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50)
【摘 要】目的:探讨符合护生需求的、科学的护理实习带教模式。方法:选取80名全日制护理中专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组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方法,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带教方法。实习四周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优秀率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优秀率分别为55.0%和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秀率37.5%和35.0%(P<0.05)。患者对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满意率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的满意率(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带教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带教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熟练水平,提升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和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整体护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81-02
临床实习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阶段。而传统临床护理带教存在无规律、随意性大,教学技能、方法、效果欠佳,不能将医院开展的优质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融入教学,无法适应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工作模式转变的需要等状况 [1]。为了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最佳的临床教学效果。我院呼吸内科以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为基础,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带教方法。由护士长、带教老师、医生、实习护生、患者共同参与,设计呼吸内科护理实习路径式教案,要求教学双方按照路径教案完成教学任务,并及时进行考核评价,以探讨该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生教学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实习的护生(江汉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华科大同济医学院附设卫生学校),学历中专,共80名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名,女性71名;年龄:19-23岁,平均(22.15±2.32)岁。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两组。两组的护生在年龄、受教育水平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带教方法
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入科介绍:为护生讲解医院环境、各项规章制度等、介绍呼吸内科科室环境、认识医生及护士长等工作人员、了解科室工作范围。(2)安排老师带教:不同的老师统一按照实习大纲于四周内随机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出科考核所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评价患者满意度。
1.2.2 观察组带教方法
观察组实习护生采用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带教方法,融入优质护理的理念,制定教学路径单。
(1)第一周:入科介绍,熟悉科室环境、设施和设备,护理工作模式讲解,各岗位工作流程和职责范围。初步了解本科疾病特点,讲解病人的评估、入出院基本流程,教导演示基础护理操作,如:各种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各种卧位的意义;演示无菌技术基本操作、隔离技术基本操作、六步洗手法等[2]。讲解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及药名外文书写法。
(2)第二周:讲解感染控制、职业防护、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在老师的指导下评估患者,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操作,体现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如:生活护理、床上洗头擦浴、生命体征T、P、R、BP的观察、测量与绘制、医疗废物的处理等。常用检验正常值及意义,讲解特殊检查前准备及要求。演示护理技术操作,如:口腔护理、各种标本的采集、氧气吸入法、口服给药法、病人导尿技术等。
(3)第三周: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责任分管1-2名病人,评估患者,运用各种疾病临床路径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组织护生进行床边交接班,参与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疑难病历讨论等。传授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如吸入疗法、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肺功能锻炼等。
(4)第四周:讲授专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种并发症的处理 [4]。讲解护理文件记录的重量性,进行出入液量的记录。出院评估,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出院电话随访工作。角色扮演患者、护士长,带领护生做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观察组实习护生需按要求掌握以上内容,出科考核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
1.3评价指标
由科室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考察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评价患者对实习护生的工作满意度。
(1)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科室常规试卷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满分分值100分,85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合格,小于60分为不合格。
(2)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对实习护生的测评:本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内容涉及实习护生操作规范、服务效率、服务态度等多个项目,得分为百分制。分满意(70≤X≤100分)和不满意(<70分)两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对比情况
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优秀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优秀率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秀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护理实习生尽管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操作能力不达标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对医院工作流程、环境、操作的不熟悉,不能适应从学校到临床的角色转换而焦虑、烦躁不安[5-6]。如何调和矛盾,提高实习质量,达到最佳的临床教学效果是当前护生临床带教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证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扎实的专科知识和护理技能,提高护生职业素质,胜任临床工作。我院将临床路径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优质护理工作相结合,制定临床教学路径单。要求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按照临床教学路径单完成各项实习计划,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增强了学生们实习的信心,提高了理论和技术水平[7-8]。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参与患者满意度调查,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提高了教学实践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9]。
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优秀率,发现观察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优秀率分别为55.0%和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秀率37.5%和35.0%(P<0.05)。患者对观察组实习护生的满意率达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的满意率(P<0.05)。结果表明临床路径式整体护理带教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带教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护士长、带教老师、医生、实习护生、患者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实习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熟练水平及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红友,黄惠根,陈凌等.德尔菲法在标准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设计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2014,(29):3702-3704.
[2]骆梅.临床教学路径在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J].齐鲁护理杂,2012, 18(1):112-113.
[3]方海云,盛洁华,陈钧,等.临床带教路径表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6):448-449.
[4]余军玲,邵小莉,陈旭,等.临床带教路径在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4):42-43.
[5]张春玲,陈露,张帆,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8-20.
[6]邓雪英,周静,袁爱华,等.临床教学路径带教法对护生自我效能感及职业倦怠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8):970-973.
[7]张春玲,张帆,陈露,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5):55-56.
[8]华皎,宋厚梅,吴菊芬,等.护理本科生两种不同路径护理管理实习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104-105,154.
[9]王伟仙,刘义兰,吴丽芬,等.护生实习中后期增设临床管理实习的实践[J] .护理学杂志,2015,30(5):78-79.
*通讯作者:
黄丽丽,女,本科,护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五医院呼吸内科
科研项目:
江汉大学省市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103)
论文作者:吴三梅,黄丽丽, 周敏,程翠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路径论文; 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操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优秀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