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研究论文_黄康钰

灵川县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 广西桂林 541299

摘要:随着现代地籍信息数据采集与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化提升,多部门之间存在的异构数据存储环境壁垒逐步弱化,为具有多源数据特征不动产登记整合提供了技术手段。采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整合地籍与房管数据信息,有助于提升土地要素与房产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测绘;地籍;房产数据;整合

引言

伴随着不动产统计登记制度的深入实施,房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建设的工作也越来越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结合各地成功的房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建设经验,对两者整合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不动产地籍、房产测绘数据整合建设方案,从而保证不动产登记中房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工作的良好开展。

1地籍信息与房产数据的基本特征

不动产登记测绘涉及的地籍与房产数据,由于数据采集、存储与应用单位的差异,造成数据分类结构、管理类型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房产数据则集中反映房屋地块与构筑物的权属信息,包含房产簿册、图形文件与控制界址、面积测算成果等方面,侧重于房屋产权管理。通常,房产测绘平面图位置相对精确、权属与用地界线情况清晰,包含分幅图、分丘图与分户图,多采用 1 ∶ 500 甚至1∶ 200比例尺测绘,相对于地籍图精度更高。而地籍信息则包含土地价格、利用现状与权属登记等模块,包含一定的空间地理参考基准、空间建筑与地表起伏表达、土地利用与专题规划等相关数据。其本质是以“宗地”为核心建立的地籍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数据库系统,重点在于地籍图形要素的调查与绘制,测算土地的尺寸与边界点位坐标,以便于根据土地权属信息判定土地出让税费、征收征用土地建设,解决相关土地权属纠纷,其比例尺大小与土地地块的价值也具有一定相关性。针对贫瘠欠发达地区,地籍测绘的比例尺相对可以较小,针对经济建设发展较快,土地利用价值较高的区域,可采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方法,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土地地块的权属信息。

2整合

在《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技术规范(试行)》中对于不动产各类登记数据整合提出了规范,其关键思路是:(1)树立、规范现有的各种登记信息数据标准、技术规范,构建符合技术标准的数据集;(2)根据数据库标准,通过相应的方法,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如抽取、转换、补录、整合等。在进行建筑物数据整合时,必须确保城镇地籍城镇地籍空间参考与自然幢空间信息的空间参考相互一致,在不动产登记整理后,空间数据会保留下自然幢数据,而与地籍子区、地籍区、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相关的空间数据,会在叠加以后,将宗地编码添加到属性表中,应对宗地编码进行赋值。

3加强我国不动产测绘工作的策略

3.1完善不动产测绘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明确规定了房产面积房屋产权测量规范的制定、不动产权属界线的测绘、变更测绘、地籍测绘规划编制及组织管理等,但并没有对成果利用及不动产的更新做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制定了房产、地籍相关的不动产调查规范以及测绘标准,但所制定的时间较远,所以需要更新。另外,林产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具有相关的调查技术标准,但缺乏林产测绘规范。海籍有调查规程但却缺乏相应的测绘规范。故而,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房产、地籍测绘标准,有效地编写《林产测绘规范》、《海籍测绘规范》等。

3.2不动产权籍的一体化管理

通过电子登记簿,有效管理相关林木、土地的定着物,合理掌控权属关系及相关事项,作为信息化的基础,不动产登记过程中需要相关领导引起重视,规范登记并且对登记簿当中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结果和登记相同,防止业务人员出现失误或者数据遗漏的情况,及时对相关程序进行更正,确保有专人对登记簿进行保管,定期维护,并且进行备份,有效维护相关敏感信息,对其权属管理进行加密,让信息保护等级进一步提高。

3.3数据入库环节

如果权属结果没有出现较大偏差,核实相关数据之后,就可以让相关人员进行签字。通过信息科人员对其进行入库,将单元号编制起来。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及时进行反馈修改相应的结果。入库工作完成后,相关的信息课人员需要用专用章处理地图,并且,及时提交做好登记工作。如果房产不需要做权调前置,相关人员可以直接将其录入地图当中,并对其进行登记办理,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以进行交接审批,各部门分工管理对信息进行共享,并且确保测绘工作的合理性、精确性、有效地进行控制。

4不动产登记测绘中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研究

地籍与房产数据标准化。将现有的国土地籍与房产权属电子数据,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进行标准化处理,降低数据冗余度、提升数据的可用性。按照现有的房地产登记管理要求,对原有的土地、房地产不动产权利房屋登记及权利设定中的地役权、抵押权,以及异议登记、注册登记、形式登记记录的关系,进行新逻辑关系设立,坚持原房地产权原则,每一个新房地产登记单位需建立一个新的房地产登记,继承原营业编号,保证现有的不动产登记与原来的不动产登记、登记文件良好对接。对于原始包号存储,可以通过图形关联管理。元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标定的数据,应根据表单类型、数据约定与编码规则,合理建立数据流之间的关联,同时依托工作流作为控制基准,构建访问 DBMS 数据库的调用方式,部分数据类型见表 1。

对转化后的数据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数据检查过程中,可以从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两个方面入手,对于空间类数据检查,主要是利用检验规则,通过计算机图形管理系统开展检查活动,主要涉及到房屋地平面图应落地块图幅范围、地块图应纳入地籍分区范围空间位置、空间重叠等方面的检查。对于非空间数据检查,可以通过计算机检查和手工检查两种方式进行。系统测试与调整。针对建立的不动产登记测绘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黑盒功能测试或白盒结构测试的方式,针对内外部逻辑机构,查询是否存在语句错误、数据流问题等,并对发现的系统问题进行相应的调试整改。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技术的日益发展,政府多部门之间存在的异构数据存储环境壁垒逐步弱化,为具有多源数据特征不动产登记整合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基于不动产登记测绘所涉及的地籍与房产数据,分别从国土地籍管理与房管权属信息分头管理的实际出发,分析其人力与资源数据重复存在的弊端,探究二者在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化水平。以上内容就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谢梅秀,刘韦华,漆珊.农村不动产调查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5):119-120.

[2]刘放,张文斌.不动产测绘成果的整合与利用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8):50-51.

[3]易军.不动产测绘相关技术问题探讨[J].甘肃科技,2017,33(17):66-67.

[4]张保钢,杨伯钢,刘增良.不动产测绘标准化研究[J].北京测绘,2017(S1):249-251.

[5]张丽芳.不动产权籍调查测绘工作开展流程探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7(04):22-23.

论文作者:黄康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研究论文_黄康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