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实主义插上想象之翼--观看电影节的短片创作_电影节论文

为现实主义插上想象之翼--观看电影节的短片创作_电影节论文

为现实主义插上想象的翅膀——从电影节看短片创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实主义论文,电影节论文,插上论文,短片论文,翅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3)04-0011-7

一、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与短片创作

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我们叫“ISFVF”(International Student Film and Video Festival)。这个“ISFVF”最早是谢飞老师创办的。现在是受到各个国家影视学校最重视的三个主要电影节之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电影节有一个比较独特的方式,众所周知,在很大程度上,电影节的选片方式影响着影片的质量。这个电影节从谢飞老师开始创办之初,是以导演系的师生为主,我们给每一位进场的观众发一张票,然后由大家来打分,打完分之后把这个分排出来之后就是这个电影节的结果。谁的分最高,谁就拿金奖。这个方式在整个世界的电影节当中都是很少见的。但是我们采取这个形式之后也得到了各个学校师生们广泛的称赞。

其实,作为一个电影节,这个电影节使人们能够看到北京的艺术院校的师生观众的品味。当然是以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为主,其他的学校也都可以投票。至少,评选的结果反映了这一批青年的专业观众们对于电影的趣味和认可。现在拍电影有一种电影节倾向,有许多人拍片子是瞄着电影节的——哪个电影节有什么趣味,有什么评委喜欢什么风格就去拍什么风格的。这个东西呢不是说不可能取得某些效果,但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你去拍一个商业电影,去迎合观众,去揣摩观众的意思更轻松;有的时候你做了半天也并不一定讨好。有的时候,有人就会抱怨电影节的评委或评选过程中的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但是在ISFVF,因为是大家投票,就说不出什么来了。很多外国同学也跟我们说,通过这个选奖我们知道了中国学生的水平和爱好。中国的年轻人是怎么理解电影,喜欢什么样的电影,为什么喜欢,在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差异和什么。这种评奖方式恰恰有利于赢取人们的信任。

创作这个东西很难说让所有人都公认某个作品是第一的。但是基本的评价标准还是存在。虽然说文无第一,但是你到底是一首好诗还是一首差诗,人们还是有衡量标准的。究竟这些衡量标准是什么,特别是作为我们入门的时候,一个短片创作需要表现什么样的素质呢?

我们创作一部影片的时候,创作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就决定了作者对影片的整体设计和运作的方式。包括对资金的运用、技术标准的掌握,对于不同的技术问题的态度等等,都是和创作意图有直接关系的。我们经常在电影节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才华的片子,但是实际上恰恰因为它的核心表达不够清晰明确,受到了许多干扰,使其真正的优势不能得到突出的呈现。我觉得其实创作者拍片不仅仅是作一个技巧的演练,更主要的是把我们对生活的理解,用我们的才华,用我们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

我们现在看到许多学生短片,包括外国学生的影片,都包含着表现自己在经历了一定阶段学习之后对电影拍摄的技术掌握水平的作用,但同时又是表现自己的创意和创作的能力和潜力,电影需要的创作和制作人才是多元的,对于短片的技术水平和创意能力的评价体系也是多元的。在这一方面,与对成熟的商业长片的评价不同,四平八稳的短片往往不太讨好,创作力和才华的潜力往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当然,即使是学生短片也有一些基本的技术规范是必须达到的。但是对于具体的影片来说,仅仅只是做得精致而在创作上缺少冲击力的作品往往很难脱颖而出。学生短片在实践中往往是作为展示自己才华的“敲门砖”。“敲门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要能够让人们通过这个短片,感受到你的才华,认识到你的长处。你可能是一个创意型的人才,也可能是一个技术型的人才。你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非常好,在另一些方面可能就不都那么突出。这可能恰恰说明你是对某些方面艺术上特别敏感,特别细腻的人才。实际上对于创作来讲可能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需要的影片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一个短片可能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多二三十分钟,它和要有很完整思想表达过程的长篇不一样。短片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一个点生发出来的。对于这个出发点的构思是非常重要的。它可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但是这种简单更需要作者通过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比如说,澳大利亚著名导演简·坎皮恩在电影学院学习时的毕业作品,是一个11分钟的短片。讲的是一家三口,父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开车出去玩。一直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路上很沉闷。孩子就拿了个橘子,剥了皮就往窗外扔。父亲把车停下来,要求孩子回去把橘子皮都捡回来。小孩下车后就是不捡,父亲就扔下他,把车往前开了一段后停在路边等着他回去捡。小孩无奈开始往回一路找着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人了。等了好久,孩子还没有回来,父亲就走回去找。父亲走到孩子身边,看到孩子正含泪捧着缺了一块的橘皮。原来他把橘子皮大部分都捡回来了。但是缺一小块,怎么找也找不到。当父亲带着孩子回到汽车棚的时候,却看到母亲坐在车里等得很无聊,也剥了很多橘子皮扔在车外。影片的结尾就是孩子一走到跟前,一看到车旁地上扔了一堆橘子皮之后,孩子一下就爬到车窗前面的发动机盖子上边乱跳起来,父母怎么招呼都不听。影片就这么结束了。

这部短片就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巧妙地反映了对生活的某些思考。影片拍摄得很讲究。人的情绪变化都处理得很细腻。这么一个短片就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把握能力。其实我们看到很多短片可能都是这样。这是短片的一种类型。它用一些很真实的事件来讲述某种比较深刻的道理,但这个事件本身并不特别复杂。其实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故事太复杂了并不一定成功。大家可以看明天我们放今年的片子。今年的片子也有比较长的,也有比较短的。有的较短的片子叙事的容量也挺大的,情节也有曲折。好的短片往往需要有富于创造力的切入点,使之能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对生活的体验。往往情节很复杂的片子给人冲击的强度并不一定比情节简单的片子强。

一些好的影片里我们会看到,其实就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点就能改变这个影片的品味。刚才说的那部短片故事的最后结尾比较独特,小孩到汽车上面去跳,这一下就把原来教育的主题,升华到了对整个教育的反思,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其实还可深入地涉及到包括权利关系等等其他许多问题,都通过这么一个细节表现出来。我觉得短片创作特别需要关注的,就是需要一个精神核心。这个思想不一定要是多复杂的思想,在影片表达时你不一定要把它表达得多复杂,但是你要有一个很清晰的,让人们感受到的东西,可能是思想,也可能是情感。也可能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你用一个很独特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引起新的思考、发掘出新的意义。而在这当中需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意。人们在短片当中看创意才华,你的思想深浅其实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咱们都在学习期间,生活经历也有限,一味追求主题深刻反而容易意念化,但是你用什么有创意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思想可能显得更重要。

二、短片创作的创意

对于我们学生的短片作品,创意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而这个创意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你对于生活的创造性想象。在短片的长度限制内可能没有很大的容量去做很多很写实性的过程描写,所以在短片当中恰恰是更需要创作者富于想象力的表现。而这个想象力恰恰是我们年轻人最富长处的地方。同样一个事件你能不能用一种最富想象力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往往是对创造性才华的最好考验。

《丘比特女孩》是一个台湾大三学生的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从小就能够看到恋人之间的红线,由此也帮了不少朋友。但是女孩自己却一直孤身一人,这天,女孩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红线。她努力的争取属于自己的爱情并终于取得了成功。

“月老的红线”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但是导演把红线用了一个很富于想象力的方式作为一个故事的基础来建构一个故事。小时不懂事的她剪断了父母间的红线导致了父母的离婚,她也通过帮助她的朋友把两根线系在一起,使两个人终成眷属。她发现自己身上有一根线,找不着是谁就一直拉这个线找到了她爱的人。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作者的想象力。这是她独特的处理想象力的方式。那年我记得大学生电影节好像给了一个最佳编剧奖。其实大家都看到了,它上面有许多问题,有许多简单化的地方,也没有用特别深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她的才华是在的。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才华。

《死羊羊》这是一个德国的动画短片。故事讲两个牧羊人各带了一群羊放牧。两群羊总是要混在一起,玩得很高兴。牧羊人用栏杆、铁丝网和围墙都阻止不了羊的融合。最后牧羊人把两群羊的毛剪成了不同的样式。羊发现了彼此的差异就开始决斗,直到两败俱伤。影片讲的是文化冲突,但不光是文化冲突,看完了大家可以讨论,是不是作者对生活有独特的思考。作为一个动画片,它用一种转换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表现了它的完整性。

这个片子我们一直看到“修墙”,都是很有意思但是并不一定突出的片子。但是最后这一个剪羊毛,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方式。以此来隐喻当用一种区分方式让同类不再认为是同类的时候,战争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开始用任何方式都不能把两群羊分开,强行分开带来的是反抗。但是当通过剪毛的形式,赋予它一种区分的时候,这种对立就有了一种动力。以前的手段都不能到达,这个时候到达了。

这个结尾是它构思的点睛之笔,这就是我想说的后面一个问题,在创作之中,什么叫做富于想象力的东西?就是你要有一种独特的,有画龙点睛的东西,我们如何找到不同寻常的,与故事之间有着联系的,往往是叙事最核心的东西。在一个短片中,很多东西都是靠这个点在打动人。

艺术是一个心碰心的东西。作者用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去触碰观众的情感。能打动人的就是好作品。如果自己都不打动的东西,要想打动别人这是很难的。而要想打动人,就需要有一种特别独特方式来处理,要调动人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过去我们讲叙事是从高潮看统一性,现在我们的叙事会更零散,但是你总要有收官,有点睛之笔,要有内在的统一性。

这十几年期间,短片的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明显就是在近十年前那时候拍片主要还是电影胶片,很花钱,也需要很多技术经验的基础。在那种条件下拍片的数量少、实验机会也少,拥有的技术资源和经验等对影片质量的影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技术上的差距会特别明显。但是最近这几年,实际是数字技术开始的发展造成技术上的差距明显的在缩小。当然,你受过严格的技术训练做出来的东西和没有受过还是不一样的,但是就在短片这个层面来讲,基本的技术达标相对比较容易做到了。也的确有不少影片在技术层面和其它一些影片比有明显差距,在基本的技术指标上能够达到,而它独特的创意又比较突出,这样就占很多便宜。

短片的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如何用我们想象力的方式来表现生活。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死羊羊》,它讲的是一个对于战争和文明冲突的哲学性思考,但是它却用这么一个浅显生动的动画故事方式来把它表现出来。我们也看到,包括我们动画学院的学生拍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片子,也有一些用很有想象力的变形的方式,但是讲的是一个基本上用不着用动画片去讲的故事,用故事片的方式也可以讲的故事。这样它动画电影许多的表现的可能性其实也就变成了造型上的创意表现。但是在造型能力上的创意表现替代不了在叙事建构的创造性构思方面,如何把生活戏剧化,把生活艺术化的能力展现。我觉得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可能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找到一种真正富于想象力的方式把生活转化和表达成“有意味的形式”。

而这种想像力的转化和表达方式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的。我们从许多优秀的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也有许多套路是可以借鉴的。就是人们对于情感对于一些政治社会性的隐喻,把它和不同的生活领域不同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不同的效果。而且实际上,在短片的领域当中我们觉得短片对类型的想象力、对类型创造的想象力其实有着更广大的余地。用富于想象力的方式把生活某些方面实与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拍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丘比特女孩》,其实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校园工作环境拍成一个很低成本的片子,然后它除了那根线基本没有什么特技,并且那线很多都是实景拉的那线,所以拍的时候是一个很省钱的片子。但是它靠它这么一个想象力,把它营造了一个非常超现实的感觉而且它把这种想象力的部分和现实的人们(男孩子女孩子)之间的交往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效果,而且这些效果对它的那种气氛的营造可以提供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东西。

三、短片导演的电影观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听到一些教人家怎么拍短片,拍短片是为了将来拍长片,然后我们经常碰到我们的老师说它这个故事拍90分钟的长片也差不多了,我把它剪成40分钟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你们这电影节要30分钟以下短片,我们这片子就受损失。我的观点就是你要真是一个90分钟的量,就不要做成短片,短片就要用短片的叙事规律来做,短片就不能用有许多细节积累的方式,如果用这种方式,30分钟达到想要表达的内容,就不符合这个影片创作的规律。其实长片也有这个问题。比如一些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按照8个小时做计划也有足够的内容,但是作为商业放映只允许两个小时的长度,创作者是应该按8个小时构思然后剪出两个小时支离破碎的故事好,还是从构思阶段就按照两小时长度设计情节,做一个相对简单但比较完整的影片好呢?

《飘》、《日瓦格医生》之类的内容丰富的长篇小说都能拍成几小时长度的影片。其实关键是在于根据自己具体规模创作来确定叙事规模。而短片也是这样,短片并不一定是不能够多线索交叉等相对复杂的叙事。但是它的复杂性表现更要求精巧的构思。短片的情节和情绪积累,不能过于缓慢和拖沓。需要细致积累情绪的时候就得留足空间。这样叙事就得相对单纯。如果你的叙事要相对复杂,就要有一种多线索共同推进的方式,用相对比较快的节奏,精练有效地进行表现。要不然你就那么一点时间,很难两头兼顾。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电影最常见的问题往往并不是容量太多而是容量不够。在容量不够的情况下没有充分利用节奏、利用时间进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其实90分钟长片还真能剪成40分钟,剪出来情绪并不一定比原来差。这就是因为原来的构思其实没有足够的容量。

处理短片容量和节奏的关系,往往是很考验作者才华的地方。我们有时候也看到20,30分钟短片,我们觉得这片子要10几分钟剪出来更好。但是这就需要用一种新方式来组织结构。这对视觉影像的内涵容量也有要求。画面拍得缺少表现力,观众一会儿就会坐不住,容不得慢慢积累情绪。这就需要用一些技术的手段把节奏比较快地推上去。短片其实对紧凑感有比较强的要求。我们会看到一些影片觉得拖拉,就是它说的事情本身就很少。少事且没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把它突出出来,你就会觉得平淡。所以我希望我们以后在做创作的时候,我们可能其实不是求大,不是求全,而是求你能够用一种特别独特方式很细致把你所要表现的东西突出出来,这是一个短片成功的关键。

我还想谈一下创作中编剧和导演关系的问题。在短片创作中,许多剧本都是导演自己写的。但是将来在电影工业体系之内,虽然仍然有编导合一的现象,但是分工合作的现象恐怕更加普遍。其实即使是编导合一,剧本确定基本叙事结构和主题,拍摄有的放矢地完成银幕呈现仍是两个不能完全混淆的创作阶段。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短片,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创作者真正有兴趣的只是一些场景中技术尝试或情绪气氛表现,而对整体叙事和人物的把握却显得支离破碎。这有的是叙事构思就是先想到一些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场景,叙事为了连接这些重点场景。有的是从剧本里发现某些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发挥而忽略了原来的故事逻辑。但是问题的实质其实都与对于编剧阶段的叙事设计的严谨性的重视不够有关。

我个人觉得,尤其在本科阶段应当做一些用别人的剧本拍片的训练。作为导演得学会理解别人的作品,发掘别人作品的精华,然后再加进自己的想法,在影像建构和呈现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叙事提供的最有表现力的基础。我觉得本科阶段首先是这个,培养职业导演的基本素质和导演如何把文学剧本里的东西发掘成影像,导演自己的创意再说。我曾建议用戏剧学院那种办法,进行经典影片重拍训练。就像戏剧学院一遍遍重排莎士比亚、排《雷雨》一样。你先把基础做好,在这里面尽可能发掘自己的创意——别动编剧的故事,你怎样通过场面调度或者视觉发掘新的东西。这个作业要做!这个过程一方面学人家的故事有哪些东西可以发掘,另一方面在将来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

现在这方面的问题一直延续到电影工业。导演拿到一本子,觉得其中某个亮点跟自己的想法契合就抓住发展,有时却又不去深究到底其在原剧本里的地位和意义,不去深究编剧为什么写,这个情节和其他情节之间的关系等。认真理解剧本,从文字中发掘出这个故事背后的涵义,然后再去做你的东西。这是一个职业导演的基本素质。

其实即使是自己写剧本也是如此。写剧本时主要精力在主题、人物、情节和结构等方面,这时对于作品的整体性相对比较重视。而在拍摄时更容易把精力放在局部的呈现方面,这时改剧本很容易更多地站在局部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即使是自己的剧本,在拍摄阶段调整情节也要特别的慎重。一定要回到编剧的角色从对影片整体结构和节奏处理等全局性的角度反复考量。

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导演有时不能太“独”,要学会去沟通和调动他人。电影的拍摄就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作为一名导演是整合,调度大家的经验,帮助大家把各自的经验发挥到极致,然后拍出一部作品。这样的导演出来之后,大家能跟着他获得尊重和机会。导演特别需要培养一个团队意识。导演走出校门不一定非得写剧本,至少应和专业编剧合写剧本,两个人合写一定比一个人写的效果好。

如果你拿一个短片去给一个公司,对于有经验的人他能够根据你的沟通讲述方式、拍摄的解释能够感受到你在作品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电影作品是一个合作的东西,它从技术上来讲是锻炼你的协调能力的重要东西。我们经常会说一个电影导演,最重要的能力是协调和调动大家的积极往一个方面去控制,最后控制完成整个作品。对导演来讲不需要有具体的能力,但是你要有这方面的感受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协调和驾驭能力,你要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和沟通能力,一个好的导演永远是把自己的想法让摄影、美工、录音都知道往一个方向走。比如,我们看一个片子,有的时候觉得这个导演很有才华但是他沟通能力有限,有许多东西,他没有传递给摄影、美工、录音,这些都是可以从片子中看出来的。对于导演来讲,你是不是能够感受、理解、驾驭这个创作团队很重要,哪怕作品再差,都是可以有它的完整性。但是你要驾驭不了,一个很平的作品就会发现声音、画面之间的矛盾。我觉得做短片做主创的时候,可能更大的经历是如何让我的合作者充分理解我对影片的感受,这个是创作中最需要注意的。

四、短片与观众

我一直坚持认为电影是一个传播的途径,是一个手段。你做一个电影的目的是,让自己的想法让人知道,让人们跟自己有类似的感受。创作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作者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是相对容易的,只需要把作者想说的东西放到电影里面直接的说出来就行了。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表达是希望世界更多的人也有跟自己同样的认识方式。这样创作的目的就不是让观众知道作者怎么看世界,而是让观众接受作者看世界的方式。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电影为什么要跟观众沟通,就是你要让观众接受你看世界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思想。这个思想可能你表达得没那么清楚,但是它对于观众接受来说更有利。从传播学上来讲,这是一种更好的表达,但是从单纯的表达体系来讲,它可能不是一个最清晰和明确的表达。而且当人们回顾关于对这个问题的表达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可能是那些人根本接受不了,但是特别直接的表达。

另外,我觉得现在中国电影的创作理论体系里,我们大概太强调现实主义,太强调真实了。对于一个艺术作品的想象力重视得不够。强调创作要来源于生活本身没有错,但是不能认定必须拍得很“真”,拍得很“实”。创作的灵感要来源于生活,但是真正的创作恰恰是需要把生活中的体验变成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来自生活中的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并不一定能够直接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在这点上,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所谓的大电影都是这样。为什么有的基于真实事件或人物的影片看起来会觉得假,而另一些明显编出来的故事却能打动人。其实这里面还是考验创作者的想象力和转换能力。而这个东西不仅仅是创作者的问题,它也是一个评价体系的问题。我们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从学习阶段就过分的强调现实主义。

我们总觉得学生的短片更应该反思现实主义。短片本身的叙事容量和复杂性就有限,在反映社会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提供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揭示对象,没用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去表现,就很容易简单化和概念化。比如好莱坞电影中对于一些社会性的现象和主题的表达,往往是在类型电影的体系内用一种比较曲折的方式进行转换时的表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我们中国历史就说五四以后打倒孔家店,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腐朽到不行了,为人们所深恶痛绝。所以一些激进的人主张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就应当扔掉,中医、中药,中国文化都不能要。这样中国才能现代化,就这个东西最容易抓眼球,但并不能让广大中国人接受。怎么才能接受呢?只能是一点一滴的介绍新的东西。但是回顾历史,被记住的常常是第一个清楚地说出第一句话的人。但是真正有效地把新的思想传递给大众的人往往被遗忘了。创作方面也是如此,往往是很直白的方式说出来的东西最容易让人注意到和感受到,但是这种东西最不容易影响别人。相反,我们说好莱坞在种族表达的问题上,虽然早期好莱坞的主流电影有着强烈的种族主义传统,但是一些创作者一直在触碰这一领域。《猜猜谁来吃晚餐》、《杀死一只知更鸟》、《炎热的夏夜》等影片由于采取了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转换……慢慢地改变着人们对黑人等少数民族的认识,逐渐让人们可以接受新的观念。这些影片里,好像只是说到黑人在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或素养方面可以像白人一样好。这些绝没有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那样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但是如果没有大众文化的这些积累,马丁·路德金的观点能不能让那么多白人所接受,能不能被时代所接受呢?实际上,历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在其中,艺术扮演的角色恰恰不是直接的、清晰的和理性化的表达,而更多地是经过曲折的转换呈现出来的隐喻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对于观众来讲,我觉得更主要的是,艺术需要找到一个让人们从情感上更容易接受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明确说出来的东西。这样的作品,我认为是一个更好的作品。现在我们的一些影片里面也有很多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自说自话。艺术作品要影响人,就不能只是满足于直接直白。只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不是艺术的目的,如果要把思想给观众,就需要和观众建立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不只是靠说的,更需要通过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叙事和影像对别人欣赏习惯的适应和呼唤来完成。

在当今的中国电影里,一些表面上看来尖锐对立的电影创作,在思想方法和艺术理念上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中国的艺术界有着极大市场的“现实主义”的主张其实影响着许多对“现实”本身有着完全不同认识的艺术家。从理论上讲,“现实主义”虽然主张反映“真实”,但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从来就不是“真实”,而是“本质”。认为只有反映生活“本质”的表象才是“真实”的。但是由于人们对于生活“真实”的经验感受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作品呈现的表象越追求“真实感”,不同个体对于其是否“真实”的感受差异就会显得愈加突出。实际上,不同创作者所追求的“真实”,由于他们对于什么是反映生活“本质”特征的认识差异,其标准会是截然不同甚至尖锐对立的。如果把电影仅仅看做是创作者表达的媒介,那么说的越清楚、越直白越好。我们的一些对于电影的评价体系也是主要着眼于直接表现了什么。这种对于电影的认识方式,无论在其社会政治和文化观念上有多大不同,其思想方法上都为脱出传统“现实主义”的“本质真实”的思维方式。这种电影往往在对生活认识上有共识的观众中很容易得到正面的反响,但是对于持不同的观点或生活体验的观众则更容易引起心理的抵触,能起的作用往往不大。

就像在广告的传播中,从观众的角度来讲,他是要信息的;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讲,他是要“广告”的。什么样的信息能让观众看广告和接受。

无论是通过对情境的认同还是对人物的认同,目的仍然是思想和情感内涵的传递。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运用艺术语言的手段,寻找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将好的思想编制进影片。例如宁浩的“疯狂”系列,《疯狂的石头》虽然是一个商业色彩很浓的闹剧,但是对于郭涛等饰演的那对夫妇来说,他们最后得到的那块石头代表的是“爱情”,与真假无关。《疯狂的赛车》里,黄渤将钱当做师傅的骨灰埋了,世俗世界的价值和对于具体主人公情感意义上的价值之间的矛盾,里面贯穿的正是宁浩所要表现的精神重于物质的价值观。

我们前面说到,学生短片的创作往往被当成进入电影工业的“敲门砖”。所以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表现,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艺术创造能力的潜力。特别是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实现能力。电影节既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更给大家一个从同龄人的创作中获得灵感的机会。希望大家能真正有所收获。

(本文由钟大丰教授口述,龚艳博士整理)

标签:;  

为现实主义插上想象之翼--观看电影节的短片创作_电影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