原则 |
第六章 SY公司的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策略的实施 |
6.1 传统方式参与展会,平面广告 |
6.2 网络推广和营销 |
6.3 搭建数据营销系统,做精准市场的推广 |
6.4 口碑传播 |
6.5 发展合作伙伴,优势互补,合众共赢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敞开与遮蔽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隐私、隐私权的源起与发展 |
第一节 隐私思想与其社会价值 |
1.1.1 公私领域的划分与隐私的提出 |
1.1.2 隐私的定义与概念的复杂性 |
1.1.3 隐私的价值 |
第二节 隐私权概念的提出和演进 |
1.2.1 十九世纪末期的媒介发展状况 |
1.2.2 隐私权的提出与法律地位的确立 |
1.2.3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隐私权的挑战 |
第二章 新媒介时代与隐私问题 |
第一节 处于危险中的隐私 |
2.1.1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状况描述 |
2.1.2 窥私的社会动因分析 |
第二节 隐私问题的社会影响 |
2.2.1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混杂 |
2.2.2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 |
2.2.3 隐私消费的大众文化兴起 |
第三章 "权力之眼"—公共场所的电子眼与隐私 |
第一节 电子眼——无所不在的权力的眼睛 |
3.1.1 CCTV与监控社会 |
3.1.2 公共场所的闭路电视监控概述 |
3.1.3 电子眼——作为权力的技术 |
第二节 监控下的个人隐私 |
3.2.1 公共场所的定义 |
3.2.2 公共场所隐私的法律论争 |
3.2.3 公共场所隐私丧失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与公共场所隐私权相关的利益冲突 |
3.3.1 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和价值衡量 |
3.3.2 普通公民知情权和公民隐私权的冲突和价值衡量 |
第四节 对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的法律规制 |
3.4.1 安装监视器的前提的合法性 |
3.4.2 对监视范围和安装范围的限制 |
3.4.3 安装程序的透明化 |
3.4.4 对所得资讯的利用与管理 |
第四章 "看不见的手"——网络数据库与隐私 |
第一节 网络隐私权的新特点 |
4.1.1 网络隐私权更脆弱,侵权后果更严重 |
4.1.2 侵权客体的复杂化与国际化 |
4.1.3 具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性质 |
4.1.4 隐私权能进一步强化与扩大 |
第二节 网络数据库技术概说 |
4.2.1 网络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特点 |
4.2.2 数据库对个人身份的构建 |
4.2.3 数据库技术形成"数字人格" |
第三节 作为"超级全景监狱"的数据库 |
4.3.1 从"全景监狱"到"超级全景监狱" |
4.3.2 "超级全景监狱"——后现代的信息方式下的权力技术 |
第四节 网络数据库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
4.4.1 网络数据库隐私侵害的主要表现 |
4.4.2 网络隐私的保护 |
第五章 失控的个体——人肉搜索、偷拍偷录与隐私 |
第一节 从搜索引擎到人肉搜索 |
5.1.1 搜索引擎技术 |
5.1.2 人肉搜索与隐私侵害 |
5.1.3 人肉搜索引发"网络暴力" |
第二节 偷拍偷录与个人隐私 |
5.2.1 偷拍偷录概述 |
5.2.2 偷拍偷录涉及的隐私侵害 |
5.2.3 偷拍偷录与隐私权保护 |
第六章 裸露在人群——网络自拍与隐私 |
第一节 "我的身体我做主" |
6.1.1 网络流行"晒"隐私 |
6.1.2 身体和性——隐私的核心 |
第二节 "网络自拍"解读 |
6.2.1 "网络自拍"的起源及表现 |
6.2.2 裸露的身体 |
6.2.3 女性的身体,男性的目光 |
第三节 与隐私公开有关的权利辨析 |
6.3.1 公开的隐私还是不是隐私 |
6.3.2 共同隐私的权利限制 |
第七章 对新媒介时代隐私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技术价值分析的两个维度 |
7.1.1 技术的内在价值负荷 |
7.1.2 技术"双刃剑" |
第二节 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途径 |
7.2.1 公民意识的建构 |
7.2.2 媒介素养的提高 |
7.2.3 隐私文化的培育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网络营销软件:垃圾邮件的元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播智慧[J]. 杨红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3)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基于数据挖掘的僵尸网络行为学分析[D]. 姚橹.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社会资本对中小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及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 宋竹芳. 西北大学, 2019(01)
- [5]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网络“客”文化研究[D]. 张欲晓. 武汉大学, 2015(03)
- [7]网络规范研究[D]. 李伟. 厦门大学, 2014(04)
- [8]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D]. 吴保来.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9]SY公司工业远程通讯产品推广策略研究[D]. 杨琳. 兰州大学, 2012(09)
- [10]敞开与遮蔽 ——新媒介时代的隐私问题研究[D]. 向淑君. 武汉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