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茹[1]2017年在《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翻开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对我国法治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战略性部署,为摆脱几千年来中国人治之下的牢笼,依法治理成为国之重器,优秀运动员作为国之栋梁,是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程度的代表性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成为当代运动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根本方式和必然选择,依法治体也将成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保障。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依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之中。使优秀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治倾向和随意化倾向,保护合法的思想道德自由。本文从理论和实施两个方面对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政策的出台和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宪法基础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以优秀运动员为主体(一级及以上技术等级运动员),通过对四川地区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和法治化程度不足的典型案例分析,着眼于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程度的不足,深入剖析其成因和危害,阐明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了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叁方面构建途径。即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治化、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手段的法治化和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法治化。结合当代优秀运动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状况,契合时代背景,适时适当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把法治思维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李永琪[2]2017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高等教育研究理当关注课题之一。从法治视野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探索教育主体规范化组建,教育环体净化优化,教育介体创新发展,教育客体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社会法治化的有效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完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从立法、执法、守法、监督四个方面来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发展,符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战略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落实。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以依法治国战略及2016年12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导向,切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思路、新要求,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问题。本文主要从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守法、教育监督四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立法层面,以实体规定的完善问题和程序规范的正当等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对策建议;执法层面,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模式问题和高校管理机关的适法水平为问题为重点进行分析,给出对策建议;守法层面,立足于教育双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双主体的守法能力问题和守法水平问题为重点进行分析,给出对策建议;监督层面,以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机制问题和高校行管理机关的监督力度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研究,初步总结出如下结论:法治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发展的方向,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点,高校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法治化。
陆福兴[3]2003年在《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指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依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之中。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就是要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治倾向和随意化倾向,保护合法的思想道德自由。它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生命线”作用的保证,也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意义极其重大的。 本文从理论和实施两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调控性和它的宪法法律基础等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必然性表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主导意识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结果及其自身创新的必然结论等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可行性表现是在哲学、政治学、法律等各个领域都有它存在的可行性理论基础。 本文把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具体实施分为叁个方面进行研究,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法治化、实施手段的法治化和管理的法治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实施过程中,前提是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手段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使其有法可依,但关键是要严格依法进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法律为准、为上。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不是限制思想自由的枷锁,而是限制人治、限制随意、保护思想自由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OI 页的武器。对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具体实施的成败评判,我们必须坚持以“叁个代表”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标准。
吴琼[4]2011年在《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观念的增强以及对自由、民主、平等、个性张扬的期盼,使得人们更加用法治的眼光去观察整个社会生活,甚至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需要着眼于这些变化,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治观念,依照“依法”和“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注重对教育对象基本权利的保护。本文首先从我国转型社会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公民意识的觉醒、道德失范的现状以及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提出在进行法治化的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即要以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规律为前提,要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契合,要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次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基本关系出发,针对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律制度建设不足,法治观念薄弱、对人权保护忽视的现状,在依法治国的指导下,围绕意识形态、政党、权力等几个关键因素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法治化的完善。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运行机制叁大要素出发,依据党的领导原则、民主法治原则、科学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法治化的构建。
秦承宽[5]2018年在《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前,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认清现状、找出法治化建设的问题,寻找法治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推进依法治校,营造公正、法治、和谐的校园氛围。
王丹[6]2017年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法治环境下的完善》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铺垫。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要注重在法治环境下实施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法律意识的人才,促进我国法治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分析法治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完善。
杨国强[7]2015年在《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高校在实践中坚持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加强法治宣传,立体地、多维度地培育高校法治思想教育体系,是全面推进和加强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培养人民警察的公安院校,更应准确把握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内涵,高度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公安
张硕[8]2018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的有效路径》文中提出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整体推进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开始渗透到社会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的有效途径,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易皓华, 武丽丽[9]2015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部分构成。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实现路线图指引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四个基本结构要素入手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进程。
赵翠连[10]2017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必要性探究》文中指出自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选择,有着其现实依据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D]. 郭茹. 成都体育学院. 2017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D]. 李永琪. 长安大学. 2017
[3]. 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D]. 陆福兴.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4]. 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研究[D]. 吴琼. 武汉科技大学. 2011
[5].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研究[J]. 秦承宽.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
[6].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法治环境下的完善[J]. 王丹.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
[7].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探析[J]. 杨国强. 公安教育. 2015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构建的有效路径[J]. 张硕. 学园. 2018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的构建途径研究[J]. 易皓华, 武丽丽. 理论与改革. 2015
[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必要性探究[J]. 赵翠连. 戏剧之家. 2017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大学生论文; 法治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