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入学考试改革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局--以教育部“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负责人胡平平为例_中考论文

中考改革事关素质教育大局——访教育部“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负责人胡平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部论文,大局论文,制度改革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中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99年教育部提出“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至今,中考改革一直伴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教育部一系列相关文件的指引下,各地,特别是各实验区围绕“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大突破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200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面对当前形势,中考改革如何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向纵深推进是大家共同的关注点。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前期组织的一系列项目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中考制度改革研究”)项目。日前,记者采访了该项目负责人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女士,请她介绍了该项目的相关情况和实施目标,并对中考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与争议做了回应。

加速“中考制度改革”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记者:2008年的中考,是课程改革以来涉及参与新课程学生最多的一次中考,怎样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怎样让他们被合理公平地选拔录取,引起了社会上和教育界内部的广泛关注。您能否向我们简要介绍筹建“中考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的有关背景。

胡平平:确实是这样,我们国家从2001年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到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层面全面铺开,绝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进入了新课程。今年,参与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将面临中考和毕业升学,进一步深化中考改革的任务变得越发迫切。

近几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化与深化,形成了一些共识。比如说,过去无论教学还是考试,我们的着眼点基本上是知识的灌输与掌握,现在则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终身的素质发展为目标。就核心的“素质”而言,实际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不断地提“素质”,但是至少是在基层,对于“素质”是什么,素质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长期以来是不很清楚的。有一些老师、校长错误地认为,发展素质就是开好音体美课,或者组织一些活动,甚至出现“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的现象。课程改革之后,我们开始明白: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需要扎扎实实进入每一堂课的。

观念的变化,并不能必然带来行动的变化,更不能直接带来教育效果的改进。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难,它需要许多的支撑和保障,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就是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重要的导向,也是深化课改非常重要的抓手。在课改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问:课程改了,教学方式改了,考试改不改?考试怎么改?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中考制度的改革是事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改革,进而言之,它也是事关基础教育阶段能否顺利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改革。就教育行政部门来看,在所有初三毕业生都将面临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之时,进一步深化中考改革,进行经验提升和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中考制度改革研究”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设立的,它在前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站在全国的层面总结各地中考改革的宝贵经验,将其从探索的层面,提升为共识,并形成制度。

记者:这样一个重要的项目,它主要研究哪些问题?又将具体开展哪些工作呢?

胡平平:这一项目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划,今年正式启动。主要是围绕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2001年到现在,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做法,我们要将其提升,在理论、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评价技术和实践操作等层面加以研究。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它究竟应该评价哪些内容?关于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有怎样的制度?用什么样的评价技术能够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中考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阶段性结果怎么运用?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怎么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索。

就学业考试而言,在减轻负担、提高素质的背景下,学业考试的科目如何设置?内容怎么安排?水平层次怎么划分?考试质量如何保证?都需要研究。特别是考试结果的呈现,有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用等级制呈现,这样就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阶段结果进入招生留出了空间。就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来说,地方上已经有许多好的做法。比如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下放到区域内各初中、扩大示范性高中招生的自主权等。我们特别强调的就是在招生中要综合考虑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不能把后者虚化,或者变相地搞单一的“考试成绩相加”那一套。

就制度层面而言,我们的中考工作目前主要是在市、县(区)这一级操作,为了使中考向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去改进,省、市、县(区)各自应承担什么责任?从教育部来说,如何站在全民素质提升的高度,引导各级教育部门来推动中考改革?如何使中考改革有利于课程改革推进,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公平?各地制定初中毕业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的各项政策时,如何切实保证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政策?如何从中考政策、制度的角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这些问题都很重要,也都有待深入研究。

这样看来,这个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个人的意见是需要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充分交流各地前期中考改革的成功经验,摸清我们有多少“底”;第二,由于今年绝大多数初三学生要参加新课程中考,建议将教育部2005年下发的针对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修订,将范围扩大到全国,形成带有某种指令性的政策性文件。这是我们项目组感觉目前迫切要做的两件事,这两件事做好了,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在保证地方自主空间的前提下,形成全国性的制度。此外,在项目结束时,除了结题的报告,我们还要出台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比如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还有就是要把合乎国家政策和地方特点的好经验编成案例集,供决策部门和全国各地参考、分享。

中考改革需要明确目标、理清思路

记者:目前,对于学业考试结果的等级制呈现,有这样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疑,就是认为它在弱化了“分分计较”的同时,也产生了“区分不够”的问题,九十五分和八十五分都算优秀,对好学生不公平,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您怎么看这种意见?

胡平平:我是这样看等级制的:一百分是等级,一百五十分是等级,七百五十分还是等级,“ABCD”也是等级,其实,我们一度实行的五分制也是一种等级。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以前那种一分一个等级的“等级制”实在过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分分必争”,导致大规模的、机械的应试训练,给学生、教师、家长带来巨大压力。而且,如此细化的等级,对学生素质和未来发展的判断是非常低效的,考分相差一两分的学生,素质能有多大差距?我们现在实施等级制,实际上是把以前那种过于细致的“等级”,改为比较粗放的等级。这样在那种“分分必争”的视角来看,似乎不够“精确”,但是它消除了许多弊端,对学生、教师来说是一种“松绑”。至于有些地方分四个等级,有些地方分十个等级,我认为这都是一种尝试,是既要改变“分分必争”的旧“等级”,又要考虑社会接受能力的情况下的一些过渡形式,完全可以结合各地实际来实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总好过七百五十个等级的“等级制”。从利弊相权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粗放的等级制利大于弊,这其中的“利”,除了避免了“分分必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使得综合素质评价的阶段结果真正进入到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考核体系中,与这一变化的重要意义相比,那些所谓“精确”的价值就不值一提了。

关于那种认为等级制不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看法,我觉得应该这样看:第一,义务教育的性质是打基础的教育,不是选拔性的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人才培养很重要,但不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同样,学业考试的根本目的,是检测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质量,引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而不是筛选拔尖人才。第二,目前我们的中考的确带有选拔的功能,既然是选拔,当然就有区分高低的任务。但是,这种区分应该是由一个包括纸笔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体育测试等多种要素组成的、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出的,而不是单靠纸笔测试、分分计较做出的。第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整体素质还处于发展中,还远没有定型,因此,对他们的选拔、区分的标准,就更加宜粗不宜细,等级制其实也是在考试评价制度中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空间。

记者:有许多人同意实行等级制,但是对学业考试的试卷心存疑虑。他们觉得:等级制没有问题,可是等级是通过试卷考出来的,那么,试卷可靠吗?我想我们必须承认纸笔考试本身有它的局限性,那么学业考试的试卷质量应该如何提高呢?

胡平平:我在安徽的时候曾经提出中考学业考试命题需要注意的七个“性”,即“发展性、教育性、实践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原创性”。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要大力加强命题队伍的建设。不是任何教师拿起笔来就能出试卷的,课教得好不等于能出好题,我认为,一个没有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师,一个纯粹的“教书匠”是出不好题的,必须花大力气培养、组织命题队伍。此外,有些地方的中考命题人员长期不变,也不利于命题质量的提高。

更加关键的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要明白“考试要考什么”的问题,就必须弄清考试的性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题目要对教育教学产生怎样的引导作用。举例来说2004年某省思想品德课中考试题中,占十二分的“活动与探究”要求考生写出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名称或主题,谈谈对活动的体会和建议。老实说,有不少学校至今还是“考什么上什么”,一些学校认为课程中有着明确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可能考”,就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组织。在最后“磨题”时,考虑到这些学校的学生在答题时可能会胡编乱造或者无话可说,所以出题者在前两问后面又加上一个问题:让那些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的学生谈谈看法,希望有哪些活动?对自己希望的活动如何认识?对学校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什么看法?答得好,甚至批评了学校,一样可以得高分。这样就用学科考试中的一道大分值试题,起到了引导日常教学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试卷质量并不只体现在知识点全不全、区分度怎么样上面,关键是要有科学明确的指导思想,要起到科学有效的引导作用。当然,还要加强对命题质量的评价,要有一定程度的问责。比如,地市命题,省级评判;省级命题,国家评判。通过评判,可以统一思想,有利于学业考试试卷质量的提高。

记者: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普遍的看法是“难”。国家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许多学校和地方也不知道如何评价。有些学校和地方不重视描述性的评价,强求一定要有“优良中差”;有些学校和地方则是不太清楚如何“赋值”,比如国家规定的六个基本方面,做到什么样可以给某一个等级都不很清楚。您是怎么看这些现象的?

胡平平:我们项目组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总结和深入研究综合素质评价是如何分等级的问题。不过,我的看法是,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如果把评价目的定位为为中考选拔服务,那综合素质评价就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人为本,时时促使他有所发展、有所完善,促进其成长。因此,这种评价首先应该是发展性的、过程性的。在中考中应用的评价结果,只是一个阶段性结果。现在有些学校和地方不明白这些,以为综合素质评价就是为了选拔,这样就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说,教育部指出的综合素质六个基础性发展目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可能出现不同目标有不同发展的情况。有些地方不考虑这一事实,为了录取方便,硬性将这六大目标分别打分后加总分或者算平均分,我认为这就是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明确。还有,在很多地方,由于目的不明确、指导不到位,综合素质评价仅仅在初三进行,只呈现一个分数或等级,供招生使用,这样就扭曲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初衷。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很复杂,还需要研究。针对现在一些学校和地方出现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信度不很高的问题,我觉得有三点可以注意:一是要注重实证,要有实实在在的证据,不能老是凭感觉和经验;二是要注重描述性的评价,不要把评价就僵化为打分给等级,不能量化的东西,强行量化也会造成失真;三是要注重学生的互评,有些老师认为孩子的评价“靠不住”,其实孩子之间的评价是“原生态”的,可信度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高于成人的评价。

记者:在高中招生制度方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下放,降分录取现在被认为是比较好的做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疑虑,比如指标下放和降分录取是不是会打击优质初中的办学热情?据了解,一些地方出现了优质初中的部分学生向薄弱初中“逆向流动”以争取指标和降分的现象。您怎么评价这些疑虑和现象?

胡平平:您说的这些问题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我认为在这里比较重要的还是要明确分配指标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分配指标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严重的择校问题,体现校与校之间办学上的公平,以及资源配置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必须依赖政府行为,而政府的主要行为,就是对资源的配置。资源除了师资和资金,很重要的就是生源,如果生源不能比较均衡地配置,那么学校之间的起点永远不能拉近,也就谈不到均衡发展,择校会愈演愈烈。因此,指标下放的做法目的是明确的,也很有针对性。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指标到校”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局观念,而不是孤立地把指标下放了事。另外,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也很重要。指标分配的依据不能只是根据在校生人数,还要考虑办学水平,多种要素各占一定的权重,进行相关的公示,逐步引导初中的均衡发展。学生“逆向流动”其实代表了优质生源的均衡分配,也使过去的“择校热”降温,这有利于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指标下放是一个过程。在校际差距很大的时候,如果突然下放指标,搞一刀切,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要做好试点、调研,逐步推进。我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指标到校”带来的有限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

举例来说,降分录取其实就是指标下放的一种制度性的保障,一定程度的降分限制既给了薄弱初中的学生更多机会,也使得进入高中的学生不致差距太大。在一些地方,通过“指标到校”政策的实施,所谓“薄弱初中”需要“降”的分越来越少,优质高中的教学质量包括高考的升学率也并未出现滑坡,这说明指标下放的确起到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作用,对优质高中的教学也并不会产生所谓的“拖累”。另外,我也不认为“优质初中”会因为指标下放和降分录取受到真正的“打击”,相反,“薄弱初中”的发展将会使它们更有前进的动力,“薄弱初中”也会随着各项政策的配套和内力的提升逐步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初中。同时,生源膨胀和生源差异造成的重点高中升学率优势的削减也会促使现在的“优质初中”在办学特色方面多下工夫,这样反而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促进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双丰收。

受访者小传:胡平平,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民主促进会安徽省副主任委员,国家督学。曾任安徽马鞍山市第二中学教师、副校长,马鞍山人大副主任、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她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多次领衔提出中央、省、市县合理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确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的相关提案,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相关法律和政策所采纳。

标签:;  ;  ;  ;  ;  ;  ;  ;  

中学入学考试改革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局--以教育部“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负责人胡平平为例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