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以来中学新课标“社会调查”问题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调查论文,述评论文,新课标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调查,是用某种技术并按一定程序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基础性的、最广泛使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育部先后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全国上下开始了一场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全面改革。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学历史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的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课程标准(或称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均列举了大量教学活动建议,其中就有诸如收集、参观、访问、调查等内容,即通常所说的“社会调查”活动建议。对每一“社会调查”教学活动,新“课标”均提出了三点建议: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借此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
如何具体落实“社会调查”教学活动的建议,一些历史教育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师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了推动“社会调查”教学活动的研究持续、深入、有效地进行,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共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型:
一、有关社会调查内容、步骤的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是一个有突出科学性和技术性的方法,调查内容的明确、调查步骤的确定等成为其是否可以进行的关键问题。
朱煜《论社会调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社会调查作了释义,并简述了古今中外采用社会调查方法进行历史研究以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认为“基本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其次,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家庭史、社区史、学校史、访问亲历者或知情人、历史考察。第三,提出这种教学形式如何操作和实施,即调查前有掌握背景资料、分工合作、确定访谈内容、邀请访问对象、建立互动关系和模拟演练几项内容,调查中仅有引导谈话、记录内容两项内容,调查后有整理资料、全班研讨和成果评价三项内容。
叶小兵《论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7期)全面分析了历史教学模式的多个类型。论文从“社会考察教学模式”着眼,认为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结合校外历史调查活动进行历史教学。其教学方式有参观、访问、考察、调查、实地观测等。在操作程序上,一般是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确定主题,提出任务——制定方案,明确分工——选择场所,实地实施——搜集信息,加工整理——形成成果,交流总结。在教学策略上主要是:(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走出课堂进行学习的兴趣;(2)把社会考察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与书本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3)加强指导,随时解决遇到的困难;(4)注意学生活动时的分工与合作;(5)提倡多样化的成果形成,进行成果的交流;等等。
徐宝明《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调查的几点思考》(《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年第12期)指出适合中学生进行的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内容主要是:(1)家史调查。可以通过搜集全家人的照片、询问家庭的过去、撰写家谱等方式学习家庭史。(2)社会史调查。可以通过访问在该地区居住较久的居民、探访当地的文史古迹、搜集社区产业发展的史实,从而了解社区的变迁。(3)校史调查。可以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了解学校存在的时间、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机构设置及学校教师、学生、教学与管理特色等。(4)对亲历者或知情人的访问。向有关历史事件的参加者、目睹者或其他知情者进行调查访问。具体操作程序应该是:(1)调查前要掌握背景资料、进行分工合作、确定访谈内容。(2)调查中一要引导谈话,二要记录内容。(3)调查后一要整理资料,二要全班讨论,三要成果评价。
张莉、李朝的《在实践中理解历史 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历史教学》2002年第4期))一文以“张之洞与武汉”为分析对象,并叙述了这一调查活动过程的基本步骤: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今昔,感受变化;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四、交流,合作,总结感受。最后附有学生的实践调查报告摘录。
二、关于乡土或地区历史资源与实施“探究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论文
乡土或地区历史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对本乡本土有亲近感,有利于进行社会调查教学活动,有利于实现“历史的探究式学习”。
凤光宇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历史探究型课程的探索》(《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3期)一文将乡土资源和实现历史探索性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首先,实现探索型课程目标,“学生要学会从家乡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实地调查和探究,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并且要懂得尊重前人、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其次,在方法上,“围绕着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去搜集、整理有关乡土历史资料,用现代方法、多途径地获取乡土及历史学科以外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乡土历史事实的分析研究、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加工处理各种信息,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第三,探究型课程流程中的探究需分六步实施,即制订探究计划、收集历史资料、了解现状、整理分析资料、交流讨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定稿。
方伟君《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乡土化思考》(《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年第4期)指出:第一,“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存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对此,“学生通过诸如设计问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第二,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时,要遵循四条原则:现实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依托性原则。乡土史内容与社区(或家乡)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教学形式上适合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展开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严红妹的《社会调查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以镇江西津古渡的调查研究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一文强调社会调查不仅是搜集史料、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从老师角度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老师,要看老师的素质高下。
张喆《利用地区历史资源拓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第7期)首先以甘肃河西地区的几件历史事件作为探究实验对象,设了三个专题(左宗棠在甘肃的历史活动、西路军在河西地区的活动、金川公司的发展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数据,采访历史见证人、地方史研究专家、厂情厂史专家,开展实地调查,挖掘“活着”的历史,整理、完善已掌握的资料。其次,分析了这种活动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拓展历史教学的形式和渠道;二是有助于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四是有助于探索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五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六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应试能力。
三、有关学生“体验”、访问长辈和社区调查的研究论文
社会调查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以下论文分别就社会调查与学生“体验”、访问长辈和社区调查进行了论说。
张桂芳的《兴趣 体验 探究 反思——谈新课程实施中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2期)主要从激发兴趣、强化体验、引导探究、启迪反思四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行了解读。其中在强化体验这个层次谈到了“社会调查”相关内容。首先,强调了体验式学习,要从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并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其次,主要有哪些类型呢?一、社会调查。即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人们目睹的历史,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人们的真实感受。……在教学中,历史学科的社会调查一般可结合某一时期具体的历史学习内容进行,学生带着问题下去,在调查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可以是小组调查,也可以是个人调查。那么历史学科的社会调查如何体现民主过程的特点呢?第一,要调查的问题是民主讨论决定的。第二,学生自愿组成民主解决问题的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民主探讨。第三,关注社会生活的本质,致力于体验、探讨如何解决社会或人与人之间的问题。第四,在实施调查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验实施民主的程序,并学会与人合作。二、角色扮演。三、辩论或模拟审判。四、模拟考古。五、历史小制作。六、古迹导游。组织集体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历史古迹,学生分工合作运用和拓展知识,充当讲解员或导游,让学生在历史氛围中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的奥秘。
张汉林的《再谈“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为例》(《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4期)指出: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这里涉及到两种学习方法:访问、整理口述史料。访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确定要了解的问题,拟定访问提纲,并选择合适的访问对象。口述资料也分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有真伪之分。口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仅受制于口述者的态度、倾向,还受制于口述者的年龄、身份和学识。(1)首先,学生要区分是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即哪些是口述者亲身经历,哪些是口述者道听途说。(2)其次,要分析研究口述者的身份、年龄、态度,甚至是学识对口述史料质量的影响。
吴萌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设计》(《广东教育》2002年第6期)建议社区调查的教学可以设计为:学生两个班为一组,通过讨论调查研究主题、设计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问卷和撰写调查报告活动,对所在社区的饮食、阅读、旅游、环境、医疗状况、娱乐和服装等问题进行调查,了解本区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情况。
相关文章还有:胡阳新《现代开放式历史教学模式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课题组《中学历史开放课教学简论》(《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0期),雷西芹《历史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0期),梁励《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特征浅析》(《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李玉玲、朱江《浅析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梁励《论研究性学习情境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学科教育》2003年第4期),杨浙东等《以〈嘉善田歌〉为例看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历史教学》2003年第12期),吴化珠《关于历史考评问题的思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学恭《让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当代教育》2005年第6期),周吴兵《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第12期),区志坚《高等院校与中学协作的体验:以香港田野考察及光盘制作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等。这些论文从不同方面对落实“社会调查”教学活动建议进行了探讨,可为参考。
四、关于新课标“社会调查”研究的建议
七年来有关“社会调查”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极大推动了新课标的研究,对促进新课标的落实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如果能对以下四个问题也有所考虑,无疑是锦上添花之举。
首先,有必要对社会调查和历史调查做进一步的区分,二者搅在一起,难以突出以文物、古迹、遗址、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革命圣地等内容为主的参观、访问、调查等的历史特色,无助于师生实际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是从考察现实问题入手,目的是要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而历史调查是从挖掘历史资料入手,目的是为了直接感受历史,领悟历史,研究历史。但二者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它们都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调查常常要涉及到历史问题,而历史调查也不能离开现实社会。这一区分,将使社会调查与历史调查更具有学科特色,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不少文章谈得不够具体,比较笼统模糊,难以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所借鉴。如果能多一些关于文物、古迹、遗址、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革命圣地、社区的参观调查及人物访谈实例等个案研究成果,更有具体参考价值。
再次,中学历史教师应根据初、高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社会调查和历史调查的学年计划,由易而难,由浅而深,形成一个师生都感觉可操作、易实施、有效果的系列。
最后,对访谈人物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思想把关和精心准备,否则极易走进误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中学生处于成长阶段,正面的影响是必要和必需的,而被访谈者都是健在人物,如果涉及到1949年以后的一些敏感问题,如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受访者的回忆、陈述等,或因认识的偏颇,或因个人情感、遭遇,或因视界较小,或因文化程度不高,或因记忆偏差等,访谈内容有可能对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这是需要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