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陶思的引领下,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也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单元整合 教师的转变 学生的转变
陶行知先生说:“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地发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大胆创新,采用单元整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也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我在摸索中成长着,在实践中收获着。
一、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的转变
1.从教学的课时上体现了整合。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也是以单元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一资源。
2.从教案的设计上凸显了整合。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3.从学习单的内容中展现了整合。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预习方式,设计了“学习单”带领学生进行新模式下的预习。
首先,“学习单”前创设了富有情境的单元学习导语,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阅读时态”将单元内容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大板块,通过“问题与方法”将单元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
在新的预习模式下,学生个体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独立自学,完成搜集资料、提出阅读期待、独立解决字词、读文勾划批注、质疑问难等预习任务后,对整组课文有了整体印象,在每天的反复重温中,对本组单元课文的内容更加熟知,学习目标逐渐明确,学习自信不断增强,展示欲望渐渐点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单元整合教学中学生的转变
1.学生的预习能力提高了。对于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单,孩子们都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在学习单中渗透了一些预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好习惯。
2.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以往的作业老生常谈,老师不布置学生也能猜个七八成。无非就是做大、小练习册,还要抄写生字词等,很单一、乏味,作业多,没有技术含量,时间久了,不交作业的现象愈演愈烈。学习单的出现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整合后的作业有“读、思、写、练”四个环节组成,需要通过学生的努力完成。巧妙的整合使作业精练、新颖,充满了趣味性、挑战性、选择性。(像生字词等只需要写自己掌握不好的、难以理解的;甚至有些作业只需要在书上批注,在学习单里写上页码就可以了;课前收集资料内容设计在学习单上,既培养了孩子收集整理的预习能力,又做到了布置就有落实。还有一些学习内容有了选择性,如:“读了本单元课文,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
如《小木偶的故事》中有许多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我通过创设情境:“我们就是那个神奇的小女巫,快把这些表情送给小木偶吧!”要求学生不仅找到、勾划,还要积累运用。填写后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了语言积累,从而学会了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4.学生的小组意识增强了。在教师检测预习学情时,会抽取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弱的3号或4号,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小组的加分。因此,小组长会督促他们完成预习任务,遇到学习中的拦路虎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课堂汇报交流学情时,往往也是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小组长明确分工,使生生有事做,生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收获学习的成果。在这样平等、民主、团结、互助的氛围中,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培养了小组的合作意识。
5.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了。传统教学时,孩子的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然而,整合教学后,由于做了充分的预习,孩子们更自信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超乎想象,甚至有时只能看到高举过头的小手,却分不清谁是谁。
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的理念提升了,观念发生了转变,合作学习中以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强调组内合作。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在组内合作及与他组的竞争中,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增强集体荣誉感,有效地增强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整合单元资源确实可以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论文作者:李世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学生论文; 单元论文; 作业论文; 内容论文; 语文论文; 小组论文; 课程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