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人民医院 云南泸西 652499
【摘 要】目的:在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30例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用单纯常规护理形成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瘘;双套管负压引流;心理护理
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脏器或者体表外形成的病理性通道,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肠瘘的发生可导致机体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营养不良、感染以及皮肤腐蚀等症状[2]。其治疗困难恢复较慢,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从我院随机选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入院的30例行双套管负压引流的肠瘘患者,患者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1日。入选患者均为在我院随机选取,均具有临床代表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8例以及女性患者7例,患者年龄在36-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6±5.02)岁。肠瘘发生时间在术后4-13天之间,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6.37±1.28)天。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瘘5例、高位小肠瘘1例、结肠瘘7例以及低位小肠瘘2例。致肠瘘手术类型包括恶性肿瘤手术6例、良性肠道疾病手术4例以及腹部外伤手术5例。对照组15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9例以及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在34-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4±6.12)岁。肠瘘发生时间在术后3-13天之间,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6.55±1.03)天。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瘘6例、高位小肠瘘3例、结肠瘘4例以及低位小肠瘘2例。致肠瘘手术类型包括恶性肿瘤手术5例、良性肠道疾病手术6例以及腹部外伤手术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肠瘘发生时间、肠瘘部位、致肠瘘手术类型以及肠瘘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双套管负压引流护理。引流中根据患者引流液粘稠度以及引流量调整引流负压。正确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肠瘘液外溢引发感染,同时常规进行消毒护理避免感染。严密观察患者引流情况,定期检查并清理套管,避免堵管的发生。严格每日更换引流瓶避免逆行感染。常规进行皮肤护理,如出现感染及时上报主诊医师,遵医嘱进行抗感染药物滴注及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以及低脂易消化食物,进食后适度活动以避免肠粘连发生。
1.2.2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肠瘘多数经恶性肿瘤以及良性疾病手术后发生。患者受基础疾病以及治疗产生经济负担的影响,同时又加之术后肠瘘,疾病恢复缓慢,患者极易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期间,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具体治疗方案,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情况,避免盲目畏惧。护理期间患者可能出现依从性差,抵抗护理的情况。因此护理中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多给予患者关心以及支持,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有所依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中向患者列举其他病人的成功治疗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如发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通过对患者的安慰疏散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微笑护理,及时耐心的解答患者有关疾病以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注意自身护理态度,避免医护人员无形中给患者带来的压力。
1.3护理观察指标 (1)不良心理状态评分;(2)护理满意度。
1.4疗效评价[3,4](1)焦虑状态评分: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分。量表共20项内容对患者焦虑主观感受进行评价。根据相关症状出现的频度,将没有或很少时间出现记录为1分,偶有时间出现记录为2分,大部分时间均有存在记录为3分,全部时间或绝大部分时间都存在记录为4分,总计80分。同时根据患者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要害症状进行评分。50分为焦虑临界值,焦虑状态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2)抑郁状态评分: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共评价患者精神病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以及抑郁心理障碍等四类共20项内容。根据相关症状出现的频度,将从无症状记为1分,有时出现记为2分,经常出现记为3分,持续出现记为4分。50分为抑郁临界值,抑郁状态严重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不良心理状态评分上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焦虑状态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越来越人性化。对于疾病的护理,不仅解决其生理水平的需求更多的注重患者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多数追求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缓解其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对其生理进行有效护理的同时,改善其心理,使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提升患者疾病治疗进程,改善患者疾病预后。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得到双重满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选取患者为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采用双套管进行负压引流,内管起到负压吸引的作用,外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两管间留有间隙以利于空气流通。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期间,应注意给予有效的双套管护理干预,稳定固定双套管,防止其剥脱以为。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液变化以及确保有效引流,避免引流管堵塞、打折等情况的发生。护理期间注意无菌操作的有效应用,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时,注意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并强化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健康教育,避免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
本文为了探讨在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现从我院随机选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常规护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状态评分以及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综上所述,经过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行双套管负压引流肠瘘患者的心理状况,避免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阻碍,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应在临床护理中加以推广以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苏来玉.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用于肠外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0-61.
[2]朱华,文巧莉,覃静霞等.肠瘘患者应用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206-207.
[3]张月琴.开放式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应用于高位肠瘘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4):74-75.
论文作者:段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套管论文; 状态论文; 负压论文; 评分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