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把50例HF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面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腿部腧穴。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临床体征评分,观察组均为更优。结论:腿针配合面针医治面肌痉挛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疗法;腧穴;疗效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常为单侧起病,最常见于眼轮匝肌,后逐渐扩散至口角、整个面肌,每次发病数秒至数分钟。发病时常常会对患者造成社交尴尬,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1]。笔者采用常规针法配合腿部腧穴取得了较好成效,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HFS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43.73±7.43)岁;平均病程(3.14±8.36)周。对照组男平均年龄(46.64±8.62);平均病程(5.26±7.47)周。二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阅全国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第7版中的诊断标准。
①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②早期大多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后逐渐向同侧面部扩展,甚至累及颈阔肌;③抽搐因激动或疲劳加重,安静或入睡时消失;④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排除功能性睑抽搐、习惯性抽动症、Meige综合征。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取:攒竹、太阳、翳风、颧髎,健侧合谷。针刺手法: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消毒后,采用0.25X40mm 针灸针针刺上述各穴,有针感后留针30 min,每日一次,连针6天、休息1天,共21天。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腿部腧穴:三阴交、阳陵泉、太溪、太冲、足三里。以上均为双侧穴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同对照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参照国家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眼周围阵跳或颜面肌肉抽搐消除;显效:眼周围阵跳或颜面肌肉抽搐缓解;无效:眼周围阵跳或颜面肌肉抽搐如故。
愈显率=[(治愈数+显效数)/总例数]×100%
1.4.2 参照Cohen等制定的分级方法。0级:无痉挛;Ⅰ级:外部刺激引起抽搐;Ⅱ级:自发轻微抽搐,但无功能障碍;Ⅲ级:抽搐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Ⅳ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0级到Ⅳ级,依次记为0到10分。改善指数: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
1.5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X±s的方式表示,正态分布、方差齐者,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 <0.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92.0%和76.0%;对比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改善指数比较,△P <0.05
3.讨论
现代医学中,面肌痉挛病因尚未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 REZ 区受血管压迫后使轴突间产生异常电位;或是面神经核团异常兴奋,使肌肉出现不随意运动[2]。治疗大多采用药物、注射BTX或者手术。虽能暂时缓解发作,但都不能彻底根治,且常伴并发症[3]。而针灸疗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临床中。
中医认为面肌痉挛属“风证”、“筋急”等范畴。素体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导致虚风内动;或肝阳亢盛,日久便化火生风,使经筋挛急;又或脾胃运化不利,气血运行失常,筋脉失养,引起抽搐[4]。
笔者选取腿针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上病下取”的理论[5]。肝经走行面颊,且“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因此针刺肝经太冲可疏肝息风,解郁止搐;阳陵泉为胆之合穴,兼筋之会穴,研究表明针刺阳陵泉穴可调畅肝胆之气,疏通经络。《四总穴》 中说明足三里兼治循经上扰的眼、耳、头部病变,选其可调理气血、舒畅筋脉。针刺三阴交有去湿化痰,调补肝肾之效;以上两穴配伍共奏补益先天与后天之本之功,最终达到疏通经络,祛邪外出的目的。肝为木,肾为水,取肾经原穴太溪可以水涵木,补肾阳、滋肝阴,从而息肝风止痉挛。针刺疗法可有效缓解面肌痉挛,但为防止患者情绪紧张,加重痉挛,颜面取穴不宜过多。腿针配合面部腧穴可增强治疗效果,故在临床上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蓓蓓,丁砚兵.面肌痉挛的中医病因病机与治疗现状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03):58-61.
[2]李世亭,王旭辉.面肌痉挛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06):481-484.
[3]彭彬,张申起,董红娟,罗瑛,卢祖能. 面肌痉挛的过去、今天和明天[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04):346-349.
[4] 张苗,鲁海,张春红,武连仲.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1986-1989.
[5]刘世红. 浅析太冲穴的临床配伍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39-40.
作者简介:王安琪(1994.8),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通讯作者*:宋春华(1966.6),女,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疑难病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调节研究。
论文作者:王安琪,宋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针刺论文; 面肌痉挛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太冲论文; 黑龙江论文; 阳陵泉论文; 针灸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