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 更要救“穷”——关于亚洲金融危机与出口市场战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更要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战略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第二轮亚洲货币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全国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逐月回落,从2月份的15.7%一路下降到6月份的7.6%,整个上半年出口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8.6个百分点。
从出口市场看,我不仅对亚洲危机国家的出口下降很大,而且对其他市场的出口的增长速度也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下降。
我对亚洲整体出口下降了2%,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下降了12.9%,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分别下降了4.3%和30.2%。上述三个经济体是我重要的出口市场,占我出口总值的3成左右,因此,对上述市场出口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出口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我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保持了增长,但增长速度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长18.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个百分点;对欧盟的出口增长2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对非洲、拉美和大洋州的出口分别增长了44.1%、33.3%和14.8%,但是都低于去年同期的增长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上述情况,一方面说明我们所实行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实现了“东方不亮西方亮”;另外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还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否则,我们的出口将难以健康发展。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类市场——亚洲危机国家的市场、欧美等传统市场和非洲、拉美的新兴市场——的考察对这些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亚洲市场需求不振
短期内出口回升没戏
今年上半年,我对亚洲特别是对东盟、韩国和日本三大市场出口下降明显,对香港的出口虽然上升了4.3%,但与去年同期46%的增长速度相比,增速明显下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放慢,在短期内,我对上述地区的出口还看不到回升的迹象。
香港
香港经济自1985年以来,首次步入负增长。香港问题症结在于周边地区货币贬值,特别是日元的贬值对目前汇率水平的冲击。香港发展的根源在于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目前为维持汇率水平而提高利率的做法,必然对香港的竞争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两个因素也影响了香港的经济,一个是日本的银行由于国内问题而收缩信贷,影响了香港1/3的贷款市场,另一个是由于港币汇率高估造成海外投资者的贬值预期,从而减少了对香港的投资,或者变相抽逃资金。上述三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后果是造成香港资金的紧张和人们心理预期的悲观,从而使得香港低通胀所带来的优势无法发挥。
香港的经济衰退势必影响我对香港市场的出口,上述走势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改观,今年内我对港出口难以有大的起色。
日本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曾经是其他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希望所在。现在,日本经济形势的恶化给亚洲危机国家的经济恢复增加了困难。对我出口而言,一方面,日本市场的萎缩减少了日本国内对我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日元贬值引起的连锁反应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恶劣,使人民币和港币受到更大的贬值压力,也削弱了我对日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日元贬值引起了亚洲产品价格的下降,这将使亚洲国家贸易条件普遍恶化,并对西方国家形成更大的贸易顺差,从而必然对我扩大向西方的出口不利。
韩国
韩国也从货币危机走向了经济衰退。金大中总统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复兴政策。经济下降的势头虽然没有被遏制,但韩国经济已经看到了一线曙光。第一季度,韩国出现了3.8%的负增长。但是到5月份,韩国贸易收支出现了38亿美元的顺差,进口减少了80亿美元。
韩国经济的复苏恐将先于日本到来,但据估计,韩国今年全年经济将下降3%,比预期的增长率低6个百分点,国内需求将继续疲软,这不利于我保持对韩国出口的增长。同时,韩国经济复苏必然伴随贸易项目的巨额顺差,这不会给我对韩国的出口带来很大好处,但从长期看,有利于我引进韩国的资金。
东盟
由于日元的贬值,东盟国家十分脆弱的经济面临进一步受到打击的危险。据估计印尼今年经济将下降10%;泰国经济将下降2%-4%,比预期增长指标低4-8个百分点。这些国家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生产秩序混乱等问题,同时,由于其货币贬值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这些国家尚无力扩大进口,因此,我对东盟国家的出口短期内将难以有大的起色。
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预测的,由于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整个东亚国家丧失了重要的出口市场,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将被拖长至少一年。在今年年内,甚至明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对亚洲扩大出口的前景黯淡。
保住阵地就是胜利
亚洲国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市场,对亚洲地区的出口占了我出口的一半以上,是支撑我出口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丧失了这个市场,或者在该市场上的份额被大大削弱,那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无法保持现有的出口水平。
另外,我对亚洲出口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具体表现为运输距离短、运费低、花费时间短。在当前跨太平洋运费迅速升高的情况下,这一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随着亚洲国家经济的复苏,我对其出口的潜力将会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因此,我们目前对于该市场应当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力争保住和扩大在这些市场的份额,为今后扩大对该地区的出口打下基础。这也就是说,在我们强调出口市场战略转移,“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情况下,不能犯短视的毛病,忽略了亚洲市场的重要性。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应从长远着眼,以避免后手不继。
在这方面,欧美已经采取了行动。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援助,迫使接受援助的国家进一步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为今后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进入这些市场打开了通路。一些大跨国公司也趁贬值之机,开始在东南亚低价收购资产,通过直接投资,占据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
为了保持我在亚洲的市场份额,我们应当准备付出一定的代价。对我们来说,大规模对外投资尚难实现;但在贸易方面,我们应当尽可能地保住长期客户和传统市场。在具体措施方面,可以通过税收、基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保本甚至微亏的情况下,力争市场份额不下降。
但是,由于危机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支付能力下降,因此,我们对这些国家贸易,尤其是出口的风险大大增加。另外,货币贬值还造成了原材料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这都可能导致贸易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了我国企业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企业学习如何规避国际贸易中的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汇率风险。在这里,应当指导企业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的方式确保收汇,通过现代财务手段包括债权转换股权等方式,处理贸易坏账。
最后,通过扩大对危机国家的投资,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也不失为良策。因为从理论上讲,亚洲此次危机实质上是“虚拟经济”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的急剧收缩,但是,与虚拟经济相对的“真实经济”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减弱。也就是说,货币贬值导致真实经济被低估了,具体表现就是危机国家资产的国际价格下降,收购成本降低。因此,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有计划地收购一些优质资产,这将有助于这些企业真正走向世界。
欧美市场需深入开拓
供给因素有利于我扩大出口
1.从数量和价格上看,国内市场上商品供应充足,大部分商品价格稳中有降;2.从质量和档次上看,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增值率日益呈现多样性,机电类产品的增值率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加强;3.从相对需求看,国内的投资率低,并伴随结构性需求不振,大量商品滞销,国内销售与出口争夺货源的现象减少;4.从贸易方式看,由于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下降,我进口价格降低,进口贸易条件改善,有利于我开展加工贸易出口和转口等业务;5.从出口软环境看,无论是退税率还是信贷、基金、主动配额等条件,都对外贸企业给予了倾斜;6.从经营主体看,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加强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许多企业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机遇,开展多种形式的出口,提高了自己产品的竞争力。例如,以厦门某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外贸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原料价格下降的机会,在不放松一般贸易的同时,大搞加工复出口、转口、补偿贸易和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转移和分化了贸易风险,提高了竞争力,保住了市场份额。
当然,出口供给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多数出口商品增值率仍然较低,品牌杂乱,名牌少;部分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价格下降面前,竟相压价,损害了整体出口效益;特别是由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频繁,外商难以适应,影响了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
需求方面有潜力可挖
1.欧美市场容量因素
首先,从总量看,欧盟和美国各占我总出口的15%和20%,两者相加,超过东盟、日本和韩国市场在我出口市场中的分量,后三者共占我出口市场的30%左右。可以说,对欧美市场出口的增长足以抵消对东盟、日本和韩国出口的下降。根据1-5月的统计,我对东盟、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共下降了21.62亿美元;同时,我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共增长了42.33亿美元,两倍于前者,抵消了前者的影响,并推动了我外贸继续保持增长。
其次,从发展速度看,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我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分别保持了25.5%和18%的增长率;在过去3年中(1994年12月至1997年12月),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6%和15%,在有的年份也达到了25%左右。可以说,目前我们对欧美的出口在增长幅度上还有潜力可挖。
最后,从欧美市场对我产品的需求趋势看,情况也比较乐观。在欧洲,欧元的及时启动给欧洲市场带来了新的贸易机会,一个稳定、可靠的欧元可以减少双边贸易中的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市场的整合和货币的统一方便了欧洲的消费者,刺激了个体消费,有利于进口的扩大;特别是对于国外出口商来说,市场的整合还有利于他们在欧洲市场上寻求规模效益。我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消费品,欧盟投资的扩大和个体消费品市场的成长无疑将带给我们更多的贸易机会。在美国,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了86个月的增长,美国继续保持着低利率和低失业率;投资和消费需求很大,美国经济的高涨以及中美关系的日益改善为我对美出口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欧美进口我国商品的结构
在结构上,我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与我对亚洲市场的出口有一定相似性,也就是说,存在着对出口产品市场进行战略调整的可能;而欧美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对我主要出口产品的需求扩大也为我扩大出口提供了客观条件。
以1997年为例,我对日本、韩国和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纺织品(35.7亿美元)、服装(89.1亿美元)、鞋类、塑料制品、原油和成品油等等;而我对欧盟和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也包括:玩具、机电产品、鞋、服装、塑料制品和纺织品。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在我对上述市场的出口中都占很大比重。
由此可见,我对日、韩、东盟市场和欧美市场在出口商品结构上有一定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的根源在于我对上述产品的加工能力较强,在某些产品(例如鞋类产品)的加工上,我国甚至具备绝对的优势,在短期内,任何其他国家无法取而代之。
欧美市场对于我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鞋和玩具等的进口形势比较稳定,这就为我进行出口市场调整提供了现实性。
以鞋为例,美国鞋类市场需求经过多年连续大幅增长之后,消费总量变化不大,但进口比例却逐年扩大。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1997年比1996年多进口1亿双鞋,进口增长了8%,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鞋有90%靠进口,进口鞋中90%来自中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虽然占美国鞋市场的份额很高,但由于我生产的鞋档次偏低,因此,从价值看,只占美国市场的40%,如果我们能不断提高档次和质量,即使数量不增加,出口价值也可以大大提高。
再以服装和纺织品为例,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近年来,我在美纺织品服装的进口中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市场份额。美国服装纺织品的进口速度一直保持增长,在这个市场中,我们大有可为。
3.拓展欧美市场的不利条件
我们在欧美市场上,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抛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不说,单欧美市场本身就对我扩大出口提出挑战。
首先,随着亚洲货币贬值,美国进口激增,造成美贸易保护主义势头进一步抬头。作为美国第二大逆差伙伴,中国的贸易地位相对而言比较脆弱,比其他国家更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攻击的对象。
其次,我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迎战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药材和煤炭为例,由于该两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分别下降了24%和9%,致使我国出口价值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我某些大宗出口产品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大,同时档次较低,容易受到消费潮流变化的影响,一旦消费潮流发生变化,对我出口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以鞋类产品为例,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很高的份额,我出口又以运动鞋为主,高档皮鞋不多。一旦美国市场上运动鞋变成滞销货,我国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第四,欧盟对我反倾销有加强的趋势,产品涉及五金、轻工、机电、纺织、食品、家电等各大类,使我对欧盟的出口市场有丢失的危险。如从去年2月起,欧盟开始对我出口的鞋类征收反倾销税,这非常不利于我扩大对欧盟的出口,甚至使欧盟进口商转而从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进口鞋。
第五,跨太平洋运价的提高,也不利于我扩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同亚洲市场相比,我对欧美市场出口的同样产品,要增加一个跨越太平洋的运费。由于我出口产品中多数单位价值较低,运费比例大,因此,运费占产品出口成本的很大一块。最近,每个40尺集装箱跨太平洋运价提高了300美元,增加了我出口商品特别是鞋类、纺织品和玩具的成本,使欧美的进口商感到难以承受。
最后一个不利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美国的中期经济形势如何。最近,美国股市发生了动荡,道-琼斯指数跌了300多点。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可能很多,但笔者认为有两个根本原因导致了美国经济无法长期在亚洲危机面前独善其身。一个原因是全球化。美国是参与全球化程度最深的国家,其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4倍于其出口总额,而亚洲发生如此巨大的动荡,美国不可能置身其外而不受影响。另一个原因是美国虚似经济的过度膨胀和经济的泡沫化倾向。由于金融危机,大量国际资金流向美国,这虽然使美国保持了低利率,但是,它也导致了美元的坚挺和美国市场的投资过度。由于美国的“真实经济”发展速度无法同资金流入的速度相匹配,因此,必然造成“虚拟经济”大于真实经济,造成经济的泡沫化倾向。美国目前化解这种泡沫的措施是将国际资金投资于高科技等风险领域以及通过金融市场转投国外,但是,一旦这种处理能力出现问题,泡沫化倾向势必难以避免。而如果美国发生了泡沫破裂现象,对各国的经济都将是灾难性的影响,对我出口也然。
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我在扩大出口方面遇到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其他对手的竞争,既包括亚洲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也包括拉美、亚洲和东欧国家的竞争。
在亚洲,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缓解和亚洲国家经济秩序的恢复,将会出现两个趋势,一个是这些国家的企业将充分发挥货币贬值给他们带来的机遇,扩大出口;另一个是在危机过程中,这些国家的企业将大量被西方收购,从而同我争夺外国直接投资,而在危机结束之后,这些企业又会成为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对手。
除亚洲国家外,在欧美市场上,我们还必须面对东欧国家、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的竞争。随着东欧在政治上同西欧越走越近,其在直接投资和出口方面都会同我展开对西欧市场的争夺。非洲由于历史上的渊源,一直享受进入欧洲市场的优惠待遇,从而也成为我在西欧市场上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后院,对美出口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而中美洲的许多国家作为CBI(加勒比提案国)的成员,特别是作为美国投资集中的地区,其在纺织品等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对我出口的威胁。
以美国的服装纺织品市场为例,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在美纺织品市场上的份额一直在下降。在该市场上,墨西哥保持着第一供货国的地位,由于服装和纺织品的季节性越来越强,墨西哥毗邻美国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虽然墨西哥工人的工资平均为中国工人工资的两倍以上,但是,在墨西哥加工的服装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到美国边境,时间不超过1天,而中国加工的服装运抵美国却需要3个月的时间,还要支付巨额的海运运费。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贸易办公室的统计,美国从中国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呈下降趋势,今年1-2月,美进口中国产服装和纺织品8.69亿美元,同比下降10%。
由于东南亚国家尚未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企业面临资金困难和生产秩序混乱,所以这些国家货币贬值的竞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无法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所以,他们将给我们造成多大的竞争威胁尚难以估计。一旦这些国家恢复了元气,其出口产品必然对我们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如果我们不预作准备,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出口形势的战略将受到挑战。
由于欧美市场在我出口中所占的份额在4成左右,因此,这个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扩大对欧美的出口,我们必须坚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针。另外,政府和有关机构还要做好协调工作,在反倾销应诉、协调价格、提供信息等方面多做工作。
新兴市场潜力巨大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对非洲、拉美和大洋洲的出口增长平均速度远远高于我对传统市场出口的增长,由此可见我国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说明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不可忽视。
以拉美市场为例。1996年,拉美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4679亿美元。拉美33个独立国家中,有11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5000美元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在这个市场上,我国的出口只占其进口总额的1.27%,出口具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从产品角度来看,我对拉美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纺织品、服装、鞋和机电产品。由于拉美对我轻纺产品和鞋的反倾销不断加剧,我在上述市场上进一步扩张的潜力不大;但是,我对拉美机电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却大有前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拉美对纺织机械、电子电器、能源设备、机床的进口需求很大。特别是纺织机械,拉美作为北美市场重要的纺织品供应地,纺织品生产量很大,但是,这些国家的纺织机械基本靠进口。我国在此类机电产品上,具有质优价廉的优势,同时,机电产品加工程度深,附加值较高,能创造的国内就业机会多,还能带动售后服务和零配件的出口。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扩大出口,是一举多得的事。在拉美头号进口大国—墨西哥的市场上,我国生产的无绳电话、音响、缝纫机、机床等商品都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
开拓新市场意义十分重大,而且主要体现在长远利益上。从眼前看,由于新兴市场占我出口份额很小,似乎难以对我出口的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但从长远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对我们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
(一)占领新市场,提高边际效益,为外贸出口的长远发展开拓一片天地。在我出口产品技术结构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由于我低附加值出口产品在传统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很高的份额,因此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边际阻力势必越来越大,边际效益也会越来越小。但是,开拓新市场则会给我们提供比较高的边际效益,同时,也为我们处于结构性转变中的出口行业提供了一块回旋的余地。
(二)分散市场风险,抵御经济风波。开拓新的市场从短期来看,有可能显得风险过大,但一旦占领了新兴市场,取得了比较均衡的全球市场分布,就可以把出口市场变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为我国企业真正走向跨国经营作好准备。全球化经营的第一步是市场的全球化,然后才谈得上经营的全球化。如果我们的企业永远只盯着眼前的市场,而没有开拓全球市场的雄心壮志和深谋远虑,走向世界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开拓新兴市场,熟悉全球化经营的市场规则,是我国企业走向全球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在拉美、非洲等市场上出口的速度降下来了,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这说明,我国产品在上述市场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币坚挺,造成我出口产品价格相对提高,另外一个原因是跨太平洋运费的提高。在货币不贬值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我对新兴市场出口不断增长的势头,我们必须提高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具体而言,我们可能通过扩大每笔交易的出口规模来降低交易成本,而扩大规模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在当地建立贸易分拨中心。另外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内涵扩大出口的道路。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当前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占我外贸出口的份额还非常小,而且,开拓市场的代价很高,风险很大,我们不能对新兴市场寄望过高。
开拓新兴市场是长久之计,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在政策制定上体现前瞻性。特别是不能在出口环境宽松的时候,放松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而当出口环境紧缩的时候,不惜一切代价地谋求开拓新市场。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此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我出口增速的下降。这种由于需求导致的下降是正常的;而且,由于亚洲市场在我出口市场中地位过于重要,因此这种下降的势头在短期内难以遏制。我们的政策调整,只能在供给方向对其发生影响,而无法解决需求方向的问题,因此,政策的调整虽有助于局面的好转,但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2.出口市场战略多元化是一项长期战略,是救穷不救急的办法,执行这一战略,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出口市场结构。同时,我们不能为解燃眉之急,而不顾代价地开拓出口市场,否则,只会破坏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
3.在具体执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市场的发展前景有清晰的认识。首先是决不能放松对亚洲危机国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其次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扩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同时,还要积极占领新兴的市场。在市场开拓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
4.出口市场的战略调整是同出口商品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出口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的。出口商品结构不提高,长期停留在单一的低附加值产品上,出口市场的结构就无法根本改变,即使改变了,市场结构也是非常脆弱的。只有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多样化,才能真正实现出口市场结构的多样化。同时,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政府减少直接干预,而以帮助和引导为主。决不能诱迫企业实行市场多元化,而要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