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建筑施工中,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水平,应用BIM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
引言
BIM技术是指以建筑、结构、施工、暖通等生命周期的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模拟建筑实体建立模型,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设计与施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实现高效管理,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从而使得工程设计与施工效果更加直观,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相关概念
1.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属于新型建筑,近年来其在行业内的发展情况十分可观,很多城市建筑中均会优先考虑此项目,且其秉承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绿色材料的应用,十分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节能减排理念。如今城市土地可用面积越来越少,建筑项目的开展也显得较为困难,而该建筑的实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甚至能够实现建筑空间的灵活分隔,这是以往建筑中从未具备的优势。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会根据工程要求事先做好建筑构件,施工时将其逐渐运到现场,再进行安装、施工以及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构件需要拥有良好弹性工作状态,尤其是构件连接部位,切勿存在裂缝、损伤等问题。
1.2BIM技术概念
所谓的BIM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构建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参数模型,BIM技术能够完成各种建筑工程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完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的分析,从而完成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的构建。作为一种仿真模拟建筑物的模型,该模型以建筑、施工、水暖、结构等全生命周期的各项信息数据为依据,可实现建筑物的仿真模拟,所以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优化性和可视性,能够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管理中得到应用。
2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2.1深化设计
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工程建设前期装配式建筑对使用的要求特别严格,要对设计再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好工程节点、预留孔等细节问题,将错误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在使用REVIT软件建立好模型以后,有效的针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用现有的预制结构进行模拟安装测试,通过检测板筋之间的连接程度来确定发现构造的竖向钢筋和墙板的预留处之间存在的碰撞问题。通过技术人员的修改,解决了5处类似的问题、调整了3张设计的构件图纸、解决1处关于空调预制板的问题、调整了1张设计图纸,最大程度将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将返工问题降到最低,有效保证施工速度和质量。
2.2材料管理
在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前,可以采用BIM技术对施工场地以及现有施工状况进行合理分析,制定构件采购量的上限值。因该工程施工场地有限,且工期较短,为此需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阶段预制构件的使用量进行合理推算,并且做好前期的材料准备工作,避免现场构件数量过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且反复运输,造成材料损坏。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变更需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则必须明确每个施工区域内材料的使用量,并且严格控制。依据施工计划节点或时间段,对预制构件以及建材进行清点,明确材料实际用量和计划用量的差异。这样可为后期材料采购提供直接依据,并且也可及时发现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措施。
2.3节点技术交底
在预制装配结构的施工中,对于节点的连接要求非常高,就算在施工中PC板之间的连接有很小的误差,或是产生很小的位移,都有可能让其他的PC板或者其他的结构部分不能在设计预定的位置定位施工。基于对PC板之间连接件和复杂节点的分析研究,可以使用BIM技术,利用它可视化程度高特点,将施工节点最大程度的放大,可以将这个用在施工交底之前,这样就能提高施工的准确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大多数施工人员都不曾接触过BIM技术,所以可以考虑在施工现场布置BIM的样板引路,将新技术和新型工艺展示出来,用最直观的展板向现场的工人展示,供他们学习。
2.4在施工模拟中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每个建筑工程的重点内容,若施工管理、施工质量不佳,即使再完美的施工设计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施工前,相关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建模功能来模拟现场施工情况,根据施工设计来对各项参数进行设定,并执行,即可以直观感受到整个施工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分析相关问题可以获得更完善的施工方案,这对于后续实际施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可以将NAVISWORKS2015软件应用其中,其优势在于可以将施工模拟动画的效果进行提升,且时间系数更为准确。该方式主要会被应用到重点施工环节中,或是标准层预制构件方面。
2.5BIM施工阶段的应用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仿真筹划,采用BIM模型进行4D仿真模拟,且BIM可以与其他技术或软件协同使用,在模型中导入施工进度技术,联合其他信息技术建立施工计划中各时空节点的施工内容和详细属性,这样使得施工的时序性更强。构件吊装动态仿真模拟技术,通过4D模拟技术建立建筑主体模型,并根据相关软件对项目进行动态施工方针模拟,在软件中可以对装配式建筑各构件的安装节点以及安装位置等进行明确,并且对施工现场的人力与设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构件吊装工作的有序进行,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BIM模型中需要依据各构件的作用、尺寸、安装路径等进行可视化模拟,在BIM模型中,需保证构件信息的完整与准确,对不同构件的预制率以及吊装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施工前先了解工程现场情况,以便对施工方案以及构件的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构件现场吊装管理及远程可视化监控,经过方案比选选出最佳施工方案后,需对施工方案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将信息录入BIM模型中,建立与实际工程状况相符的建筑模型或计划网络实体等。对于吊装施工来说,BIM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建立吊装施工模型,模拟现场吊装施工方案实施效果,并且依据工程施工选用的构件,对构件安装位置、安装顺序予以明确,便于施工指导
2.6碰撞检测
运用BIM技术还能利用预制构件模型和现浇结构模型实现碰撞检测,从而确定构件定位对现浇结构施工的影响。结合检测结果,施工人员可以在施工前完成模板固定方式的调整,也可以完成构件的深化修改,从而在顺利施工同时,减少模板损耗。例如,针对预埋管线与板筋间的碰撞,就可以通过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完成走向布置,以达成减少管线材料损耗的目的。而在与之装配式建筑构件安装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斜撑对构件进行固定,同时完成构件安装角度的调整,以免楼板钢筋与脚手架和模板等位置与斜撑及预埋件发生碰撞,因此能够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BIM技术能最大程度将施工工期缩短,提高施工效率,从而减少甚至排除关键节点由于模型的失误而造成的返工和错误,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针对BIM技术的五个特性,有效地对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调整,让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变得精细化,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有效进行。同时使用BIM技术有效提高装配式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紧密联系各个生产阶段的技术信息、人员设备,将“用信息化促进产业化”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凌峰,陈锡宝.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技术[J].上海城市管理,2017,(02):94-95.
[2]李新伟,李文,樊则森.北京市装配式公租房实验楼设计中的BIM应用研究[J].建筑技艺,2014(2):94-98.
[3]郭志勇,游成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7(1):20-21.
[4]龙莉波,马跃强,赵波,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367-369.
[5]张超.基于BIM的装配式结构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
论文作者:孙绍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模型论文; 节点论文; 现场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