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脊柱骨病科 2642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行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研究组35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上,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疗效显著,更利于患者脊髓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临床疗效
脊髓型颈椎病属临床常见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群体中,是一种以颈椎椎间盘退变为基础引发的锥体后缘骨赘压迫脊髓或影响脊髓血供而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疾病。脊髓型颈椎病多呈现为多节段病变,临床治疗难度大。本次研究中,以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研究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按照双盲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5.7±4.3)岁;研究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6.3±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 行颈椎后路内固定术,在C3-6正中位置作长约12cm的切口,直至肌肉组织,将其向两侧剥离牵引,以将C3-6椎板和两侧关节突充分显露出来,植入螺钉,并于钉尾槽内植入钛杆,将顶丝锁紧。于C6间隙中置入导管,以便于将线锯置入,锯开C3-6棘突,并在双侧关节突位置,作V型骨槽,切断、分离残余韧带和硬脊膜,于各棘突位置进行对称钻孔,以便梯形骨块在C3-6双侧锯开的棘突部位的植入,植入完成后,穿线打结固定,并进行负压引流管的放置,之后逐层缝合切口。
研究组 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仰卧位,全麻,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位置作长约7cm的斜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松懈右侧颈神经膜,并将内脏鞘和血管神经鞘间充分分离开来,向外侧牵引胸锁乳突肌和肩胛舌骨肌。之后,充分分析松懈椎前筋膜,以将患者的两侧的细小横血管和颈长肌充分显露出来,结扎横血管,切开前纵韧带并向两侧分离,以将锥体前部显露出来,在纤维环中插入1枚针头,确定3-4、4-5、5-6间隙位置。对纤维环和椎间盘进行刮除处理,咬除4、5锥体,充分暴露后纵韧带,并进行明胶海绵的放置,对C3-6的减压高度进行测量确定,以为患者选择适宜的钛笼,填入钛笼并以叩打器打开,使之与椎体前缘保持水平,在确定钛笼无移位现象后,以颈椎前路钢板对其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负压引流管的放置,最后将切口闭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术后随访1年,采用JOA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变化情况。优:JOA评分改善率>75%;良:50%<JOA评分改善率≤75%;可:25%<JOA评分改善率≤50%;差:JOA评分改善率<25%。脊髓功能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后,会呈进行性趋势发展,初时,可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但若持续进行为期半年的保守治疗后,仍未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则可考虑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1]。
以往多采用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临床实践可知,该手术需对C3-6棘突进行锯开处理,对棘突根部作钻孔处理,会对患者脊髓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不利于患者康复[2]。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能够有效避免这些弊端,其不仅能够有效减压、植骨,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中,会联合应用前路钛板固定术,钛版会以螺钉固定,将椎板锁定,最终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张力,便于患者而进行颈伸展和屈曲运动,术中所用到的螺钉还会为颈椎提供强大的支撑力的张力,能够使植物的融合率和内在稳定性均有效提升[3]。此外,术中所用的锚定螺钉无需将锥体后皮质穿透,不会对脊髓造成进一步损害。而手术具有非常良好的减压效果,因此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脊髓功能优良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3%),也充分证实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疗效更佳,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田华,汤逊,徐永清,等.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2):1-3.
[2]刘勇,陈亮,顾勇,等.两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钛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相邻两个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597-601.
[3]毋剑军,李军利,王洪源,等.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9):1298-1299.
论文作者:王元浩,殷德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脊髓论文; 颈椎论文; 患者论文; 前路论文; 颈椎病论文; 锥体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