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时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以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为例_模块化论文

模块化时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以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为例_模块化论文

模块化时代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与升级——以两岸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信息产业论文,中国论文,两岸论文,高科技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产业全球价值链模块化现状分析

(一)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特征分析

所谓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即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的价值链结构逐渐裂变成若干独立的价值节点,通过各价值节点的横向集中、整合以及功能的增强,形成了多个相对独立运营的价值模块制造者以及若干模块规则设计与集成者的产业动态分化,整合过程。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全球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加深与拓展而不断变化,孕育着新的突破,设计生产的模块化和平台化特点更加鲜明,电子信息技术模块化和平台化特点日益明显。PC早已成为标准工业产品;服务器目前正沿着PC的轨迹前进;集成电路设计中的IP复用正是模块化思想的体现;信息技术中最难标准化的产品——软件也通过构件化、模块化工程方法使开发效率大幅度提升。

在此,模块化主要是指通过每个可以独立设计的子系统来构筑复杂的产品和业务的过程,是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方法。模块化结构由三个特色部分组成。一是“设计规则”。这是企业都知道而且必须遵守的,或称“看得见的”设计规则。二是“隐形模块”,即各个独立的模块。它必须依赖于“看得见的”设计规则,但具体操作是独立进行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隐形模块是模块化系统中创造选择价值的最大源泉。三是“系统集成与检测模块”。它可以用来解决多个“隐形模块”被组装成系统后各模块之间遗留下来的问题。模块化的过程是产业分工专门化过程,也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IBM在20世纪60年代所采用的设计上的模块化战略,解决了新的系统与现存的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更主要的是模块化将复杂的系统简单化。这一模块化战略最终导致了电脑产业结构的飞速升级和持续的创新,并引发了电脑产业的集聚现象,即“硅谷现象”。

(二)全球化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发展态势

全球价值链模块化加速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国际化的过程。新的信息化一旦在发达国家出现,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资本就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必然要突破市场的局限而向外扩展,不可阻挡地要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转移和扩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经历由美国—日本—韩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内地的转移模式,但这种递次转移的模式正在改变,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在从美国、欧洲直接向中国及东南亚国家转移。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进步是以新的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增为基础的,标准一旦确定,市场就会被锁定,并排斥其它的技术。如微软在操作系统、英特尔在中央处理器方面成为标准之后,其它企业已经很难翻身。所以,在信息时代,由于技术进步和选择的多重性以及不确定性,决定每项的普及和标准化的主因不再是工业化时代的技术本身的领先性和超越性,而是消费者在选择技术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同步化效应。时至今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企业和政府都将标准的竞争看作是事关产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问题。

标准化的基础是模块化。标准是用来检验模块是否符合设计规则、测定模块性能的。标准之争就是市场主导权之争。同时,标准化具有全球性,至少是地区性、行业性的,否则标准化就失去意义。所以,信息产业的转移过程就是标准化的扩散过程。为了获得在更大范围内的标准制定权,发达国家必然要加快信息转移和扩散。目前,发展中国家合同制造商能力一般来讲都是有限的,主要集中在价值链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常常为一家主导厂商服务,资产专业化程度高,能力的升级路径常常被主导厂商锁定。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规则、产品标准以及核心技术,价值的实现基本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在模块化的价值链中,发达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合同制造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其能力范围包含了低端的加工、制造以及中高端的设计、开发以及物流等综合服务,并进行全球经营、全球供应,能力得到了大大强化,甚至控制了某些价值模块很大的市场份额,直接对主导厂商产生了逆向控制,在产业价值链分配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就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模块分工而言,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价值链模块,他们拥有品牌,负责标准制定和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控制着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日本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大国,是世界消费电子产品的霸主,在微电子、光电子产品以及计算机方面仅次于美国,并具备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尤其拥有精湛的生产工艺;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端价值链模块,经过积累,他们已具备较好的生产技术,正发展成为集成电路等部分关键元器件的生产基地,并生产部分高端产品和新产品;而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则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模块,主要从事一般元器件的生产以及整机的加工和组装①。

在国际电子产业,价值链的主导力量正在从品牌商向众多的专业供应商转移,如掌握关键组件的厂商Intel、Seagate、宏基等,各类软件供应商Microsoft、SAP、Adobe、Netscape等,纯粹产品定义公司Cisco System,3Com等,这些专业供应商在不同价值模块领域都具有关键性影响。这一产业发展趋势对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合同制造商对主导厂商的控制、甚至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二、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1990-2002年间总产值增长了近30倍,年均增长率高达成31.4%,主要电子产品如程控交换机、彩电、手机、激光视盘机等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主要家用电子产品制造国②。2004年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完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5650亿元。从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整个产业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销售收入2.65万亿元,增长40.9%;实现利税总额1500亿元,增长44.6%。软件与系统集成销售额达到2200亿元。生产计算机4512万台,手机2.3亿部,集成电路211.5亿块。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8家,有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信息技术创新在这一年里也有了新的进展。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已建成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12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生产线,中文Linux软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步伐加快③。 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7200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超过 30%。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部分骨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但值得一提的是,与美国等大型电子信息跨国公司相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还是相当薄的。据2005年公开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1-9月份,微软公司净利润为94亿美元,比我国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总额还多12亿美元,英特尔净利润达62.2亿美元,IBM净利润为47.5亿美元,分别是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利润总额的4倍和3倍。其中微软、英特尔的利润率都在 20%以上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效益不高的现状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一直处于低端价值链模块,发展受制于人等因素造成。

目前,我国每年出口产品中50%以上来自于加工贸易,加工方式主要是贴牌生产(OEM),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电子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进行生产,而且多为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正如“两头在外”所反映的那样,加工贸易在上游和下游部分均严重依赖海外。我们逐个调查一下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电脑的每个零部件,就会发现CPU是美国英特尔,主板为台湾生产,显示器为英国生产,硬盘为美国生产,在中国制造的一个也没有。不难看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最大的局限就是,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模块中生产分工的环节主要局限在加工组装这一模块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关键技术、专利和标准方面受制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对全球IT产业巨头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随着全球工业“模块化”的进程和发展中国家在“微笑曲线”最低端的相互竞争,中国正在逐步陷入一种“丰收贫困”的陷阱,加工产品出口越多,产品的价格越会降低,以致产量的扩大并不能带来收入的增加。为此,中国想要挣脱这一陷阱,成为真正的“发达的工业国家”,就必须着眼和重视“微笑曲线”的两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扩张,一个是向自主知识产权扩张,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是必须要向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营销渠道、自主营销手段这一端来扩张,通过产业链中模块创新,增加电子信息产业的附加价值,不断进行产业升级。

当然,我们必须尊重的事实是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在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最丰富的人才资源,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设备生产基地。为此,我国在未来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用以指导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从跟踪、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实现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二)台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台湾的电子信息产业被称为电子资讯产业,包含: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和信息家电(IA)为主体的硬件制造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和网络服务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台湾2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一大新兴产业。其发展过程可分为装配、制造与设计开发三个不同阶段。20世纪 90年代以后,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已日渐成熟,成为世界上颇具实力的信息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不仅有十多项计算机硬件及集成电路芯片等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世界前茅,而且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在20世纪90年代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台湾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不过,近年由于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在世界的排名被中国内地赶上,2000年退居世界第四位。据台湾“主计外”统计,2000年台湾信息产业硬件产值(海内外)为470亿美元,2001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与台湾经济衰退之影响,台湾信息产业出现首次衰退,全年信息产业硬件产品产值为 42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9.2%。在台湾,信息产业是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主要从事电脑的硬件与软件开发、制造及其使用,其主要产品包括终端机、微电脑、监视器、主板机、交换式电源供应器、鼠标、影像扫描器、印表机、绘图卡等。

半导体工业是指集成电路(IC)、分离式元件与光电元件等设计、生产与制造,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台湾半导体生产能力逐渐迈向高级化与复杂化,已从原来的以封装测试业转为以芯片生产为主,且从4英寸与5英寸芯片等产品生产发展为以8英寸芯片及12英寸芯片为主生产。2000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总产值达7144亿元新台币,创历史最高记录。2001年,由于台湾整体经济衰退,半导体产业也大受影响,产值降为5243亿新台币。不过半导体产业前景仍被看好,2004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总产值大约达11701亿元新台币。

台湾资讯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其发展主要依托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市场。

台湾资讯产业对于国外技术、资本、市场都有很强的依附性。2003年台湾资讯硬件产业产值约为521亿美元,其中台湾本岛生产的产值由上年的173亿美元下降为137亿美元,产值比例下降为26%。而台资企业在中国内地生产的产值继续增长至307亿美元,所占比例增长至59%。 2004年继续增长,而且随着产量的增长,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近几年来,台湾对内地的投资热不断升温,约九成高科技企业决定投资内地。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世界都争抢占中国内地庞大市场,台商IT业投资大陆热也空前高涨,其中以资讯硬体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增长最快。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1991年以来电子电器制造业赴中国内地投资仅占所有被核准赴中国内地投资案件30%以下,但到1998年已上升至42.92%,最近几年更是有所增加。如2000年12月,台湾剑度公司总经理凌安海以个人资金形式与超微 (AMD)合作,筹资7亿美元赴中国内地兴建8英寸芯片厂,2002年6月大王电子宣布投资4亿美元在珠海设立8英寸芯片厂。目前,12英寸芯片厂也已有台商投资兴建工厂。台湾IT业内移中国内地使两岸资讯电子产业的格局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并影响着两岸产值在世界的排名。

三、两岸信息产业发展与合作、联盟可行性分析

综上所述,两岸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势在必行。在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联盟的可行性作一个剖析,以此找到竞争与合作的结合点,充分利用模块化给信息产业带来的创新与超越的机遇,以及两岸同种同文所带来的合作优势,建立共同的愿景,努力向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发展,使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共同升级和提升。

(一)从产业链技术研发、创新视角剖析大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劣势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产品结构上不断取得突破,开始逐步向产业链高端靠拢。其主要优势体现为:

第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门类齐全,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发展速度快、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许多重要产品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发展成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电子信息服务业三大块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芯片、元器件到整机,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均有力量分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有着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

第三,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通用CPU、自主操作系统、光电子器件、高端服务器、高性能路由器等关键产品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已开始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靠拢。而且,我国具有较丰富的科技智商及人力资源及多年科研成果积累。

当然,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就研发与创新而言,仍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如:

第一,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上研发与产业链脱节,产业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依然严重,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由于研发上的滞后,生产环节的技术几乎全靠引进,研发环节无法为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而研发环节需要的线上研发由于体制等原因无法利用生产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只能自建研发线。

第二,设计企业缺少提供高水平流片及测试服务的生产企业支撑,而且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人员交流不足,设计人员往往不了解工艺,并且市场开拓能力较弱,造成设计成功率低下、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能力缺乏等问题。

第三,缺乏核心技术。信息产品软硬件都处在产品供应链的中下游,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在技术标准上,基本上很少有中国企业参加国际标准的制作,大都采用国外的标准;在硬件上,核心芯片全部都是进口;在软件上,核心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大型工具软件都是进口。

(二)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与创新实力优劣势剖析

台湾的信息产业是典型的外向性产业,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际市场,是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国际知名电子企业的OEM(贴牌生产)、ODM(委托设计制造)基地。台湾电子资讯业的特点在于: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研发为目的,技术引进与研发并重。台湾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制造系统,引进关键零部件而发展起来的。而且,研发费用的投入不以基础研究为目标,而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研发为目的,把大部分的研发资源都配置到新产品开发上,从而加强了台湾应用科学研究的实力,而且上中下游整合能力极强,又由于科学园区的产销组合,都对信息产业的生产制造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作为台湾最具优势的集成电路(IC)产业,目前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大型生产企业结盟,并取得知识产权和技术支援,以较低风险跻身于世界市场。目前已形成设计、制造、后封装及材料、设备和其它若干辅助产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芯片制造业高度集中,加工能力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64.6%。

第三,就技术水平而言,台湾目前已拥有8英寸、0.5-0.35微米工艺水平,有些企业已达到0.25-0.15微米的生产水平,具备与世界主流生产技术同步发展的能力。

第四,在资金方面,台湾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灵活、适时、可行。如支持IC产业发展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又如用于科研开发的经费40%来自政府拨款,而60%则来自民间企业等。

然而,台湾资讯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第一,基础学科研究薄弱。长期以来,台湾科技产业政策明显存在着“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制造技术轻科学研究”的弊端,以致其科学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地区,没有走上自主创新的新路。

第二,研发类的科技人才缺乏。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获知,台湾在重点科技领域方面的科技人才缺口逐年扩大,2004年达到5809人的缺口高峰,其中又以显示器、手机制造、IC制造、IC设计等领域上的人才供需缺口最大。整体而言,研发类的科技人才缺口超过工程类。

(三)两岸信息产业优势互补与联盟可行性分析

目前,中国内地与台湾都面临着发展科学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等急于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内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台湾也提出了“绿色硅岛”计划。由于两岸特殊的地理、人文关系,使得两岸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都面临着共同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利用两岸的综合优势,加强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与联盟,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步伐,共同在世界科技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实乃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明智之举。在此,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

1.从全球科技发展的轨迹看

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产业的宏观发展可分为四个步骤,即:概念的科技化、科技商品化、商品的产业化以及产业的国际化。借助科技产业发展过程的这一模式,我们可以结合上面所分析的结论,考察两岸在科技产业领域合作、联盟的可行性。

(1)概念的科技化方面。在这一方面,中国内地比台湾占有优势。中国内地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研发人才众多,研究成果丰硕。近年来SIC、ISTP、EI对中国内地和台湾所发表的论文收录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两岸基础研究的实力对比。中国内地在十年前就开始进入世界前10名,这表明中国内地科学界的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台湾学术界被收录的论文数虽然有迅速的增长,但总体上讲,其科研基础弱于中国内地。

(2)科技的商品化方面。在这一方面,台湾比中国内地占有优势。中国内地虽然在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上较台湾具有优势,但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企业市场营销的能力、分销网络的建设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台湾多年来实行以应用为主、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政策,以出口为导向,建立了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很值得中国内地学习借鉴。

(3)商品的产业化方面。在这一方面,两岸绝对具有合作、联盟的空间。台湾有较成功的高技术产业化的实践经验和高效率的管理技术,中国内地在市场和上中下游的产业网络的发展,将有利于提高台湾高科技产业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竞争力。

(4)产业国际化方面。在这一方面,台湾在微电子、通讯、计算机、光电等产业,有一套严密、高效、覆盖面广的全球营销网络,在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短期内,中国内地仍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台湾的发展经验。在此,只要两岸精诚合作,两岸科技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势必得到令全球瞩目的提高。

2. 由中国内地与台湾高科技产业比较优势来看

就管理优势而言,台湾方面主要是产品设计能力强,并具有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中国内地方面主要是基础科学人才充裕,市场潜力巨大。

就技术优势而言,台湾方面主要是信息硬件PC、监视器、笔记本电脑、消费性电子产品、半导体以及通讯产品及软件应用技术;中国内地方面主要是航天技术、光电与电脑应用技术、光学技术和中文识别及软件开发。如果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能很好地进行优势互补与科研、生产、销售力量的整合,以中国市场为立足点,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并逐渐走向亚洲和世界市场。

四、模块化时代两岸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合作与战略联盟路径选择

(一)两岸信息产业升级与联盟的机遇

价值链模块化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分工形态为主导厂商和合同制造商提供了共同升级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模块化的价值链中,由于参与各方在关系上的互补性、对等性,合同制造商可以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持续爬升,如果我国制造商能嵌入到这类价值链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升级环境。目前,在国际电子信息产业,如前所述价值链的主导力量正在从品牌商向众多的专业供应商转移,如掌握关键组件的厂商Intel、Seagate、宏基等,各类软件供应商 Microsoft、SAP、Adobe、Nescape等,这些专业供应商在不同价值模块领域都具有关键性影响,这些都为我国信息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同时,价值链模块化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促进了信息产业的竞争与重组,也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转型创造了条件。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应充分利用价值链模块化为两岸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精诚合作,结成联盟,使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大中型企业不断扩大能力范围,向具有研发、设计功能以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高端产品方向迈进,争取成为OD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有品牌制造)或者具有综合能力的合同制造商。同时,整合两岸科技开发能力,在某些核心价值模块上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争取在若干核心技术和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延伸。

另外,就信息产业竞争力而言,主要在于对关键模块和技术标准升级的控制。掌握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决定了关键企业对整个价值链模块生产的控制力。就目前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科技实力和中国所具有的巨大潜在市场而言,只要两岸科研力量真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中国市场为导向,向负责制定标准和产品研发以及系统集成发展,掌控价值链的高端是可能的。我们相信,由于是在中国内地本土进行这些科研合作和联盟,其科研、研发成本与美、日、欧相比一定具有竞争优势,一旦技术成熟、标准成立,利用东亚区域合作之契机,还可以把市场扩展至亚洲其他市场。

(二)两岸高科技产业科技联盟的目标、原则、策略与运行机制

如果两岸科研力量要真正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则需要将两岸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具有模块创新能力的大中型企业的科研力量根据不同层次进行整合,同时必须建立一个虚拟的研究开发组织,建立共同的愿景、目标、原则,将各种科技能力整合进一个大系统,对高科技产业的研究与开发进行统一管理。在此,本文在提出两岸建立高科技产业科技联盟的同时,根据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模块化的创新特点,对联盟的愿景、目标、原则以及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愿景:以亚洲市场为导向,在中国中国内地建立一个从基础研发、概念设计、功能设计、成品组装、系统升级、系统集成与升级以及营销等产业核心价值环节,在中国内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目标:两岸应以资源共享、财富的共同增长以及两岸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为目标,形成一种比较公平、合理、建设性的竞争方式,并体现一种平等、民主的原则和体制。通过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合作,互惠互利,最后达到产业共同升级的目标。

原则:(1)强调政府与民间企业的共同参与。目前,主要以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为主导,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参与者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成果。(2)以开发民间高科技为主,强调技术开发的市场驱动,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3)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如: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将产业链中的各种功能组成不同的模块进行科学的整合和管理;举行各种电子信息产业研究开发研讨会;组建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集聚区对不同价值链的产品和功能进行模块创新。

运行机制:(1)科研合作的法律环境的创建。建立两岸电子信息产业专利体系,加强两岸科研成果立法协调性。采取措施,规范国际科技合作的法律文本,使其符合国际惯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充分利用模块化创新具有信息包裹的特征,尽量减少研究开发风险,避免各研究成果的技术流失。(2)协调两岸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等各方资源,共同设立两岸科技人才库,通过信息扩散效应,加强两岸科技人才的信息和技术交流。(3)设立官方和民间“科技基金”,优先投资国际前沿、意义重大同时风险也较大的科研项目,并对其采取“倾斜的保护政策”。(4)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和专科学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列发展,正规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驾齐驱,并注重培养科技、管理和商业人才,以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从事电子信息产业工作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科技联盟的路径依赖

1.共同研究开发。就研究开发、设计环节而言,在高端显性技术标准制定、关键模块功能设计方面,两岸可以“中国内地基础研究、台湾设计开发”的分工模式,使台湾的研究开发机构、大学和中国内地的研究开发机构、大学进行战略联盟,在研发能力上进行通盘的互补合作,共同研究发展,制定产业技术标准或模块设计的共同界面标准,利益共同分享,掌控中国市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和市场拓展;在模块化机制下,模块产品的“隐形设计原则”使独立的功能模块有了自由的创新空间,各大中型企业可以和各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联盟,对关键模块进行联合开发、创新,并通过市场竞争,使模块的真正价值得以实现,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产生创新的激励效应。同时,台湾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管理技术和营销方面的优势,加快创新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2.共同产业布局。由于中国内地目前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呈现一种由东到西梯度转移的态势,各个区域由于具有技术、人才、资金等显性差异,产业的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区域特征形成不同层级的产业集聚。东部地区科技人才资源丰富、高校林立、科研机构要比中西部地区更为集聚,目前台湾许多高科技企业都将研究开发中心设立在这一地区,如:上海、天津、深圳等地。但另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土地及劳动力成本近几年已呈急剧上升趋势,其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因此,许多台湾投资者已逐渐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处于“微笑曲线”的中底部,而上、下游产业链则布局于东部地区。这样,由于中国内地地广人多,各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资源特征,为整个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创新、整合提供了可能。

3.共选科研项目。整合电子信息产业上中下游环境,开展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的评估、筛选和规划等合作。目前,台湾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中许多产品对零部件的依赖很深,特别是关键性零部件几乎都要从日本进口。为了摆脱对日本的依赖,台湾完全可以和中国内地相关研究部门或大学携手,共选各自具有共性又急于攻克的项目进行开发研究,力争使整个产业链的模块都能以最优态势在国内进行生产、运作,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国际竞争力。

4.共同价值链管理。在物流规划环节,两岸可以“台湾参与,两岸共同规划中国内地现有物流网络”模式,对电子信息产业链进行战略管理,将价值链管理虚拟化,增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及企业价值系统(供给链)的整合协调管理,进行链与链之间的战略协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潜在利润。虚拟化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嵌入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模块中,成为重要的辅助系统和具有关键功能的模块。企业和政府精诚合作,结成联盟,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在资源、技术、人员、物流、配送和安全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5.共享高科技产品市场。在市场营销环节,首先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台湾通过对美国市场的营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品牌销售、物流、供应链整合等模块,台湾可以发挥其在这些模块的功能优势,和中国内地企业共同开拓潜在市场,进而带动中国内地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端价值链模块走进亚洲市场,并向整个国际市场扩展,力争向国际市场提供质量上乘、价格最优的电子信息产品,占领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高点,使两岸电子信息产业在战略协同中得以真正升级。

注释:

①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②宋玲、成达建、陶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从产业链的角度剖析》,http://www.cnki.net。

③张毅:《祖国大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海峡科技与产业》2005年第1期。

④邵春光:《核心技术“先天不足”中国IT产业难掩虚胖之忧》,http://www.cnki.net。

标签:;  ;  ;  ;  ;  ;  ;  ;  ;  ;  

模块化时代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以海峡两岸信息产业竞争与合作为例_模块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