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293;X24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21世纪议程》在全球范围内的贯彻实施,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编制组,1994),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是: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城市(衣农,1997),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被纳入我国“九五”计划之中(人民日报,1994)。一些大城市也先后为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分别将其纳入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等,1996;北京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计划委员会,1997;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1995)。随着可持续发展实践工作的开展,我国城市经济、环境生态、地理工作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展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研究。
1 经济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西方城市发展一般模型研究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进展演替过程(Batty,1995)。在其时间演替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由于出现数量与质量上的不协调,因而发展过程包括起动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发展顶极期。我国城市多处于起动期和发展期,经济学关于城市可持续性的表述为:系统的物质总输出大于总输入,资源利用和能源供给小于资源的再生速率,通过技术改革使非可再生资源成为可再生资源,城市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比例相协调,工业系统内部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基本合理,原材料和加工业相适应,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比劳动密集型要高(赵荫微,1996)。
经济学者多从经济活动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出发,应用需求指向理论(即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促使城市基本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带动非基础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的乘数效应和供给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发展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若供给基础好,就可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发展等吸引到城市中来,促使经济发展,其中包括城市产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专业协作程度和投资环境)的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速度和效益以及外延与内涵间的关系(孟晓晨,1992;谢文慧等,1996)。
我国多年来实行速度型、数量型和粗放型发展战略,而不太注重效益、内涵的发展,特别与传统的经济体制相互交融在一起,一方面对速度与数量的片面追求使传统经济体制难以转轨,另一方面传统的经济体制中的扩张冲动又反过来使战略目标决策上的偏差难以扭转,这样使得它们所起的消极作用呈现“迭加”和“累积”状态,由此孕育着产业结构的失衡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谢文慧,1996)。面对这一形势,城市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放弃传统的发展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注重效益的前提下,寻求城市经济的内涵的发展(王军,1997;曲格平,1997),其特征的转变如附表(王振亮,1996)。其主要研究内容为:①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经济结构高级化,即由“一二三”经“二一三”,朝“三二一”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1992;帅江平,1995;上海市计划委员会,1996)。②超前发展现代化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讯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帅江平,1995;北京市计划委员会,1997;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1997)。③合理地进行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更新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彭再德等,1995;李植斌,1995)。④调整城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李植斌,1995,李杭生,1996)。⑤建立环境经济制度,消除环境的外部性,发展环保产业(王金南,1994;李庚,1995;王军,1997)。
2 生态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主要把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即城市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马世骏,1984;崔凤军等,1993);欧阳志云等,1995;王如松等,1996;王发曾,1997)。可持续城市的生态学表述为生态城市,即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的人工复合系统(丁健,1995,黄光宇等,1997)。
城市通过系统动态模拟(史作民等,1996),得出其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流”的问题或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问题,其根源在于低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短浅的资源开发行为;第二类是“网”的问题或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问题,其根源就在系统关系的链式而非网式调控;第三类是“序”的问题或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失调都是管理部门企图用机械控制论代替生态控制论,用主观意向代替客观规律致使生态序发生紊乱(王如松等,1996)。
解决这些城市问题,促使城市生态系统朝可持续发展方向演进,需进行城市生态系统调控(陈涛,1992;欧阳志云等,1995)。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首先应注意以下原则:①将城市生态系统置于生物圈范畴之内。②将城市人类对生物圈的冲击限制在其承载力以内。③追求城市发展的质而不是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发展强度要与城市发展能力相适应。④强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⑤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价值观。⑥建立有远见的、各行业协调的、有利于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道德意识(沈清基,1996)。其次调控主要措施为:①确定人口适宜容量。②研究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③推进产业结构模式演进。④建立市区与郊区复合生态系统。⑤防治城市污染。⑥保护城市生物,增加开阔空间。⑦提高资源利用率。(王祥荣,1995;沈清基,1996;黄耀志,1996;董雅文,1996;蔡雨亭,1997)。
3 地理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比较注重区域,因此研究多从人地关系入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探讨(蔡建霞,1996)。许多学者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对象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简称为PRED)系统(张志强,1995;秦耀辰,1997;林逢春等,1995),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其各要素的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客观存在的统一体(张林泉,1994),区域可持续发展属于可持续发展高、中、低三个层次的中、低层次(龚建华,1996),其系统演变发展有四种类型:①贫困状态,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脱贫,如何维持社会系统中人口的生存是当务之急,社会经济实力承受不了可持续的代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不存在的。②温饱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脱贫,二是寻求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开始提上议程,称为初级可持续发展。③小康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摆在重要议程,为中等可持续发展。④富裕阶段,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居主要地位,可以普遍实行不污染只治理或不污染还能优化的发展战略,成为高级可持续发展。陆地系统科学和人地相互作用潜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黄秉维等,1996;秦耀辰,199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技术为区域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秦耀辰,1997;钟耳顺,1994),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规划、监测和调控区域的系统演进(申玉铭等,1997;秦耀辰,1997)。而地理学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甚少,不过一些学者也做了初步的探讨。
顾朝林(1994)从研究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入手,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向: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重点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整治处理技术等。②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大都市经济衰退重点研究大都市区经济重振、现代企业制度、新型宏观调控体系制度等。③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针对中小城市地域空间迅速蔓延,城市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重点研究郊区化、开发区、住房和土地市场影响等。④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研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乡镇小工业区建设。张新生等(1997),从城市系统演变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时空复合的反馈—调控过程,其内涵具有空间性、时序性、约束性、区域性和反馈与调控性,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北海城市空间增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可持续发展方案。王益祥(1994)和王玉亮(1995)分别就上海与广州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研究,指出在保持适宜的人口载量、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的基础上,搞好土地功能置换。
4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评价方法,但一些学者也用复合法(层次分析法——AHP)作了一些尝试。
海热提·涂尔逊(1997)把城市发展各要素综合为“发展持续度”、“发展协调度”、“发展水平”三个指标,最后目标为“发展满意度”,来综合评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并应用到乌鲁木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得出乌市的可持续发展满意度低于全国城市满意度的平均值。吴林娣等(1995)和杨贤智等(1996)把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归纳为“经济指数”、“社会指数”和“环境指数”,并最终合并为“综合指数”(“协调度”),同时应用该方法把上海与国际上的大城市来比较,得出上海城市的发展,目前为不协调发展水平,但到2010年将达到比较协调水平。罗税等(1992)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三个复合指标评价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水平。
5 展望
改革开放20a来,城市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基本上已跨过城市的起动期,进入发展期。同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城市如何发展,客观地摆在许多城市决策者的面前。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逐渐地被我国学者、政府决策者、企业家和公众所认同。我国经济、环境生态、地理学者经过近几年来的研究,得出我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别于西方国家。
首先,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经济体制的双重性,一方面要求城市要尽量摆脱长期以来的速度型、数量型和粗放型的发展战略的影响,同时,为建立新的经济体制,而应注重效益型和内涵型的发展战略。从这可以看出,我国有别于西方单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因此,我国城市在可持续发展决策时,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要考虑其差别。
其次,我国城市发展刚刚跨过起动期,而步入发展期,这样与西方城市多已步入成熟期和发展的顶极期不同。一方面城市所处的阶段不同,城市问题则有所不同,即使有同样的问题,其轻重缓急也有所不同,这样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时,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仍处于发展期,我们不能沿西方城市“先发展,后整治”的道路行进,而应及早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可以避免西方城市步入成熟期后所出现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在追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即保持三者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因此,从其研究内容上讲,需要各学科并肩作战,特别是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和地理学应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用系统的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这样有利于揭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我国的城市必将呈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三者的和谐统一,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城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