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黄刚[1]2000年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倡导大力发展农业,他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自己农业发展理论的基点,并设计了一个“必须先有合作社,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的农业现代化之路。然而,他的农业发展理论的指导原则却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调动群众积极性”、“科教兴国”,“农材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他把农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根据对毛泽东、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的深入思考,联系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悟出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依法治农,以法兴农,最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农业现代化。

杨俊[2]2004年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9年6月召开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旨趣、现状、意义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第二章 十三届四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历程的简单回溯及对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分析,得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结论。 第三章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阐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科技兴农、农村改革与结构调整和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及模式等。 第四章 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分析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农业现代化是与世界公认的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并提出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特别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哈战荣[3]2006年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邓小平“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这一由农民发起,最初只是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改革出乎大家意料地使我国农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积极效应后来又波及城市,使城市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改革使我国农村出现短暂繁荣之后,由于体制性的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改革触及的新问题又逐步浮现,“三农”问题又一次摆在了人们面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妥善解决。我选择此题目,就是期望通过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研究,为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提供正确的思路和有效的途径。研究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既要把它放在邓小平理论的大框架内,又要把它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中,更要把它融进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流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问题处在纵向发展、横向联系的历史坐标系中,才可能给它勾出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又能理出它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多方支撑缘由,也才会在理论阐释上有深度、有广度。所以,本文打算从纵的方向勾画出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关于“三农”的论述及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从横的方向就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特点、地位与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既突出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深度,也展现出该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了研究方便,我打算从五个方面(也即五章内容)对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的“三农”思想作出分析和论述。本文第一章以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线条,兼顾当时的诸多现实因素,从理论渊源、历史镜鉴、现实基础以及发达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范例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了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其中,在我国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的条件下,如何发展经济以解决温饱问题的紧迫现实需要,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的基本理论,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起点;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农”思想的正误与实践的成败,为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和现实的教训;发达国家“三农”实践的成功范例给邓小平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素材;中国党政领导人的正确看法、理论工作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民群众在解决“三农”问题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都是邓小平“三农”思想形成、日趋完善的重要来源。第二章分析论述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邓小平本人所关注的焦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他的“三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1962-1978年)、基本形成(1978-1984年)、走向成熟(1984-1992年)、继续发展(1992年——)四个阶段。邓小平为了解决中国现实的“三农”问题,他不管是从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深度、广度、重要性、紧迫性,还是就解决对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完备性、长远性,都作了全盘考虑,提出了许多很有远见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理论。所以,他的“三农”思想发展成为理论体系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其思想体系的科学性、指导实践的时效性、战略规划的长远性以及理论旨意的务实性和发挥了群众的主体性等方面。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和核心内容。本章从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方针政策、基本保证和该理论本身的基本特点等四个方面比较详尽地分析、论述、介绍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就具体的解决途径也需要作出长远规划和战略构想。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构想主要有:确保我国农业的“首位地位”思想;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必须实行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生物工程和尖端技术;我国农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两个飞跃”。另外,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也很重要。这些政策主要有:要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保证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我们要在管理上来个革命等。另外,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加强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道德建设和科教文卫建设,以便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软环境保证,确保“三农”问题的解决能有我们预期的收效。这种多方位的思考,统筹化的安排,使得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思想风格的求实性、思维方式的辨证性、认识事物的超前性和理论形成的创新性等特点。第四章从邓小平“三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的理论、开辟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道路、提供了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马恩的宏观思路、长远设想出发,立足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大局,着眼于“三农”问题的现实解决,顺着毛泽东的基本思路,将他正确的思想予以继承,将他错误的观点予以修订,将他不当的做法予以纠正,将他合理的火花予以发挥,融进自己多年来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独到见解、精辟论述、完整思想,从农业现代化的具体思路、农民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现实出路,以及政策的制定、体制的变革、科技的应用、乡企的发展、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思想,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的理论。在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人民探索到了一条在新的形势下发展我国“三农”的新道路,也为同我国具有相似历史遭遇,同样发展历程和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结语部分既是对上述理论阐释的总结,也是对当前现实问题的顾盼和回应。这一章内容名为结束语,其实在本文中,不管是从文章的结构安排考虑,还是就本文的内容完整性思考,或是从理论与现实的衔接角度分析,它的作用都很重要,不可缺少,也无从替代。结语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正确政策的扶持引导下,我国的“三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本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没根除,新的问题又相继产生,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戚研[4]2017年在《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新的历史时期,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但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客观存在,农村改革、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拥有着丰富的“三农”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他多年的工作和思考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科学依据的“三农”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中对“三农”问题的观点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充分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农”问题变化,提出了富有理论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一系列经典论述。在研究过程中,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逻辑和历史一致方法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等三种研究方法,主要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马克思主义先驱的“三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三农”思想等三方面来探讨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理论来源,并根据其工作经历,将习近平“三农”思想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丰富发展时期,着重对各个时期的习近平“三农”思想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在清晰梳理出习近平“三农”思想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突出阐释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习近平“三农”思想蕴涵以及习近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了习近平“三农”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协调性的鲜明特点,并从促进和丰富社会主义“三农”思想理论发展及指导我国进行“三农”实践这两个方面对习近平“三农”思想的时代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围绕推进要素资源配置机制改革、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改革、推进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等角度,进一步就如何落实习近平“三农”思想提出了具体对策。

佚名[5]2005年在《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文中指出[阿不拉·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新疆焉耆人,1958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致力于卫生职业教育。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培养了上千名各族卫生专业人才,在新疆各地卫生医疗战线上发挥着各自的骨干力量。撰写的教学、科研论文《版画在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学应用》、《谈卫校解剖学教学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新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教师情况调查》、《少数民族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浅

张卫莉[6]2011年在《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他在《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中做出的以经济现代化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进行研究。但是为了获得关于孙中山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全景而不至于将其战略构想碎片化地就事论事,尊重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也会适当援引其他必要资料在相关思想主题上做相应延伸。本论文力求探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全貌并揭示其经济思想中的规律性认识,但是同时,考虑到孙中山经济思想内容的丰富庞杂,限于篇幅和能力,本论文不可能做到穷尽其所有主题和观点、理论与实践。本论文选定了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基本问题中的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孙中山的国民经济建设思想,孙中山的产业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财政与货币思想;孙中山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等。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史论相结合的方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以传统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成果为基础,以线为主,点面结合,从多个角度对于孙中山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提出尊重历史真实、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论文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出发,剖析了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客观评价了其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简要回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由此更能说明本论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相应研究内容设计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孙中山经济思想综述。此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子部分:第一个子部分专门研究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和哲学基础。此部分探讨孙中山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20世纪之交的影响中国的各西方经济思想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的影响,探讨孙中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系统观、知行观和民生史观,揭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中的科学认知和实践精神,揭示孙中山实业计划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和以人为本特征。本部分的研究构成对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第二个子部分专门研究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把浩大繁多的孙中山经济思想从较为综合的孙中山的国民经济建设思想到孙中山的产业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财政与货币思想和孙中山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各方面进行研究,并构筑其理论体系,并认为其实际上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战略支持性制度体系。通过研究,该部分认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高度相当显著,这一部分构成后面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的基础。第四部分,孙中山经济思想评论。主要是对孙中山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评价。通过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理论,可将之概括为:以振兴中华、求富求强为最高目标,以民生主义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以主权独立下的开放主义为基本方针,以对资本主义扬“善”避“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以科学规划、富有系统性为特征的经济建设方案,以及实事求是、尊重国情下的前瞻性和首创性的中国的经济现代转型发展理论。以国家富强,民生畅遂为目标的博大精深的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继续深入仍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樊宝敏[7]2002年在《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文中提出在21 世纪中国,发展林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完成此项任务关键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林业政策。因此,认真研究和借鉴历史上的林业政策就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分别清前期、晚清、民国和共和国四个历史时期,从社会经济、森林生态、林业思想、科技教育、林业经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及其相互结合上,对林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历史时期林业政策的特点,并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对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今后制定林业政策的几个原则。在清代前期的封建时代,林业深受农本思想和风水观念的影响。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而在其他地区,为了解决因人口暴长所需的粮食问题,鼓励毁林开荒,长江流域棚民大量出现。为了治理日益严重的河患,当时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清政府颁布过少量护林植树诏令。各地护林碑的大量出现,说明民间毁林的严重和护林意识的觉醒。清政府设官负责采伐、收税和皇家园林,但缺少造林的官职。晚清时期,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森林资源遭受帝国主义的大肆掠夺。向西方学习、兴办林业教育、振兴林政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挽救危局,对东北林区逐渐实行开禁,成立农工商局,始创农林学术团体和农林学堂,派遣学林留学生,并从国外进口木材,被迫采取一些发展林业的政策。民国时期,孙中山的林业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留学归来的一批林学家也提出了发展林业的理论。林业教育和科学技术在艰苦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先后培养出林业专门人才千余名。中国第一部《森林法》诞生,其后又经重新颁布。创立植树节和植树运动。由于国家政权不统一,在国民党、解放区和殖民地三种区域实行三种林业政策。各区域的林业管理机构和林业政策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社会制度、战争等原因,林业政策难于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间,森林资源的所有制实现了从私有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转变。前三十年“大木头主义”占主导地位,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后二十年开始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国家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工造林和自然保

岳晓玲[8]2005年在《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农业面临着知识经济、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三重挑战,“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邓小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可以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在世界主题转换的大环境中,在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突破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世界主题的转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我国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借鉴;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为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现代化理论,同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主线,始终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依据该主线,本文将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邓小平引用著名的“猫论”,首次提出了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的主张,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开始萌芽;第二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广泛推行并取得成效,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表明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形成;第三阶段:邓小平提出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两个飞跃”理论,表明其农业现代化思想已逐渐成熟。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确立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第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出路,其根本任务是依靠科学技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第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本着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原则,制定长期稳定、完善的农业政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小城镇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两个“飞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精髓是尊重国情、实事求是,其内涵充满着科学精神,具有系统性、开放性、渐进性的特点。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内容,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薛泽洲[9]2004年在《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建国五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部地区的经济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经济在全国所占比重还比较小,人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居于全国的中间和腹心位置,是全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方,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枢纽,是全国范围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战略支点。因此,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当采取什么战略,如何加快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次以博士论文的形式比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文章以层层递进的形式,综合运用演绎法、归纳法、统计法、类比法、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化的基本理论、现代化发展模式以及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阐述了我国中部地区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阐明中部地区的特点,以及在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道路和“空间”,进而提出了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想和实施的五大基础保障,最后文章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中的七个重要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战略重点,探索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途径。文章认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理论,又需要正确的现代化战略,还需要发达国家和周边地区成功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首先是发展不足;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背离;再次,中部地区内部相互的经济联系较少,缺乏整体性和统一的基本框架。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东西夹击”的严峻挑战和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但需要克服的劣势也较为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但结构转变机制和能力有待加强;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市场化水平以及外部资源的利用水平还不高。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制定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把握好以下五点: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科技进步加快条件下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有利于加速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基本<WP=4>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部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扩大内需和西部开发战略,明确了中部未来发展中内需主导的内需和外向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多方面分析中部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内外形势、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具体内容、阶段和步骤,以及对策措施。在判明国内外经济环境变迁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的前提下,文章指出,中部地区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应当是:根据利用机遇、规避风险的原则,立足于本地区的资源开发、对经济结构的重构和对空间结构的重组,实现各种经济发展力量的整合,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机制,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文章分析认为,制定中部地区发展模式,既要考虑本区域的特点和条件,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等因素的变化。中部地区各省地域大,产业体系比较齐全,各地发展程度和发展条件不一致。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中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总体上应该采取非均衡战略,并充分运用梯度和反梯度理论。在发展思路上,文章认为,中部地区应当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上来;确定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知识经济为依托,实行跨越式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城市化为重点,促进都市经济圈的形成;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的空间;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区”、“科技兴省”;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相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七个重大发展战略对策,包括: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科教兴国战略对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对策,城镇化战略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对策,“走出去”战略对策和发展“三农”战略对策。

莫鸣[10]2009年在《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这句古话深刻说明了对农民实施培养的社会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民是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的进程问题。本文以人才培养为逻辑线索,在理论上构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践调查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民培养问题的研究动态;梳理出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界定,认为主要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包含了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等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然后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指导要求。第三章从历史角度回顾了我国古代、近代、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的农民培养历程,刻画出我国农民培养的历史轨迹。第四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论述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认为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培养总体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根据农民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应该分层次有计划有要求地提出培养具体目标;培养途径有教育、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和干中学五种;培养体系包括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与企业培养系统;组织管理体系包括中央、省、地市、县、乡镇、村等六级;运行机制是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第五章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比较,首先在总结实践基础上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划分,构建了政府主导型、市场引导型和学者推动型三种总体模式及其所包含的八种具体模式,并对各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政府主导型是最主要的模式;然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政府+学校+农民”模式进行了评价,认为这种模式对培养新型农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亟需完善的地方。第六章以湖南省为例,从政府的视角来考察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包括湖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的总体情况,以及从长沙市、常德市和怀化市来考察地方政府在新型农民培养的组织运行情况和培养实际效果,主要是论述政府做了什么。第七章主要是从村民的视角来分析新型农民培养,对农民与村干部两个层次的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是回答村民需要什么。第八章是对国外农民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包括东亚模式、北美模式和西欧模式,并总结出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借鉴意义。第九章是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提出完善建议,包括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两个部分的内容。本文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的方式对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自己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创新:一是在理论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分析框架,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我国实践提出了一个包含三大类八个小类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构成体系。二是对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和运行机制也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新型农民培养体系划分为学校教育系统、社会培养系统和企业培养系统;新型农民培养的运行机制是由动力机制、组织机制、教学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三是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从政府与村民(农民和村支书)两个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回答了政府做了什么工作、农民得到了什么和还需要什么等基本问题,从而为提出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D]. 黄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2].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杨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3]. 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D]. 哈战荣. 中国人民大学. 2006

[4]. 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D]. 戚研. 江苏大学. 2017

[5]. 2005中国杰出教育工作者风采[C]. 佚名. 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 2005

[6]. 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 张卫莉. 西北大学. 2011

[7]. 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 樊宝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02

[8].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 岳晓玲. 武汉大学. 2005

[9]. 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 薛泽洲.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10].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 莫鸣. 湖南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