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苏州发展经济的成功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州论文,发展经济论文,魅力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州,2500年历史的古城,小巷庭院深,人家尽枕河,南宋诗人范成大誉之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古代早熟,近代后发”是对苏州数千年的历史精华的概括。都说,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可“三山岛文化”的重大发现,却修正和完善了史学界的这一权威结论。一柄干将剑,一根桑蚕丝,古代冶炼技术和传统丝织行业镂刻和编织了苏州灿烂的古代文明。明清时期,苏州已跻身于世界十大城市行列,并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祥地。
苏州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孕育了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吴文化。源远流长、涵盖面极广的吴文化,不仅凝聚在古城、古镇、古典园林以及昆剧、评弹之中,这些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博大精深的吴门医派、吴门画派、工艺刺绣等等,甚至还渗透于苏州老百姓的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中。
今天的苏州更加令人瞩目,人们在惊叹苏州人高效的同时,更想探究他们的经验。
坚持发展创新 实现两次跨越
被人称为“白发城市”的苏州,经过建国后30年生聚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年代里呈现了强劲的爆发力,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奇迹,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青春勃发。
2001年,这个不是直辖市、省会、特区的苏州,完成GDP1760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天津;财政收入209亿元,在江苏省位居第一;新增合同利用外资72.3亿美元,略低于上海;进出口总额232亿美元,占江苏全省46%;经济总量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54倍。苏州在中国大陆面积只占0.09%,人口只占0.44%,而创造的财政收入已达1.2%,GDP已达1.7%,完成进出口总额占到4.2%,实现利用外资达到4.9%,人均GDP为中国大陆平均水平的3.8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81家在苏州落户。
苏州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健的经济活力,如此诱人的辉煌业绩?
苏州市委书记陈德铭非常有感触地说,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相对落后的地区,只要抓住新机制、新政策、新科技带来的机遇,发展先进生产力,就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型、超越式发展。
在这短短20多年里,苏州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并最终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实现了经济方式的转变和城市化模式的转换。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发轫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州人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到了90年代,中国开放的重点由珠江三角洲转移到长江三角洲,苏州人又先着一鞭,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借助浦东开发开放的契机,下大力气建设国家级的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从“一体两翼”到“五区组团”,新的城市格局开始形成。整个城市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由此完成了中心城市扩容增量的过程,积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随着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苏州经济也就开始了由“农村推动型”向“城市辐射型”的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也是苏州以扩张中心城市为内核的新一轮城市化运动的客观现实依据。在县(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十个省级开发区、近百个乡镇工业小区次第开办,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开放型经济大潮。7000多家外资企业,为苏州带来了近50万个就业岗位,50%的固定资产投资,40%的财政收入,带来了大片的国际市场,大量的高新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苏州在世界范围内声誉日隆。居上海权威机构“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成果透露,苏州的投资环境得分最高,美国《新闻周刊》(亚洲版)把苏州列为全球9个科技新兴城市之一。苏州外向型经济增势强劲,今年第一季度,仅园区、新区就实现GDP百亿元。
西方经济学家曾把后发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过程,归结为“内生型”经济和“外生型”经济两种不同的模式。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苏州属于“内生型”,那么,90年代的苏州并未沿着惯性运行,而是及时地转到了“外生型”的轨道。这一转变非同小可,既是苏州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成功实践,又是对发展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树立双赢观念 营造创业乐园
牢固树立“亲商”观念,千方百计为投资者着想,让其享受到投资过程中的优质服务,让投资者得到回报,是地方政府各部门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关键。
在苏州,由于良好的综合投资环境,已形成了“蚂蚁效应”。据统计,苏州引进外资三分之一是已投资外商追加的,三分之一是外商的亲朋好友跟进的。一位在苏州新区投资的德商说,他在国内经常接到来自苏州的报告,反映苏州市政府竭诚为企业服务。他们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这使双方合作非常愉快。他还说,要真诚地向苏州学习,德国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应该到苏州培训,以弄明白什么是高效率。
近年来,苏州市各行各业普遍认识到,牢固树立“亲商”观念,千方百计为投资者着想,让其享受到在投资过程的优质服务,让投资者在苏州的投资得到回报,是地方政府各部门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关键。
为外商来苏投资,苏州市政府专门设立了市外商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运行十年来,始终坚持实行一个窗户对外,一个机构审批,一条龙服务的高效率动作体系。为了更好地为外商提供全方位服务,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及其办公室,由市政府中24个涉及外资工作的部门组成网络系统,坚持客商至上、信誉第一的宗旨,实行简捷、规范、高效的全过程服务。外商前来投资,从申请审批到办好相关手续不超过7天。
管理委员会实行“四管四不管”的原则,即管宏观不管微观、管规范不管计划、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尽力做好公用设施、公益事业、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等工作,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服务中介机构。目前,苏州市干部都在学习有关WTO的知识,他们正在为投身新一轮世界经济马拉松赛进行热身。
苏州良好的综合投资环境不仅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还引起了我国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在日前上海的春季形势报告会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苏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苏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原来在开放较早地区的投资者,比如,台商较为集中的IT产业制造中心由珠江三角洲逐渐转移到苏州、昆山、吴江等地就是明证。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像苏州这样,那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定会上一个较高的水平。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苏州人认识到既要招商引资,更要“招才引智”。苏州经济有一条明显的“短腿”,那就是苏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不多。苏州长期是中等城市,本地缺少一流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技术创新迫切需要的科技支持不易从当地获得,而依靠国外资本带来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只能是短期的。为此,他们在省内率先提出了“招才引智”工程,借国内外技术人才、技术成果为苏州所用,以提高苏州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1999年至2000年间,苏州分别与中科院、教育部所属高校开展了在人才、项目、基地建设三个层面的全面合作,特别是与中科院全面合作协议的签定,成为双方加强互利合作、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的一项主要措施。从1998年起,苏州市政府连续三年承办了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会。本地骨干企业与中科院的51个分院、研究所、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同国内各大高校建立了200多个相对稳定的产学研联合体。同时,全市多元化的科技投入大格局逐步形成。苏州市首家风险投资股份公司于2000年建立并开始运作,推动了苏州市科技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苏州的创业中心蓬勃发展。苏州新区创业中心在最近两年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人员和国内大院、大所技术力量前来落户,孵化场地一再扩大,孵化企业中高新企业已达69家,孵化成果令人瞩目。在其示范带动下,苏州工业园区的科技创业园也已启动,昆山留学生创业园、常熟留学生创业园等一批创业中心在苏州大地建成发展,成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家的重要载体。最近,经国家科技部考核合格,苏州市获1999-2000年度全国科技先进市殊荣,张家港市和昆山市被评为1999-200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做好三篇文章 蓄势借势造势
随着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交通框架脱胎换骨的变化,以上海为龙头,宁杭为两翼,苏锡常嘉湖地区为核心腹地,沪宁杭大三角为支撑骨架,大跨度面向内陆腹地集聚辐射,大踏步迈向东亚乃至世界的城市群体和网络正在形成。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苏州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行政区划内理解和把握集聚和辐射关系,而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看成一张城市网络,把自己视为这个网络的重要节点,切实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关联度,并努力提升自身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围绕提高苏州这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好蓄势、借势、造势三篇大文章。
苏州的独特魅力就在于特有的文化气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蓄势就是要着力培养和强化这一独特优势,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根本性功能。他们提出了把苏州建设成为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文化强市、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目标,并正在努力实施之中。其中,人才的开发利用是个核心,他们着力培养和吸引各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了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就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蓄势待发”,苏州的前景不可估量。
要在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借势更是不可小觑的必要途径。借势就是要借沪宁杭大三角崛起之势,重点是借上海之势。在苏州有前两轮发展中已经成功借助了上海这个龙头老大之势,并确立了“借助上海,错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四沿展开”的发展战略,即借助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这个大势,大跨度调整生产力布局,沿长江以港口为依托部署重化工和仓储运输业;沿交通大轴线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沿上海周边地区形成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沿太湖等大型湖泊加快发展旅游业和湖泊经济。同时接受南京在行政和经济两者兼备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借助杭州业已形成的大旅游功能,借以全面提升苏州的综合竞争力,巩固苏州在“环太湖核心腹地”中的地位。
造势的含义在于发掘原有的潜在优势和营造新的优势,目的在于提高苏州核心竞争力和加快“环太湖城市圈”的发育过程。当前,他们抓住自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及与周边城市关系整合的契机,全力培育四大优势产业。
第一是电子信息产业。目前苏州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中,电子信息类已占到90%以上,因而被誉为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基地。他们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推进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培育这一产业,重点是引进一批以IC、IFT-LCD为产业核心的信息制造业项目,强化提升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同时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第二是现代物流业。以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和开通为契机,发展现代物流业,进而环通苏锡常嘉湖,并向南通、宁波延伸,使之成为沟通维系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第三是环太湖旅游业。苏州拥有太湖水面的五分之四,太湖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屈指可数,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的束缚,未能形成大旅游的气候。目前苏州正在抓紧规划,相信环太湖旅游业兴起之时,也就是“环太湖城市圈”的形成之日。第四是临港工业。苏州拥有150公里长的江岸线和张家港、常熟、太仓三个深水港。借助丰富的长江岸线和港口资源优势,发展冶金和重化工等临港工业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目前沿江而建的沙钢集团公司,年产钢能力已达350万吨、轧材能力已达450万吨,跃居中国冶金行业综合竞争能力第二位。沿江建设有张家港保税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开发区,以及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和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这四大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成长,既是造苏州之势,也是造“环太湖城市圈”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之势。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结出了硕果,古老的苏州正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苏州已不再是苏州人的苏州,而是全国人民的苏州,世界人民的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