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与平面外技术联合运用在PICC置管中的探索论文_曾媛媛,刘春,黄红莉,蒋清

曾媛媛 刘春 黄红莉 蒋清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637000

摘要:目的 探究PICC置管中在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与平面外技术联合运用的效果。方法 此次7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科收治的需要置管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在将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研究组则应用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外技术,将应用两种方式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出现误穿动脉、血肿情况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的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外技术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一种技术,能有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关键词:B超引导;平面内技术;平面外技术;PICC置管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in-plane and out of plane techniques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guided by B-mode ultrasound. Methods the 74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June 2015 to May 2018,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n=37)and the control group(n=37)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ime.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in the PICC catheterization by the B-ultrasound guided technique,and the research group applied the plane. Interna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out of plane technology will compare the results in two ways. Results the total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the time of puncture and the appearance of puncture artery and hematom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tatistics were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B-ultrasound guided in-plane technique in PICC catheter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one technique alone. I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time punctur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 B ultrasound guidance;in plane technology;out of plane technology;PICC catheterization.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PICC置管中逐渐广泛应用超声引导技术。而超声引导下PICC穿置管又分为两种,即平面外技术和平面内技术,两种技术均有不同的优缺点。据相关学者研究显示,两种技术联合应用于PICC置管中,具有良好效果[1]。因此,本次针对PICC置管中在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与平面外技术联合运用的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需要置管的74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对象中。详细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7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科收治的需要置管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研究组中男患4例,女患33例,最高年龄为69岁,最低年龄为25岁,年龄均值为(46.8±4.7)岁;对照组中男患2例,女患35例,最高年龄为68岁,最低年龄为25岁,年龄均值为(45.9±3.9)岁。以上患者在基础资料差异上,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在将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外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指导患者仰卧于置管床上,将穿刺肢体部位外展90度,在超声探头上涂抹耦合剂,之后应用平面内技术探查贵要静脉寻找最佳穿刺位置。把超声探头垂直于贵要静脉,并通过短轴切面找到贵要静脉具体部位,将超声探头保持垂直移动直至显现在图像中央位置,之后在保持贵要静脉平行于探头,并通过长轴切面找到贵要静脉具体部位,移动探头找到贵要静脉中央部位,将穿刺针保持30到45度刺入皮肤与超声连接部位[2]。待进针声影出现以后观察有无回血现象,若有则不移动穿刺针尖,把探头转90度后确定针尖位置,并将针尖调节至于横切面的后上方位置,再次进针直到出现回血现象,将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血管,之后严格按照PICC置管操作流程进行[3]。

对照组则单一应用平面内技术,观察到贵要静脉横截面图像以后,移动探头确保静脉在图像中间部位,90度旋转探头确定纵向图像。在离探头0.5厘米位置进行穿刺,有持续回血则表示穿刺成功,之后进行置管操作并固定。

1.3 观察指标

将两种技术穿刺结果、穿刺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此次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均数±平方差代表计量资料,用t检验;百分比率(%)代表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74例患者穿刺结果

两组患者在穿刺总成功率上,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81.08%,组间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74例患者穿刺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穿刺时间以及误穿动脉、血肿发生情况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以往的PICC置管通常应用盲插管技术,但是此种方式具有较低的成功率,且容易发生不良事件。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能够清晰的观察血管,同时还可以根据超声影像调节穿刺针头的方向和角度,降低穿刺失败率。

现阶段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以及平面内技术均常用于PICC置管中,两种技术均有不同的优缺点。平面内技术优点包括:能够在超声影像中观察整个进针具体过程,能够精准的确定穿刺点,安全性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无法清楚的呈现解剖比邻,由于皮肤与探头连接面比较大,穿刺点需要外移一定距离,进而增加穿刺路径,而穿刺针尖常会偏离超声声束[4]。平面外技术优点包括:目标与穿刺点距离较短,能够清楚的显示解剖比邻,且操作简单;缺点则是无法呈现进针位置,不能准确的判断穿刺针。

此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穿刺总成功率上,研究组超出对照组18.9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1,P=0.005);在误穿动脉发生率上,研究组(2.70%)低于对照组(16.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0.047);在血肿发生率上,研究组(0%)低于对照组(13.5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2,P=0.021);在穿刺时间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29,P=0.000)。由此可得,两种技术联合应用,能够发挥最大优势并互补缺点,提高穿刺成功率。

综上所述,在PICC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的平面内技术联合平面外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显著优于单用平面内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承文. 平面内与平面外技术在超声引导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J]. 海军医学杂志,2016,37(5):415-416.

[2] 万永慧,陈芊,邱艳茹. 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技术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8-69.

[3] 范祖燕,林金香,张娜. 改良置管方法在B超引导下行PICC穿刺中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10):42-45.

[4] 朱雁,齐莉,盖垚. B超引导下PICC误入动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报,2016,23(6):63-65.

论文作者:曾媛媛,刘春,黄红莉,蒋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B超引导下平面内技术与平面外技术联合运用在PICC置管中的探索论文_曾媛媛,刘春,黄红莉,蒋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