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救市与财税制度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税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终于通过7 000亿美元的政府救市方案,并附加了1 49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政府救市,不独美国如此。上证指数从6 124点的历史高位急剧下挫,中国政府也开始救市。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中国政府通过汇金公司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票;国资委也鼓励中央企业回购本公司的股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救市策略。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救市都引申出一个问题,即政府的财政行为是否合理。在中国,减税、救市不应该只是定位于应对眼前的宏观经济困境,还应考虑到与中国财税制度现代化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财政决策的科学化、财政的法治化与民主化都是财税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市场失效既可以通过政府干预,也可以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加以解决。财政政策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财政政策目标实现的条件是什么?财政决策的科学化可以让问题更为清楚。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是一个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的问题类似,但解决之道却有着诸多差异。中国在运用财政政策的时候,应当考虑到政策运行环境的差异,考虑到财政政策传递机制的不同。
现阶段,由于财权、财力与事权的不匹配,中国许多地方的财政事实上已经成为“土地财政”,与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税费收入是它们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方政府救楼市,会直接减少可支配资源,但如果救市得法,地方政府收入反而会因此得到保证,地方政府的责任才能真正得到落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需要借助科学决策,寻找减税和补贴的最佳方案。
自1994年以来,中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已基本形成,从财政收入上看,政府具备了减税的基本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支出有一个轻重缓急的问题,重要的紧急的问题需要财政支出予以优先保证。救市是否属于最为紧急的问题,应当通过公共选择程序来解决,通过财政的法治化和民主化来解决。换句话说,只要在程序上符合民主和法治的要求,救市就是一种无可非议的行为。
此外,中国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与财税制度建设联系起来。在保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宏观调控重要目标的时候,客观上带有减税效果的税制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财政补贴是否可行,则与政府预算制度的完善有关。财政支出的随意行为,为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所不容。只要是在这样的制度框架之内,履行相关程序所进行的补贴,正常的支出也好,救市行为也好,都是合理的可以为纳税人所接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