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量的不断增长,煤矿安全事故频发。通风安全的保障能够有效预防火灾、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而煤矿通风机性能的安全则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在概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主要从通风机性能故障出发,即通过对通风机风量以及压力性能进行问题原因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解决通风机性能问题的对策,以希望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引言
煤矿通风安全是指在煤矿开采时,煤矿进风口、进风巷道、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道、出风口等用风点的风量、风速、组成成分能够满足采矿的需求。煤矿通风安全事故是煤矿井下生产的一种较大的煤矿灾害,具有突发性、灾害面广、伴生事故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可能发生在任何地点,煤矿工人不能呼吸到足够的空气或者呼吸到有毒有害气体后,身体出现不正常反应的事故,轻则是呼吸困难,重则死亡,或者空气供应不足,瓦斯浓度升高,可能引发煤与瓦斯爆炸等严重后果。
1煤矿通风中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不少,而发生的这些事故当中通风问题的占有比重很大,通过对我国近些年以来的一些煤矿事故与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列举与分析就可以知道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案例1:1983年3月,贵州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在对某个工作面开切眼以及机巷进行贯通时,切眼处的工作面由于有两节风筒脱节落地导致了瓦斯积聚进而爆炸,最终有84人死于这次重大的事故中。发生这次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对巷道进行贯通时没有检查通风是否正常,以致于出现泄漏并造成瓦斯的积聚以至爆炸;案例2:1998年12月,沈阳红菱矿,在-700米的水平南石门处将煤层揭开的过程中出现与瓦斯以及煤相关的突发事故,由于风窗的设置问题致使有28人因为窒息而死。发生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对风窗设置不合理进而导致窒息;案例3:2001年11月,山西省交城县交城桃园煤矿有限公司,该煤矿西三掘进巷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导致33人身亡1人受伤。发生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风流出现短路,位于井下处的风量不够,仅有局部的通风机产生循环风,故而造成了特大的瓦斯爆炸发生。以上种种案例足以证明,加强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煤矿通风中安全管理的措施
2.1通风系统管理
为确保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顺利实现,要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这就需要煤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思想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结合煤矿通风系统实际情况开展具体分析,构建科学且可行的煤矿通风系统管理机制,并严格规范执行,切实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管理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要致力于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其作业行为,确保其具备煤矿安全生产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能够更好的胜任煤矿生产工作。要从整体上提升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以规范开展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2.2通风环境管理
在煤矿通风环境管理中,要明确火灾隐患、作业环境以及大气状况等因素对于煤矿生产的影响,高度重视并科学预防这些隐患,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人员要具备准确的识别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监测并管理通风环境,降低通风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立通风系统,加强通风环境管理,包括通风机管理、井下环境检测等,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处于正常且可靠的运行状态,要加大安全投入,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加强通风环境管理,一旦检测到数据异常立即进行处理,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2.3加强对通风系统的控制管理
在对煤矿通风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设计时会涉及到许多的学科以及专业,故而工作会相对比较复杂,在任何的一个环节当中出现错误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生,进而导致更加严重的煤矿安全事故。为了加强煤矿当中对通风系统的控制管理,首先就要明确安全控制的这个目标,需要就相关工程当中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以及安全指标做一个合理的规定,并由这一规定对煤矿通风中安全系统进行建设。再者,需要建立相应考核机制对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淘汰掉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此外,要把责任在每个部门间进行落实,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
3煤矿中通风事故防范的措施
3.1强化安全生产保障
井下必须全面配备矿井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进行实时无死角的瓦斯与粉尘、温度监测,高瓦斯井必须设立通风巷,严禁瓦斯超限作业。每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在它的附近安装瓦斯传感器,当瓦斯超限时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电源;恢复局部通风机工作前,必须检查它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才能重启;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撤出工作面上的全部人员,并停止对工作面的供电,进行排放作业。应使用抗静电阻燃材料制作风筒,风筒出口距离掘进工作面不能超过5米,风筒出风口风量不得低于计算风量。工作面要存有4~6米的风筒短节;发现风筒破损,必须及时修补。风筒接头要使用双反边顺接,并用铁丝在中间捆紧,做到牢固可靠,防止脱节。
3.2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系统
要根据煤矿通风实际情况来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首先要加强矿井作业生产部门的管理力度,树立正确的通风管理意识,逐步完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安全管理细节及条例,达到细致化管理要求,确保整个通风管理工作依照规范标准来实施,保障整个过程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同时要构建和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设置专业化的管理监督岗位,由专业人员来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从而达到通风可靠、合理规范的目的。最后要对整个通风管理规范标准与规定进行具体落实,明确各岗位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通风管理工作,从而为井下通风事故防范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3.3矿井通风系统隐患检查
第一,对井下通风系统的通风机通风量和井下需风量实施检查,首先,确定各个通风机在并联情况下的运转状况,同时要对通风系统图、风流联系、风量分配、测风记录以及通风报表实施检查,针对通风机房主要查看通风机运行状况。最后要查看井下风流稳定状态,检测井下有毒气体浓度,查看风速和风流途径。第二,加强主通风机的运转状况检查,确定通风机是否运转正常,查找通风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中主要关注通风机电流电压稳定状况,以及查看通风机房水柱计和轴承温度。第三,对整个煤矿通风设施损坏情况实施有效检查,其中涉及反风装置、密闭墙以及风门等,并对相关设施的布置合理性实施有效分析,保障其符合规范标准质量。最后对整个矿井的内部漏风和外部漏风情况实施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安全隐患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乃至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通风机性能的下降,其必然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保障通风机性能安全管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通风机性能问题主要集中在风量和压力两个方面,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性能故障。本文在研究中,认为应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对风量的管理,应采用综合措施加强对风压的管理,方能确保通风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勇.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管理及改进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4(4):226-226.
[2]王飞,从海林.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2):66.
[3]刘晓燕.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8(04):53-54.
论文作者:李小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煤矿论文; 通风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瓦斯论文; 风量论文; 井下论文; 事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