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上海论文,世博论文,元素论文,形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顺利进行了两个多月了。从2002年的成功申办到现在的顺利举行,上海世博始终是我们密切关注的话题。通过上海世博,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什么?我们要向国人展示什么?通过这几个月的运营,这些目的是否已经达到?是否述存在什么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这些恐怕是每一个关心上海世博的人都想要了解和知道的。
本文观察上海世博的角度是“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世博会历来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充分展示全球多元文化、揭示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一直是世博会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如何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实现积极、正面和可接受的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建构,则是主办国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这一内在的动力也许更为强烈。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成功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和平崛起,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建构并成功展示自己的国家形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上海世博”不仅包含5.28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区内各种场馆展示和演艺活动等,而且包含从上海世博会准备申办到成功举办直到“后世博效应”的显现这一漫长时期中出现的“世博话语”(影像、文字、声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世博话语”将在有限时空进行的上海世博放大和延长了,使上海世博不再仅仅是一种会展活动,而且成为生生不息的文化意义生产与消费、交融与碰撞的场域,成为重树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无形资源。
“中国元素”是我们讨论上海世博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的一把钥匙。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中国元素”是上海世博的策划和设计者们思考如何将在世博会上展示中国特色的设计思路。正如中国国家馆总设计师何镜堂所言,“把各种中国元素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展现。每一个见到它的外国人,一眼就能识别它是中国馆,这表明我们的国家馆蕴含着典型的中国元素。”①从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中挑选出最适合表示中国文化精神的元素,并加以创造性的组合,成为让上海世博“很中国”的基本方式;其二,“中国元素”也是参观者在上海世博中捕捉中国特色、领悟中国文化的解码方式。透过各种高科技的眩晕和新艺术的震撼,观众最终还是在各种色彩、线条、符号、器物及其组合方式、艺术思维等方面完成对“中国性”的寻找和确认。而这一切都被归结为“中国元素”问题。
通过“中国元素”的编码/解码,完成“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是世博设计者和参观者共同的期望。“国家形象”首先来自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美国对冷战中美苏关系的研究,他们注意到对某个国家的形象认识与评价会深刻地影响到本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在中美关系上,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出现了一大批中国形象的专著和文集,如罗伯特·迈克里兰的《野蛮的中国人: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1890-1905》、杰里·伊色里尔的《进步主义与门户开放:美国和中国,1905-1921》、李金全的《中国的媒体,媒体的中国》等。与之相比,中国对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真正受到重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端于欧陆的“形象学”引入中国,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形象学所讨论的时间、心理空间、观看方式、态度、认知图式、虚构、投射等也为“国家形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支撑。②
本文力图通过对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进行系统的清理,探讨上海世博究竟为我们塑造了何种中国国家形象?它的目的是否实现?还存在哪些问题?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仅仅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
二
在世博的各个方面都烙上本国印记,一直是世博主办方努力实现的目标。从上海世博的宣传片到世博会的选址和规划,从中国国家馆到省市区联合联合馆的主题确立、标志设计、场馆外形到内部的展示内容,从以“中国元素活动周”为代表的各种演艺活动到外国场馆中对中国文化的借鉴,中国元素可谓渗透在上海世博的方方面面。
如世博宣传片中的中国元素。从2006年开始,世博宣传片就成为宣传、普及、展示上海世博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由上海世博局发布的上海世博官方宣传片就有近十部,如《欢庆国庆,喜迎世博》、《成功奥运,精彩世博》、《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博会》、《中国的机遇,全球的盛会》、《会徽篇》、《报时篇》、《呼吸篇》、《跳房子篇》、《上海世博会漫游》、《各族人民迎世博》、《海宝魔术师》等陆续在各大媒体登台亮相。在这些世博宣传片中,集中展现的是中国,尤其是上海,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成就,中国百姓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热情好客的文明素质,以及在筹办初期精心规划和开工建设的纪实场景。2008年,作为实施“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之一,上海推出了多达八大语种、长达52分钟的城市形象专题片《魅力上海》。全面而详尽地介绍了上海的地理位置、城市交通、机场港口、海派文化、人文古迹、特色商圈、工业发展、文体场馆、科学教育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充分展示了上海作为世博会的承办城市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上海气派”。
再如世博园区的选址与规划中的中国元素。上海世博会打破了往届世博会一般选择在人烟稀少之地兴建园区的惯例,有意在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人口众多、交通便利、毗邻外滩,且曾是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和旧城改造的难点区域。不仅如此,这一区域还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造船厂的旧址,还聚焦着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供水企业(南市自来水厂)以及浦东钢铁建设集团、上海溶剂厂等,浓缩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端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50多年的历史积淀。世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并非简单地将所有这些历史痕迹一拆了之,而是对这些工业遗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其中最有创意的要数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大温度计了。这座原属上海南市发电厂的165米高的烟囱,曾经是中国工业化初期最重要的象征符号。在那首流行半个多世纪的《小燕子》歌曲中,“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烟囱”曾是“今年春天更美丽”的重要原因,但同时,烟囱所喷涌出的浓烟则成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罪魁祸首。现如今,这座烟囱温度计已成为世博园区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与同样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绿色城市未来馆一起,成为同时包含历史记忆与未来理想的象征和符号。
再如中国馆及省市区联合馆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在上海世博园区中,最集中展现中国特色的区域就是中国馆及其内部的省市区联合馆的场馆设计了。中国馆的外观以斗拱为架构,以斗冠为造型,以九宫格为屋顶,以中国红为色彩,古典大气,极富中国特色。中国国家馆馆内的展示内容也高度凝练了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国宝级”文物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次由原本的5米放大至100米,并以动态的方式展开画卷,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华热闹一览无遗。另一件镇馆之宝是“秦俑馆一号铜车马”,造型是双轮、单辕、驷马系驾,主体为青铜所铸,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一千多件金银配饰。秦兵马俑充分展示了秦代工匠成功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其极端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精准的写实主义造型,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成就,代表着中华文明在两千余年前所达至的高度。中国馆在回顾传统历史的基础上,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全方位的诠释“中国元素”,馆内上层影厅内播放一部微型史诗影片《历程》,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33米下层展厅更是对“未来畅想”,丰富互动项目展示中国人如何用生活的智慧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中国国家馆底层,是省市地区联合馆,依现有行政区划而设置,结合各自的地方特色而设计,成为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中国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北京馆的主题是“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其标志选用云纹、钢架几何纹和叶纹相结合的橙、蓝、绿三种颜色,结合北京天坛的传统造型和鸟巢的现代造型设计。场馆外形能够通过展台的变形将天坛、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表现出来,馆内墙壁由各式各样的胡同名拼贴而成,京味浓厚。展示新北京建筑、奥运福娃、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盛况以及百姓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共展出12件展品,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手持的火炬和中国印。还能观赏由张艺谋执导的8分钟短片《北京的声音》。上海馆的主题是“永远的新天地”,展馆以石库门造型为主要元素,主外墙“上海看不完”由上万张上海的照片,通过数控机电一体装置拼合组成,展现“永远的新天地”、“上海祝福你”、“世博之城”三个主题,等等。
再如世博活动(仪式、巡游、舞台和主题)(组织者组织的活动、国家馆日和国际组织荣誉日活动、省区市活动周、社区市民活动)中的中国元素。世博会主题类活动中的“中国元素”,即省区市活动周,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以表演、展演、传习和互动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地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国优秀的表演艺术、传统技艺和民间绝技、绝活,全方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元素结合的魅力。虽然中国元素在世博会随处可见,但“中国元素活动区”无疑是最集中的展示点,是继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示活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上的华丽亮相。活动周期间,各省区市携带中国各地特色呈现大国文化精粹。如5.4-5.8是北京活动周,主题是“魅力首都”,有花车巡游,207人的巡游队伍将穿上以新北京十六景为主题的服装,并融入高跷、轮滑、非洲手鼓、花式自行车等表演;还有灯大鼓、碗琴与民乐、太极长嘴壶茶艺表演等,残疾人才艺书法绘画、布贴画、宫灯制作、蛋壳雕塑、非视觉摄影等才艺展示。在传习互动环节,安排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面塑、鬃人、泥塑、葫芦雕画、葡萄常等市井文化与游客互动,等。33周,33个主题,33周的精彩。
此外,即便是外国馆,其中也不乏中国元素的体现。世博园的外国馆,从亚洲、欧洲、到大洋洲,都洋溢着东道主中国的东方风情,展馆中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从设计理念到外观视觉,从名称到蕴含的意义,世界各国设计师带着自己对主办国的尊敬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自己的展馆里融入“中国元素”,不仅让国人感到亲切,也体现了文化无国界地交融,共创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如日本馆的参展主题为“心之和 技之和”,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为“联接起来!为了和美的未来”。通过“过去”展区的遣唐使,西阵织等中国文化、技术在日本传承的展示;“现在”展区的动漫、机器人等技术和影像的展示;“未来”展区的音乐剧等表演,用“技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来达到“心之和”。日本馆的主题通过拯救“东方宝石”朱鹮的故事完美演绎出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环境保护和共同努力,使朱鹮又重归日本的蓝天。韩国馆馆内标有八条祝福语,摘自《周易》、《紫微斗数》。泰国馆馆塔尖安有仿制的泰国赠送中国的“友谊钟”;波兰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剪纸,等等。
三
从以上并不完全的归纳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中的中国元素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异彩纷呈。那么,这些被着力突显的中国元素为我们建构了什么样的国家形象?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呢?
当我们力图分析“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时,其潜在的逻辑是国家形象并非一个本质主义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可塑性的需要建构的领域;它也并非一个历史主义的判断,而是包含着对这一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期待或者说理想。正因为如此,中国元素之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了。中国元素的选择及其组合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实际元素与其所包含的价值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中国元素及其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的分析也离不开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维度:中国元素的真实性、典型性及其组合之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首先,中国元素的类型主要包括下面几类:(1)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影像,如北京馆展出的天坛、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地标性建筑影像;山西馆展出五件三组的侯马陶范、国宝侯马盟书、国家一级文物立鸟人足筒形器和国家二级文物玉人;(2)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元素活动周”上,均安排有“传习互动”环节,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通过互动参与让游客真切地体会这些风俗、技艺的特点;(3)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变体,如各省市馆的馆标设计都力图创造性地融入中国文化中的语言、图像或自然形象,通过变形和高科技处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4)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元素,各省市馆将展示内容设计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上,而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在”则成为表现的重点。
其次,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从成功申办之日起,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就明确了“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它代表的不仅是一座城市,而是整个国家;要动员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力量,而是要举全国之力”的总思路,并将世博会的举办与国家战略、国家决策紧密地联系起来。③在上海世博会上,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国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如北京馆的展示中不仅有代表老北京的天坛、胡同,更有代表新北京形象的鸟巢、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印刷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据报道,本届世博会上,不仅会展示中国古老的印刷文化(如中国西夏木活字印刷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武强年画刷印技艺、西藏木刻印刷技艺等),北京馆里高科技的纳米印刷技术也成为展示中国当代印刷技术的重要方面。④在上海企业联合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层出不穷,不管是工业智能机器人还是未来机器人厨房,不管是未来家庭光波家园还是太阳有90℃热水发电技术,都使之成为现代中国飞速发展,共建美好未来的展示。
最后,透过中国元素及其组合,传达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城市智慧、生存智慧以及对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理想与追求成为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精神内核。如中国国家馆着力突显城市发展理念中的中国智慧,如《清明上河图》的动态演示既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传世经典的复活和再现,更是让游客在徜徉其间的过程中去领悟中国古代城市的繁盛热闹,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再如构成中国古代城市基本特征的木结构建筑、拱桥和流水、庭院和园林,以及砖瓦和斗拱等,都成为中国古老的城市经营方式和生存智慧的体现。不仅众多的省市区联合馆,而且还有不少外国的国家馆都将“和谐”作为了展示的主题,如天津馆的主题“激情魅力滨海 生态和谐新区”、山西馆展示区板块之三“和谐·城市之梦”、云南馆的主题“七彩云南和谐城乡”、澳门馆的主题“文化交融,和谐体现”等,德国国家馆也将展示的主题命名为“和谐都市”,让参观者在不同城区空间的游历中充分体现工作、休闲、居住、公共活动等为主体的城市生活是如何渗透和谐精神的。正如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所说的,中国哲学提倡和谐,德国馆的设计体现这一东方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将德国馆的主题确定为“和谐都市”的原因。⑤由此可见,德国馆的设计正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体认与理解。
四
通过以上并不全面的归纳可以发现,中国元素已然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包括地方文化)的基本方式,经过遴选、组合及高科技的展示,和谐美好、团结奋进、既历史悠久的又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形象基本被建构起来。但是,上海世博通过“中国元素”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是否能承担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中国元素”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会否实现设计者的“编码”与参观者的“解码”之间的“无缝对接”而不至于遭遇对抗式解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展开深入的反思。
首先,“中国元素”是最容易识别并获得认同的文化形式,将“元素”能指与“中国”所指明确为直接对应性关系可以降低创作者编码的风险和接受者解码的难度,因而成为最容易为人所接受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元素主义”的思维方式。如我们一提及中国,往往会首先想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些象征;一提及兰州,马上就会想到兰州拉面;一提及上海,立刻就会联想起十里洋场、租界外滩,等等。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元素的青睐是中国的文艺领域、设计领域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复杂的思想来源,如古希腊哲学中德谟克利特讨论物质结构问题时提出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而火、水、气、土则是这些原子所构成的最初的复合物,它们成了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将这四大元素视为构成事物的质料。“元素主义”的晚近思想来源是结构主义。受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的影响,结构主义力图对世界进行结构主义语言学式的“音素”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基本元素之间的结构和组合关系。因此,“中国元素”的思维模式是:根据约定俗成和差异化原则,将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现象不断细化为最基本的“元素”,并将之视为中国文化特性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也不乏“元素式”的思维方式,如“五行说”将大自然视为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的即是。不过,这被提炼出的“五行”要义却不在于将这些元素本质主义化,而是以此为基础讨论五行之间的变化规律,即所谓“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再如《周易》也将世界分为“阴”和“阳”,但这只是对事物性质的某种判断,从而将世界万物进行二元的划分:天地、雷风、水火、男女、君臣、父子、夫妇等等,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指这种“阴阳”的区分并不在于对其固有的不变的性质的强调,而是对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某种把握。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不能发现,上海世博中所展现的中国元素,绝大多数都是以某种“中国性”、“很中国”的本质主义思维为前提的,力图发掘出中国文化中某种恒定的、实体性的、且与其它民族文化相区别的某个“东西”作为代表,但是这些被发掘出来的中国元素在五千年漫长历史中发生了何种变化,它们是在何种层面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因此,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的优势与不足便显现得非常明显了:一方面,从其展示内容来说的确体现了某种“中国性的”事物,但集中在一起,则给人以多是片断的、碎片式的、缺乏中国文化整体精神的堆积之感;另一方面,在其展示方式上多采用高科技处理、实物展示和活动演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往往剥离了中国元素具体的生长土壤和文化氛围,有些中国元素的组合采取“混搭”的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艺术趣味相去甚远。⑥这也便使得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及其展示中有不少“很不中国”的地方。
其次,当我们明确通过上海世博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时,另一个潜在的不言自明的问题是:向谁展示?这个问题主导了我们对于“展示什么”的选择。在此,“中国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揭示了上海世博会之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中国看世界”是指通过上海世博会的展示,让中国老百姓在家门口领略世界丰富多彩的科技和文化,因此,在这一逻辑之下,世博展示所预设的前提是:中国人会将主要的目光聚焦到以世界各国国家馆为主体的展示之中;而“世界看中国”则是将中国展示给世界看,把最具“中国性”的东西,尤其是为西方国家所不熟悉(甚至陌生或存有误解)的东西展示给外国游客,从而获得认识、理解和沟通。因此,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从内容选择到展示方式,其潜在的受众是以外国游客为主体的,据相关方面的统计也显示,参加世博会的,有83%的外籍人士最希望参观中国国家馆,美国国家馆(37.8%)、日本国家馆(25.1%)和香港馆(21.2%)。⑦不仅如此,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上海世博也成为向更多的没有直接来中国参观的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受到了“他者眼光”的深刻影响,或者说是以“他者眼光的想象”(换位思考)来确立的。
不过,问题还有另一方面,上海世博直接的观众主体并非外国游客。据此前的最初估算,参观上海世博会的外国游客将占游客总数的5%左右,即350万人次。从截止到6月底的统计数据来看,世博门票已在境外销售了90万张,团体票超过6万张,再加上境内的旅行团所组的外宾团11万人次,共计117万人次。当然这并不包括没有通过旅行社组织的个体游客数量。⑧即使仍按5%的比例来看,来自国内的中国游客作为上海世博会的观众主体这一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我们说,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具有无比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这至少95%的游园观众来自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14亿中国人民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因此,我们在思考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所产生的效应时,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的?是否会通过中国元素的识别强化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国家的认同?事实也证明,从世博会开园至今,中国馆始终都是游客争相观看的最热门的场馆之一,根据口碑网在世博会开幕之前所做的一项调查“最不能错过的世博馆”的票选结果,中国馆以90%的得票率遥遥领先,这足以见得,中国人之于中国馆(中国元素背后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了解愿望是极为强烈的,“中国的自我认同”意义绝不亚于“让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观众对中国馆在关注度上的高度一致相反,在对中国馆所展示的中国元素以及文化内涵的理解上则存在巨大的分歧,甚至当2007年世博会中国馆方案获得通过之日起,其争议之声便一路随行。面对争议,总设计师何镜堂坦言:“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而且任何一个标志性建筑肯定会有争议!”⑨面对争议,我们不必去急着盖棺定论或者强而为批驳或者辩护。这种争议正体现了中国人对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成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我审视”的最好标本。
因此,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方面,与接受者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突显出来:中国元素在中国人眼中和外国人眼中所产生的效应是否是一致的?设计者出于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而选择和组合的中国元素是否能够得到本国观众的接受?当我们选择以中国元素来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时,应该如何处理“外国人认可”和“中国人认同”之间的双重认同机制问题?
最后,即使是在如何认识“中国”这个问题上,情况也会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一样之处在于,中国并非由一个单一种族、民族所构成的现代民族国家,而是素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闻名的、有着五千年文明史、数十个朝代更迭,并最终形成以56个民族为人口分布的“中国”。因此,由地域环境、民族种族以及历史变迁等原因所形成的“中国”自身的复杂性。除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他者眼光的想象”(即“外位性”)关系之外,还内含着中国的“国家”和“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复杂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所讨论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不少也是中国文化内部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化多样性问题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中提出来的应对策略。不过,我们的文化观念还不能采取“支持文化多样性,对抗文化全球化”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其内在的复杂性来自两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其一是文化的同一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同一性是指某一文化形态内部的一致性和相对稳定性,正是这种同一性,才使得此文化与彼文化有了相互区分的前提,因此,文化的同一性是文化获得自我确认的基础。其二是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普遍性问题,多样性是对全球文化丰富性的确认,对文化多样性的强调所针对的正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以及在此过程中大量相对弱势的文化形态、因素迅速消亡的问题;与此同时,它还主要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强调“普适价值”从而将他们所信奉的“三权分立”、“自由”、“民主”、“人权”等视为文化的普遍性法则问题。从文化的全球化、文化的同一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之间复杂关系的视角来反观上海世博中对中国元素的选择,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中国馆、各省市区联合馆还是在“中国元素活动周”等等以中国为参与和展示主体的环节中,在选择中国元素时都沿用相似的逻辑:通过唯我独有的“地方性”元素(相对于全球而言,中国亦是“地方”;相对于北京、上海、河南、湖北、新疆、西藏等而言,“中国”则占据了类似“全球化”的位置。这正是这一逻辑的吊诡之处)来彰显本地文化特色。各“地方性元素”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国性”,从而完成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这个问题也尚待进一步分析。
严格来讲,上述的思考其实还并不成熟,还处在提出问题的阶段。随着上海世博会的继续进行,随着各种信息、数据的进一步收集整理,尤其是“世博后效应”的日益突显,通过中国元素的展示而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问题将会表现得更加清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胡锦涛主席即向世界承诺:“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⑩相信上海世博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效果和影响的问题也将成为“后世博”时期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注释:
①何镜堂:《中国元素“世博标准”》,《标准生活》2010年第5期。
②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宁夏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③王建新:《举全国之力办好上海世博会——访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人民日报》2007年9月30日第5版。
④李彦:《走进上海世博看中国印刷元素》,《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4月21日第6版。
⑤刘华新:《德国馆主题:“和谐都市”》,《人民日报》2010年4月5日第3版。
⑥如颇为媒体所称道的北京馆的“胡同墙”,以皇城特点的城墙为背景,每块砖墙“嵌”以具有老北京记忆的胡同名,镂空之处还配以“老字号”的宣传短片。这种展示方式确实比较适合当前比较流行时尚的后现代风格,这种“混搭”(Msshup)确实也会产生某种新奇的效果,但这种展示方式本身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统一、协调、平衡等观念相抵梧的。
⑦蔡慧、李念:《中国元素是世博会最大看点》,《文汇报》2009年12月15日第5版。
⑧杨育才:《已有117万老外要来看世博》,《新闻晨报》2010年7月1日第A15版。
⑨张胜波:《“要接受国人评论,压力很大”》,《南方日报》2010年4月13日A9版。
⑩《胡锦涛: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新华网,2010年4月30日。http://news.xinhuanel.com/politics/2010-04/30/c_1267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