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与研究论文_谢文冠

谢文冠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与研究。方法本研究涉及对象为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TLIF术治疗,给予实验组甲状旁腺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骨密度与椎间融合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前者改善优于后者,P<0.05。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腰椎、股骨颈,前者均优于后者,P<0.05。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椎间融合率,前者均优于后者,P<0.05。结论对行TLIF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促进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027-02

前言

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临床常见脊柱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腰骶部疼痛、跛行等,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常采用保守治疗,但对于重症或治疗失败者,则实施手术治疗[1],缓解临床症状。经椎间孔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术)为临床常用术式,在治疗该疾病中广泛应用,且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可。然后,骨质疏松基础疾病使手术治疗难度增加,需增加固定强度,促进骨融合。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与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涉及对象为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8例与22例;年龄在5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5±5.69)岁;病程为8-21个月,平均病程为(14.47±4.59)个月。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与23例;年龄在5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1±5.61)岁;病程为7-20个月,平均病程为(14.69±4.65)个月。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所有患者行TLIF术治疗,行全身麻醉,保持俯卧位体位,在后正中处竖直切口,由C臂机透视对病变节段进行确定,显露椎旁肌肉及分离,并在关节突外缘暴露,定位,取椎弓根螺钉置入,透视对螺钉位置进行确定,在满意后,将病患椎板间隙棘间韧带切断,上位椎体双侧椎板以及下位椎体部分椎板上缘咬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将增厚黄韧带与增生关节突内侧缘切除,从而使神经根与囊膜得以保护,纤维环切开,椎间盘组织去除。椎间盘冲洗,取连接棒安装,取椎板碎骨填入,视术中情况纵向加压,使得椎体终板与Cage紧密接触,透视固定物的位置与腰椎的生理弧度,在满意后,伤口冲洗,取引流管放置,切口缝合。

在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口服500mg/天元素钙,200U/天维生素D。在术后24-48h将引流管拔除,在术后1周需佩戴腰围活动,保护3个月。给予实验组甲状旁腺激素(1-34)(生产厂家: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8031;)皮下注射治疗,每次20ug,每天1次,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骨密度与椎间融合率,进行分析。

疼痛程度:对术前与术后6个月使用VAS量表评估。

骨密度:使用LUNAR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美国生产),对腰椎、股骨颈进行测量,时间点为术前与术后6个月。

椎间融合率:术后6个月对腰椎正侧位与动力位的X线片进行诊断,使用Brantigan量表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性水平均为:P<0.05。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调查结果

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前者改善优于后者,P<0.05,形成了统计意义。如表1所示。

2.3 椎间融合率调查结果

实验组50例患者实施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椎间融合40例,占比80.00%;对照组50例患者未实施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椎间融合22例,占比44.00%,组间差异呈P<0.05,形成了统计意义(X2=13.7521)。

3 讨论

脊柱融合术可促进腰椎稳定性增加,预防医源性不稳。在腰椎退变疾病的治疗中实施内固定器械可使融合率提高,但内固定物具有暂时性,植骨融合为长久解决途径。而椎间融合属于连续、复杂骨愈合过程,所涉及的活性因子与细胞较多,且影响因素多,如骨质量、力学稳定学、营养状况等。对于骨质疏松者,提高其融合骨质量,需做好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的彻底减压与复位操作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在治疗骨质疏松时所采用的药物由雌激素、降钙素、骨化三醇等,具有一定效果,但该方法重视抑制骨吸收,对于骨质量改善效果较差。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间歇性小剂量注射甲状旁腺激素可刺激骨细胞生成新骨,形成皮质骨,促进骨微结构改善,骨力学强度增加,预防骨折。同时,还有研究指出,甲状旁腺激素有助于骨细胞的介导合成,还可刺激骨细胞分泌多种因子,如白介素-1与白介素-6等,使破骨细胞活化[3],形成骨与破骨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骨量增加,有助于骨结构改善。因此,在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TLIF术后,使用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改善骨密度,增加骨强度。

本次研究结果中,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疼痛程度,前者改善优于后者,P<0.05。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腰椎、股骨颈,前者均优于后者,P<0.05。比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椎间融合率,前者均优于后者,P<0.05。

综上,对行TLIF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实施甲状旁腺激素治疗,有效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促进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付宏伟,陈晓华,马海召, 等.甲状旁腺激素(1-34)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10):1304-1308.

[2]邹泽良.甲状旁腺激素联合葛根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骨折术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8):1081-1085.

[3]王其飞,薛涛,张清华, 等.PTH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3):240-243.

[4]吴迎春,孙辉.甲状旁腺激素(1-34)、雷奈酸锶、唑来膦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10):1276-1279.

论文作者:谢文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退变性疾病TLIF术后的影响与研究论文_谢文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