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沭河公园管理处 山东日照 276500
摘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结合了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科学、系统的手段去建设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在研究、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关系的基础上,寻找一个最佳的生态位,提出人和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本文在此探讨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原则以及内容,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以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为规划对象,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应用规划科学、系统科学的手段,去辨识、设计和模拟人工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关系,确定最佳生态位,并提出人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相协调的优化方案的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环境学、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因此,合理地确定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合理地布置生态区城市建设的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及合理规划和布局等,是解决目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 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2.1 环境为本的原则
人类的生存不仅是物质,还有相关的周边环境,如果环境质量不合格,扫尾造成人类健康影响,优质的环境空间能为人们先进分子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影响人类生存,决定未来发展。建设城市时,需要良好选择材料,对能源建设全面定位,减少高能材料使用率,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实现城市健康良性的循环发展,根据人的需要解决好自然与建设的关系,使环境生态能够再生、替代。把自然环境和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化,充分掌握当地自然条件,利用好环境资源,尽量维持原有地理地貌,保持原有自然环境延续利用。
2.2 科学布局原则
城市建设涉及到的方面众多,只有全面做好综合规划,才能形成布局合理,节能低耗的城市生态,使城市生活污染得到改善,实现科学布局。城市在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本着合理的原则,综合运用好城市地理、水气、地质等条件,通过长期战略规划,使城市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排放得到有效处理,变害为宝形成废弃物再利用,确保城市生态综合指标满足要求。
2.3 整体效果原则
城市规划不是局部改变,需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思路,通过科学配置资源,不断做到功能的配套与完善,形成城市未来可以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保证生态类型符合自然规律,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实现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功能
3 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1生态城市注重的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目标主要包括:
(1)和谐性。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可持续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3)高效性。这主要是改变了“高能耗”、“非循环”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4)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在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整体协调。
3.2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1)城市区域规划。这需要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土地、能源、交通、绿地及水资源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实现城市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2)城市人居规划。更突出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城市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及生态教育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和谐。
4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4.1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
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4.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4文化生态规划
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4.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3):53-57+88.
[2]刘毅,吴柏清.低碳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J].城市地理,2015,02:12-14.
论文作者:解佳佳,管玉伟,李彦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环境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