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县狄邱学区双庙幼儿园 河北 临漳 056600)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使之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家长和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是施教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作用于被教育者,并使受教育对象认同、接受的一种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使被教育者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并内化为一种素质。教育对象对施教者的心理相容程度,决定了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孩子的独特规律和年龄特征,淡化教育的痕迹,用无声的教育来引领孩子,使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教育最优化的效果。
1.尊重幼儿的人格
联合国《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任何事业没有像儿童的保护和发展那样,更应该优先受到重视,因为所有国家、而且确实是人类文明的生存、稳定和发展依赖于儿童。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需要平等。平等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教育者对自己的尊重。因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幼儿也不例外。
在和幼儿的相处过程中,教师如果要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先得到允许,任何活动都应该用协商的口气和幼儿交流,不要随意翻看幼儿的东西。要尊重幼儿的权利,像尊重成人那样尊重他。这种尊重要贯穿于幼儿成长的整个过程。例如,教师在吃饭前要问孩子:“现在是吃饭时间,我们可以开饭吗?”给幼儿盛饭时,应问他:“这些能吃饱吗?”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衡量一下自己的所需食品,并尽可能地让孩子吃完,可使其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如果孩子的饭确实吃不完,或已经吃饱了,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不再强制孩子吃饭。特别是在婴儿期间,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而进行“强行喂养”,这样的习惯非常要不得。因为 “强行喂养”的结果不仅仅会导致幼儿肥胖,更可怕的是会导致幼儿“顺从”的习惯,这样的“顺从习惯”就是当别人强行进入他的领地时,他不会做出任何反抗举动。这种“顺从”的态度不仅仅会使他缺乏自尊、自信,更会使他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使他长大后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谈不上在大是大非面前该如何捍卫 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因此,教师想尊重孩子的人格,就要从小把他培养成有自尊、有自信、有主见的人。
2.解读幼儿的心愿
真正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幼儿的心愿,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或许是想得到一个布娃娃、一袋美食、一张可爱的贺卡,或许是想和父母一起看电视、逛公园、一起做游戏……作为家长,我们可曾对他们的心愿关心过、理解过、重视过?我们可曾帮助孩子达成过、实现过心愿?
孩子的小小心愿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世界中是很容易被忽视、否定和粉碎的。现在很多父母忙于事务和工作,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孩子只有老人的溺爱,却缺少父母的亲情。孩子的心愿总是被成人以“有用”和“没用”来衡量,他们早已忘记了很多形式简单的幸福。每天和孩子见面的时间很少,能挤出关心孩子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我们是否有时间带孩子观察小草的吐芽、柳树的抽条?是否去看天空的云彩在变化、在远飘?是否能听得到鸟儿叽叽喳喳在鸣叫?是否理解孩子平时总粘着父母,想和父母一起说、一起笑?作为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发展,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了解孩子的心事,达成孩子幼小的心愿,找回孩子天真的话语和灿烂的微笑。
3.引领幼儿的行为
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艳、草有草的灵性,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生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会期盼鼓励的目光与真诚的帮助。有的孩子文静、内秀,有的孩子开朗、活泼,但他们都是天真的、无邪的,他们的行为需要我们正确的引领,他们的童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善意的呵护。
记得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大班小朋友壮壮的妈妈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壮壮是个生性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的小家伙。因为大班集体授课较多,而壮壮小脑袋里又有那么多的为什么,班级和其他幼儿的任何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课上他的话最多,多到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为此壮壮的妈妈很恼火。老师并没有指责壮壮,而是耐心地对壮壮的妈妈说:“孩子爱说话,说明他思维敏捷,别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要好好地保护,以后孩子回家,你多问问孩子在园里观察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并给他做个记录表,记录孩子讲述的内容,这样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有帮助。” 回家后,壮壮很好奇地问妈妈:“老师都和你说了些什么?是说我表现不好吗?”妈妈看着一脸无辜的孩子,想到老师说的话,耐心地说:“老师说你上课很爱动脑筋,能听懂老师说什么,并对老师讲的内容记得很牢。妈妈也想知道你在课上都学会了什么,所以以后从园里回来都和妈妈说说,好吗?”壮壮高兴地点头答应了。以后每次回家,他都要向妈妈讲述学到的和看到的,妈妈也给壮壮做了一张记录表,表上记录着孩子每天活动的内容。开始,壮壮回家讲述的东西很少、也很琐碎,妈妈很着急,也很生气,但老师总是耐心地对壮壮的妈妈说:“孩子在进步,需要鼓励的。”于是,壮壮的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肯定孩子的成绩,并提出希望。渐渐的,记录表上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同时老师也不断地反映壮壮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了。当妈妈再次来到园里参加活动时,壮壮已经是班上最优秀的孩子之一了。
是什么使壮壮变成今天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呢?是老师和壮壮的妈妈懂得唤醒;是他们用耐心唤醒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心;是老师和壮壮妈妈阳光般的赞美和灿烂的微笑,唤醒了孩子源源不断的进取心。正是这缕阳光般的温暖,点燃了孩子进取的火焰,让孩子的人生之路更加辉煌。
孩子的人格需要尊重,孩子的心愿需要解读,孩子幼小、稚嫩的童心更需要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并以正确的态度、艺术的方式耐心地引导、悉心地教育吧。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但追根溯源,“孩子的行为可看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这话很有道理哦!
收稿日期:2016-06-20
论文作者:孟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孩子论文; 幼儿论文; 妈妈论文; 老师论文; 心愿论文; 自己的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