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何玲

语文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何玲

(乌海市体育中学,内蒙古 乌海市 016000)

摘要:“情境”顾名思义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将情景、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而教学情境则是指课堂期间里,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情境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帮助老师快速通过教学过程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从情感培养、智慧启迪、思维开拓等等多个层面进行拓展演练,使学生能够快速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从多渠道多方法的立场帮助学生收获情感体验。同时,这种有效的情境创设还可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在课堂导入中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信息资源,进行了合理化的教育转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课堂导入;教学转化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着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与此同时语文教学更应该拥有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创设情境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选择和使用。由于传统教育中接受式课堂的根深蒂固,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何充分进行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深入开展“语文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运用新一轮课改的要求和理念,主要做到以人为中学,把机械的知识传授转移到以人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发展中。

一、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新课导入

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的出场,往往达到了先夺人声的艺术效果。所以一堂课好课的标准也往往在于教师在备课时的准备情况和导入方式方法。音乐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艺术魅力是无穷的。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实际的课堂中,应该充分运用动机理论,让学生将学习变成内驱力,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乐的背景下创设有效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用音乐的魅力自然而然的拉近学生与课堂、课本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深入其境的效果,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比如,在讲解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击打“安塞腰鼓”的音乐,从听觉角度给学生以美的洗礼,身临其境感受腰鼓的魅力,在观看了几张关于击打腰鼓的热闹场面,从视觉的角度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腰鼓带给当地人民的一种精神,同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神奇魅力。并且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并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的以及多角度多方位的导入,学生已经完完全全沉浸在安塞腰鼓带来的世界中,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再次让学生对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自主合作能力

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利于解放学生的天性,并且在运动中,多感官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悬念在教育心理学中又被定义为急切期盼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些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在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设计游戏这种教学情境。再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对知识的概念是模糊的,抽象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充分挖掘学生自己身边比较熟悉、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引导,这样学生会乐此不疲,积极参与讨论合作之中。针对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应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生活、融入生活,减轻压力和情绪困扰,乐于积极合作自主参与,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以《七根火柴》为例,教师在上课伊始就应该给学生分发一根一根的火柴,并且提出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我们手中这一根根火柴是最寻常不过的,可是你们知道在红军二万里长征中,这些火柴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吗?他到底能够挽救多少英雄的生命?就有这样的一位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保留七根火柴,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又怎样的精神激励这他呢?环环相扣的问题和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再例如:在诗词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最后由优异的小组进行比赛表演。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但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而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这对教师的备课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教师用心、有心的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教学情境的创设,并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定能够促进语文课堂的效率,进而推动语文教学朝着更自然的方向发展。

三、凭借情境进行思考

教学情境不仅仅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所以当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国进入某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要求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达到情感体验的最高境界,完成整个情感感性阶段的积累。顺势教师仍要进行理性的引导和思考,要进行对感性基础上的升级和转化。用理性思维更加去体会感性的体验。例如:在初中课本中《三峡》这一课,通过学生体会到的美丽的自然景物的三峡,从而升华到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顺势教师需要启发学生理性的思考是什么?然后以小组讨论思考辩论赛的形式进行,从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自然而然理性到治理三峡以及南水北调的理性知识。再进行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情境创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思维比较自由,探索性强。比如:《妈妈的账单》中,这里妈妈的账单饱含着深情,既有母亲对孩子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也有默默付出,默默忍受孩子叛逆的爱。教师可以顺势要求学生给妈妈开张账单,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既可以激发兴趣,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引入作画的方式体会美的意境

在初中生课本《紫藤萝瀑布》中,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描绘紫藤萝的美景图画,让学生拿起笔进行勾画紫藤萝的状态。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脑海中会浮现对这一景物的再次创作过程,进而结合自己理解能力进行勾画。通过作画这种方式,使生硬的文字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图画。一下子就具体起来,更加的形象生动起来。因此,用图画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创设情境,对于形象乐于理性和接受。教师在其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达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并且在教师评价中,不仅要有形的体现,更少不了意的传递。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让学生完全进入到情境中,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论

总之,语文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用有效情境创设进行新课导入,用有效情境的创设挖掘相关资源,用有效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转化等这些方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做到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习惯、学习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预想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朱志平.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能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J].上海教育科研,2007,(3).

[3]徐立刚.语文教学与问题情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6).

[4]陆蓓红.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J].语文研究,2006年7月号上旬刊.

作者简介:何玲(1991.02-),女,河北省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论文作者:何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研究论文_何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