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肝主调畅情志,从肝胃郁热理论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辨证和治疗,是并为这一理论在临床治疗中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肝郁郁热;辨证论治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泛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1]。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现多称之为“胃疡”,祖国医学对胃脘痛的论述往往以心痛概括。如《张氏医通》亦曰:“凡言心痛,都属胃脘”[2]。另外《丹溪心法》也曰:“心痛即胃脘痛”[3]。鉴于目前本病发病率较高,且原因多和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有关,而这些原因可导致肝胃郁热,故对消化性溃疡从肝胃郁热理论进行探讨。
1.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升降有序,离不开肝的正常疏泄,因脾胃功能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关系到气的升降出入和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肝疏泄条达,则脾胃调和,气机畅达,升降有序,即水谷精微正常输布。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胃气壅滞,不通则痛。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通降受阻而发生疼痛。如《杂病源流犀烛》曰:“嗳气嘈杂吞酸恶心,皆火病也。经云寒气客胃者,必先有火郁于胃中……清无所归而不得升,浊无所纳而不得降”。另外《丹溪心法》曰:“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此型表现为胃脘灼痛,嗳气反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胃镜下可见溃疡底覆盖白苔或污秽苔,多伴有出血或凝血块,周围粘膜糜烂、充血、水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辨证治疗
辨证治疗主要是疏肝泄热和胃,可予以化肝煎、大黄黄连泻心汤化裁,药用陈皮、芍药、丹皮、桑叶、黄连、炒黄芩。因内热最易化火伤阴,需遵叶天士“忌刚用柔”之说,应慎用香燥之药,随证可选用香橼皮、佛手花等理气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且为防止肝胃阴虚之变,可酌加石斛、山药、生地、麦冬、当归等滋阴柔肝之药。对于内镜下黏膜的糜烂、充血可加用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浙贝母、木蝴蝶等制酸生肌护膜之品。
3.案例举隅
胡某,男,35岁。2015年10月8日就诊。上腹部疼痛间作3年余,伴有反酸烧心,嗳气,食欲欠佳,腹胀,二便尚调,平时口服达喜、奥美拉唑胶囊等维持治疗,效果一般。近1月来上腹部灼痛明显,频繁嗳气反酸,腹胀不舒,口干口苦,大便干,伴有黑便,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电子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炎,Hp阳性。证属肝失疏泄,气郁犯胃,郁而化火,肝胃郁热,通降受阻。治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处方:茯苓15g,炒白芍15g,制大黄6g,黄连3g,砂仁(后下)3g,陈皮6g,丹皮10g,桑叶10g,白及10g,乌贼骨30g,丹参15g,木蝴蝶10g,炒黄芩10g,炙甘草3g,吴茱萸1g。7剂,水煎服。复诊:患者诉上腹部灼痛减轻,腹胀缓解,未再解黑便,大便通畅,纳食好转,但餐后仍有胃脘不适,口干欲饮,胁肋部时有隐痛,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证属肝胃郁热日久,有化火伤阴之势,且久病入络,兼有血瘀。治以滋阴柔肝,化瘀通络。处方:乌贼骨30g,炒白芍15g,丹皮10g,广郁金10g,北沙参15g,麦冬15g,石斛10g,仙鹤草15g,五灵脂6g,黄连3g,佛手10g,蛤粉炒阿胶珠10g,白及10g,生地10g,枸杞子10g,炙甘草3g,吴茱萸1g。14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相关症状明显缓解,纳食正常。后以原方加减调治2个月,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阴性。
按:本例患者上腹部疼痛日久,初诊时肝胃郁热是其病机根本,予以化肝煎、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以疏肝泄热和胃,并加左金丸制酸,丹参饮化瘀通络,结合患者电子胃镜下有黏膜糜烂、充血等表现,加白及、乌贼骨、木蝴蝶制酸护膜,且制大黄、黄连、炒黄芩、炒白芍皆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复诊时肝胃郁热化火伤阴,导致肝胃阴虚乃其病机关键,且久病入络,胃络有瘀。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以滋阴柔肝,酌加五灵脂、蛤粉炒阿胶珠化瘀止血,仙鹤草、白及护膜生肌。此案辨证与辨病紧密结合,随证加减,药证相符,自然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4
[2]清•张璐,著.张氏医通[M].王兴华,张民庆,刘华东等,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7
[3]元•朱震亨,撰.丹溪心法[M].王英,竹剑平,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6
论文作者:陈晓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郁热论文; 黄连论文; 脾胃论文; 心法论文; 胃镜论文; 乌贼论文; 火伤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