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文化建设_社区文化论文

论社区文化建设_社区文化论文

论社区文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社区文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界定

社区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大类。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内文化现象的总和,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后一种解释更为恰当,它为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了依据。

社区文化在其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与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地域性。社区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滋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它既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又不可避免地会打上该地区的烙印,受到地理条件、居住人口、社区组织、传统精神、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具有地域文化的个性。一般情况下,社区形成的历史越悠久,文化的积累越丰厚,地域性的特色就越突出。

融合性。社区文化,尤其是现代城市社区文化,与传统村镇文化的宗族血缘性、排他性特征的最明显差异,就在于它能以开放博大的胸襟接纳和融会诸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有人说社区文化是一个“万花筒”,此话一点也不夸张。现代社区人口异质化程度高,居民因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文化兴趣域。因此,无论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乡士文化与都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还是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公益文化与消费文化、行业文化与市井文化,都能在社区内找到自己的“知音”。

共享性。社区文化是全体社区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因而也为社区成员所共享。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社区文化活动成果的维护者、受益者。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愉悦身心,在相互观摩和切磋中增强人际沟通,在互帮互助中创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正是因为社区文化能为它的成员所共享,其中富有特色的优秀部分特别是风尚、礼仪、民俗和民间艺术,才得以保留和传承。社区文化的实践同时也表明,社区文化的共享性越多,社区的凝聚力会越大,社区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

熏染性。社区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同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一样,都是由其群体内在的价值观念、群体精神、信仰、道德、习惯、规范等要素构成,它一经形成并被群体成员所认同,便会对群体成员产生深刻影响。然而,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不同的是,社区文化又是一种松散型群体文化,它对社区居民心理、行为的影响和约束,更多的不是靠规范化管理,而是靠舆论引导、榜样示范、靠形成某种风气和氛围对他们进行熏陶和感染,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社区文化建设呈三种发展态势:一部分社区仍处于无所作为阶段,他们要么认为文化建设应由政府、企业或社会来办,与社区无关:要么认为文化建设需“人财物”的投入,社区无能为力。另一部分社区的文化建设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他们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和群众的支持。第三类是已建成的全国、市级、区县级文明小区,他们的文化建设处于深化提高阶段。回顾十余年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主要有:

1、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 把环境育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社区是普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地方,社区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一段时期,社区居民对环境的“脏乱差”如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垃圾臭味熏天、苍蝇蚊子成片,道路坑坑洼洼。绿地树木稀稀拉拉等现象怨言颇多。抓住这一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街道、居委会集中人力物力,整治楼道,强拆违章,清理垃圾,消灭蚊蝇,铺设路面,栽种树木花草,建车棚,建活动场地,使居民区内的环境大为改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小区。而社区环境的美化、优化、净化、亮化,则使人们的情绪变得和顺,心情变得舒畅,行为变得文明,灵魂得到净化。

2、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层次社区文化活动, 把活动育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有人说“世间无文艺,天地亦寂寞”。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社区无文艺,百姓皆寂寞”。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娱乐场馆的投资与兴建,但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在层次性与多样性方面,同群众的需求相距甚远。一些高档娱乐场所票价昂贵,超过了普通群众的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老百姓难以问津。因此,运用老百姓常见的形式,因地制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就成了满足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主要载体。一些街道、居委会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工作:第一,定期组织大型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若按不同季节来划分,常常是春有游园、逛市区活动,迎春大联欢、群众歌咏活动;夏有纳凉晚会、电影消夏晚会;秋有“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秋游活动;冬有观灯活动。若以展示社区民俗风情为内容来划分,一般有风筝节,秧歌节、龙舟节、泼水节、西瓜节、灯会、庙会等。另外还有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第二,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普及性文娱体育活动。诸如晨有看书、读报。打拳、练气功活动,晚有下棋、扭秧歌、跳交际舞活动等。第三,热情扶持不同类型的群众业余文化组织活动。这类组织有:诗社、画社、文学社。合唱团、小乐队、舞蹈队,时装表演队等。随着群众业余文化组织的增多,社区业余文化骨干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不少群众满意地将社区文化活动比喻为“文化娱乐穿线,集体活动织网,共建欢乐家园”。

3、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社区现有的经济实力, 把文化设施建设和其它文化手段的运用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形象工程。社区文化设施,属文化硬件建设。它既是社区文化的“脸面”,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其它文化手段的运用,也直接维系社区的文明形象。在上海、北京、大津等地的文明小区,一是初步形成了以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为龙头,以街道文化站、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居委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为骨干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二是普遍制定了引导、规范本社区居民言行的小区文明公约或居民守则;三是广泛开展了评选“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市民”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的活动等。由此满足了社区居民求知识、求上进、求做文明人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展示了社区文明风尚。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缺发展动力;二是缺发展后劲。

所谓缺发展动力,实际上是强调要解决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普及、推广问题。目前,不少地方对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畏难情绪,以缺资金、缺场馆、缺人才为由,被动观望,消极等待。诚然,建文明社区、建社区文化,的确离不开“人财物”,尤其离不开钱。据有关专家估算,创建一个文明社区需要经费约800至100万元。但创建经费的不足,并不能为这些地方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的无所作为开脱。没有改革意识,缺乏开拓精神,不积极努力去创造新的创建机制,漠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看不到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是制约这些地方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所谓缺发展后劲,实际上强调要解决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问题。社区文化建设在其运作的过程中,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误区,诸如对社区文化内涵的片面理解,认为无非是组织群众说说唱唱、跳跳蹦蹦;重硬件达标,轻软件建设;重物质环境的改造,轻人文环境的营造;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质。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矫正,社区文化建设就难以向纵深发展,其已有的成果也难以巩固。因此,要开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迫切需要社区文化理论的指导,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思路。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

这里所说的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是指在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依据社区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实要求,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的思想观念,是与那种简单的娱乐观、健康观有着根本区别的社区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主要表现为服务观和育人观。

强调服务观,就是说社区文化建设要确立以群众需要为标准的观念,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作为判断工作优劣的标准,致力于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是“一级做给一级看”,片面追求搞了多少活动,得了多少奖项。

强调服务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方针的要求是相符合的。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在当前,就是为满足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服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生存需要,而且有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模式经历了由生存型转向温饱型(1978—1984年)、温饱型转向准小康型(1985 — 1989年)、准小康型开始向小康型转变(1990—1997年)三个发展阶段,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年的378元增加到1997年的4656元, 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978年的350.9元增加到1997年的4186元, 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由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在56.5%—59.5%之间变动,1994年首次突破50%,连续四年低于50%,到1997年为46.6%,成为小康模式的最明显标志,这就为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文化建设的发展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文化的服务功能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表现为:尽管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但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部分只占3%—4%,离6 %的小康水平尚有距离;而在文化消费中,用于购买电视机,录像机、音响、VCD 等“硬件”的占到90%以上,用于订报购书等“软件”的不到10%。尽管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多了,可休闲方式则比较单一,大多数人都是用一些简单的室内活动打发闲暇时光,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打麻将等;在室外所选择的活动也多是一些不需要什么特殊设施或服务的活动,如散步、购物、打羽毛球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休闲意识不够强,最终会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获得必要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区文化的吸引力和参与度还不高,可以拓展的服务空间余地还很大。因此,强化服务意识,因地制宜创条件,因陋就简想办法,用带有知识性、娱乐性的专题性活动吸引大多数人迈出居室的狭小天地,满足他们求乐、求美、求知的不同需求,是深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强调育人观,就是说社区文化建设要确立以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标准的观念,把社区文化“软件”包括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道德水平、公共意识的改善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标准,而不是将视野仅仅局限于文化硬件的改善上。

强调育人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这一目标怎么实现?必须通过每个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怎么提高?按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就是要用“四有”的标准来塑造他们,培育他们。因此,抓住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这一关键环节,按“四有”的标准来培育他们,也就抓住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有个观点讲得非常好:文明的关键不在外在的物质方面,而在于内在的精神方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也说过“文化对于个人的主要意义,在品质不在数量,在内部而不在外部”。我们以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就在于重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停留在表层文化层次上,忽视深层文化尤其是人的价值观、道德意识、精神面貌的建设。重表层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不搞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缺少吸引力;不建设施,社区文化建设就没有物质条件的保障。但仅仅停留在表层文化的建设上是不够的,它必然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和后劲。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状况如何,参与程度如何,不仅关系着社区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施和展开,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能否得以维持和巩固,而且直接制约着社区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社区文化建设若不将着力点放在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上,就很可能出现一方面人们呼唤文明,渴望居住在优美的环境中,乐在多彩的活动中,融于良好的人际氛围里;另一方面在行为方式上又不自觉地表现出冷漠、事不关己、不珍惜美、不崇尚善等不和谐现象。可见,群众的文明素质最终决定着社区文明的水平。上海人有句话讲得很形象“让市民与文化一起成长”,这句话恰好点明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主旨。

四、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探讨的是深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的途径与方式。这里既要注意借鉴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更要突出社区特色,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如何服务人和培育人上。

第一,以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切入点。活动不仅具有服务功能,能吸引人、愉悦人,而且具有教育功能,能使活动主体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提高。十余年来,社区文化活动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发展势头良好,显示出了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但如何在已有的活动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使活动内容更贴近群众需求,在改进服务上作出新的尝试,如何在扩大参与面、增强吸引力上再上一个台阶,都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作到三点:一是提高品位。社区文化活动要提高品位,就是强调在活动内容上把娱乐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大科普活动、新知识新技能传授活动、特长培训活动、艺术欣赏活动的分量,适应群众需求由单纯“求乐”、“求美”向“求知”、“求新”的转变。二是突出特色。社区文化活动要突出特色,就是强调在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上求新求异,能够展示本地区的人才优势和地域特色。既可以从本地区的人文景观、文化传统、民间工艺中取材,诸如一些社区的风筝世家、杂技世家、装裱世家、篆刻世家、剪纸世家。民俗画世家早已享誉国内外;也可以谋求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横向协作,让他们的文化设施向居民敞开,他们的专业人才成为居民文化活动的骨干。三是走向规范。社区文化活动要走向规范,就是指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向有专门机构协调运作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健康有序发展轨道。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机制、政策、设施、人才、资金等诸方面的保障。值得欣慰的是,上海浦东新区的罗山市民会馆。北京东城区文化馆已经在社区文化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第二,以社区道德规范的提倡和养成作为支撑点。“文化的基础是道德”,社区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社区道德规范的支撑。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制定出带有本社区特点的道德规范是最基本要求。不少社区已据此先后完成了“居民守则”、“居民文明公约”的订立与颁布。然而,这些“守则”、“公约”如果仅仅是被写在墙上,挂在宣传橱窗里,成为应付检查的一种装饰,则毫无意义。只有把它们变成社区居民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才能凸现文化的价值和文化建设的主旨。这里需要切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宣传提倡。即运用社区教育阵地和传媒工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这些规范人人皆知,耳熟能详,以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认知水平。二是舆论引导。即通过社区舆论或群众议论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品质进行赞扬,对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或品质进行谴责,形成一股无形的道德约束力量,以影响社区居民正确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能力。三是行为养成。即通过长期地抓严格管理,抓“守则”、“规范”的落实,促进社区居民道德行为的养成。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一个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并能够作出正确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人,未必就一定愿意去实践,未必就一定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生98年7月对北京部分生活小区的2000 名居民进行的“社区文明习惯”的调查表明:居民对生活环境和社区文明的关注日趋强烈,对小区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极为不满,但在问及自己是否有参与保护社区环境的义务时,回答“要从自己做起”的人仅为32%,50%的人表示自己“没有参加过”或“根本没想过”从事环境保护的义务劳动。由此可见,居民的文明行为亟待改善。一些社区在探索居民道德行为养成的具体方式上已采取过不少措施,如尝试推行以保护小区环境为主旨的义务劳动日活动,认养绿地活动,卫生包干制度,对乱倒乱放者的警告罚款制度等。

第三,以社区精神的提炼和培育作为核心点。社区文化从深层次上讲,实际上是一种观念文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培育人们的文化意识、文化观念,亦即社区精神。培育社区精神符合社区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在社区这个松散的群体里,盘踞着大大小小,功能各异的社区组织,聚居着没有血缘、业缘关系、且经济实力、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均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个体,组织与组织、个体与个体、组织与个体之间的聚合力极差。如何化解群际、人际之间的摩擦、矛盾和冲突,实现社区内的和睦相处,只能靠对社区文化的认同,靠社区精神的凝聚。不形成自己的社区精神,社区就是一盘散沙,社区的发展进步就缺少动力。在培育社区精神方面,社区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社区内的组织、群体和个体不是机械简单地凑合在一起,杂乱无章地随意分布的,社区居民、社区群体和组织的空间分布及其地位和角色,在社会学上称为城市人文区位,共同的地域关系、相互之间的角色功能互补把他们连接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他们在满足各自的需要中相互依存,在相互服务中共同合作,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利益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出了对社区的特殊感情,这就为某种群体意识。共同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所谓社区精神,是社区在长期发展的实践中通过社区倡导而逐步形成的、并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居民认同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它是社区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区占主导地位的正向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社区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社区精神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社区参与意识,社区互助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务实创新意识等。社区精神的提炼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可以通过发放问卷、座谈讨论、举办征文等形式,反复征求意见,达成公识。社区精神的表达要避免雷同、富有个性,要体现本社区的地域特点、人口特质、文化传统,并能与本社区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相适应。社区精神的培育可以通过领导示范、舆论宣传、教育培训、主题活动、共建活动等途径来进行。

第四,以社区良好形象的营造和展示作为关键点。所谓社区形象,是指能够引起一个社区内外公众的感知和评价的社区内在与外显的诸因素的总和。或者说,社区形象是一个社区的内部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整体印象与评价。社区文化建设之所以要把营造良好的社区形象作为关键环节,是因为形象问题十分重要。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告诫我们,要给国内外“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作为一个社区,树立良好形象不仅可以展示社区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社区的吸引力、辐射力,而且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自律感、使命感和积极性。树立社区良好形象,应该借鉴CIS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和DIS——地区形象设计的已有成果,但更应有自己的特色。 这就是以展示社区精神文明形象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良好个人形象,社区领导作风正、素质高、联系群众、有开拓精神,社区居民讲礼貌、讲文明、精神状态好、公德水平高,有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良好家庭形象,尊敬老人,夫妻平等,互敬互爱,家风文明。良好邻里形象,邻里之间互尊互帮互助,友好相处,扶贫济困,奉献爱心。良好企事业形象,单位信誉好,职工素质高,承担社会义务,资助社会公益。良好社区形象,社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管理有序,风气向上,尊老爱幼,人气和顺,文化高雅,特色明显。总之,社区文化建设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从精神文明形象抓起,既具有投入小、产出大的优势,又最能体现其独特之处。

标签:;  ;  ;  ;  ;  ;  ;  

论社区文化建设_社区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