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700
【摘 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共44例,按照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占一半。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2例患者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组间治疗效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为13.64%,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时,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缩短患者回复时间。
【关键词】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
小儿支原体肺炎作为常发性小儿疾病,患者出现咳嗽、发热、厌食等症状,患病初期为干咳,继而有少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将加剧患者的症状,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肝功能受损、心肌失血等症状。本文选取4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肺部X射线、MP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等多项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发热、厌食、偶有血痰等[1]。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包括14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6.5±3.5)岁,患者病程时间为3-7d,平均病程时间为(4.6±1.3)d;对照组患者包括12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为(6.2±3.8)岁,病程时间为2-7d,平均病程时间为(4.3±1.2)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病程等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奇霉素静脉输注治疗,用药量为10mg/(k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口服治疗,用药量为7.5mg/(kg•d),每d时间服用2次[2]。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生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主要生理指标恢复正常水平;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理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统计,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汇总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下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生理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生命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2。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皮肤过敏等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症状。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异常反应,3例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皮肤过敏情况,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头痛。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3。
3 讨论
本文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总治疗有效率为72.7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证明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缩短支原体肺炎患者恢复时间,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支原体作为感染性病原体,结构位于细胞与病毒之间,不存在细胞壁结构,可以在无生命体中进行繁殖,支原体肺炎在小儿与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病发率[3]。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支原体肺炎流行周期大约为5-7年,且在流行期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不断降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不断增长,感染肺炎支原体患者逐渐由干咳发展为剧烈咳嗽,严重时将产生血痰,且病程时间较长,对患者肝功能具有极大损害[4]。当前临床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主要包括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治疗主要通过阻碍氨酰基-tRNA从核糖体受体部位转移,减少蛋白质合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克拉霉素作为抗菌药物,对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李斯特菌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6]。阿奇霉素联合使用克拉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杀菌作用,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恢复时间,并减轻药物对患者机体的负面影响,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光强,李庆忠.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1704-1705.
[2]马燕.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0):106-107.
[3]张春根.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47-2549.
[4]梁颜开.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1,32(1):130-131.
[5]邵小燕.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87-1489.
[6]吴伟波,陈倩.阿奇霉素联合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1(6):475-477.
论文作者:刘立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患者论文; 霉素论文; 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阿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