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少数民族论文,心理问题论文,对策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0)01-0047-04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全国青年群体中的一部分,是本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本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赖以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推动本民族前进和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肩负着维护祖国繁荣与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少数民族现代化,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共同和谐发展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而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这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现在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以上,而在民族院校,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如何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摆在民族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及成因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助于探寻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自身原因造成的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某些自身因素,如外貌、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其心理健康会有重要的影响。外貌、性格较好的学生,往往会拥有满意、愉快、自信的良好心境;而相貌较差、有生理缺陷或不良习惯的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卑和焦虑,严重的则会产生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些学生对于自身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不能准确地认识,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如果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就有比较强烈的挫败感;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是同学之中的佼佼者,到了大学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成了无名之辈,就失去了自信;有些则因为不热爱自己的专业,课程负担重,不能快速适应中学到大学学习方法的转变,不能在各种考试中调适自己的心情,减小压力,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二)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及生活压力
家庭的结构、气氛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学生维持一种顺畅、和谐的心理状态,而如果家庭中父母离异或亡故,就很可能使学生经常性地产生失落和无助感。和睦相处的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归属需要,而战火不断或经常冷战的家庭氛围则很容易养成孩子粗暴、胆小和怯懦的性格。民主式家庭会给孩子以自信和积极、健康的心态,而专制式的家庭则会造成孩子孤僻、专横的性格。父母对孩子科学教育、宽严适度,孩子的身心才可能健康成长,娇生惯养下的孩子必然缺乏自立的意识和能力,遇到挫折就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比如,拮据的家庭经济就可能使学生背负一定的心理负担。目前,民族高校在校生中约有30%-4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70%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大多数贫困生并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
(三)学校原因造成的心理压抑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否遵循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的开设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是否遵循了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是否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管理工作是否做到了细致入微,是否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爱心、耐心和理解;学生取得进步了,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犯错误了,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学生感到迷茫时,是否有人给指点迷津;学生遭受挫折时,是否有人给予分析和鼓气等。学校各方面做得到位了,则学生就会积极向上、健康乐观。反之,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四)社会原因造成的迷茫和困惑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长期接受传统道德规范教育的学生在面对社会不良风气时,势必会产生迷茫和困惑,不知何去何从。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长期受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学学习的几年,随着他们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的不断开阔、接触的人越来越多,面对的事越来越千变万化,他们固有的传统观念也就不可避免地和现代文明产生了冲突,旧的生活方式也不得不应对新的生活理念的挑战。这些冲突和挑战将在他们的心理上引起不小的冲击甚或“地震”。面对这些冲击和“地震”,如果调适的不够顺利,解决得不够好,就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信仰宗教的传统,而宗教讲究的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第一性,而物质是第二性。这种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是完全背离的。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深受宗教的影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前,是相信有一个超然于世界之外的神在主宰着世界。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个学校都专门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曾经有过宗教信仰或者曾经受过宗教深刻影响的同学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势必会产生迷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甚至对教师或者课程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则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导致学生走向极端,在思想上偏激,在行为上具有攻击性。
二、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紧紧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多管齐下,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但目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培训,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掌握较少,很难保证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能取得好的效果。民族院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从理论上来讲,少数民族心理教师在对本民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引导和教育时,其工作效率应该更高。主要原因有:在面对本民族的心理咨询老师时,学生更容易袒露心扉,因为有天然的民族认同感;少数民族教师更容易体会学生的心路历程和心理困惑,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学生可能会更重视少数民族心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这是基于本民族纯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所以,注重培养一批少数民族心理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有效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民族院校应辟出一部分经费专门用于心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使心理教师对心理测评与实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应对措施、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内容逐步掌握并能熟练应用于实践。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部分,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另一部分可设为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内容包括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等,使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内心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做到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以公选课的方式开设,必要时,也可以开设成必修课。课时不一定很多,关键是要有实效。课程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讲授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使学生真正有所得,使课程真正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护航。
(三)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信箱
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这样,既为心理咨询教师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和提高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提供了方便。心理咨询机构成员可包括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可包括从事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以及喜欢心理咨询并有志于此的班主任或辅导员等。
在民族院校设置心理咨询信箱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民族学生大多生性腼腆,他们并不善于面对面地和心理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心理咨询信箱,民族学生会很方便地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的压抑感描述出来,把自己的郁闷宣泄出来。对于心理教师来说,他们可以借助此信箱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以促进民族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掌握规律,分阶段、有重点地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必须掌握规律,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
一般来说,刚入校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不能尽快适应环境而产生心理压力;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很快地转换角色而产生自卑感;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不能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能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不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懂得科学消费等等。学校应该重视对新生就以上问题进行专题入学教育,引导他们顺利地从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过渡。
在二、三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感情困惑和危机、学习压力以及网络迷恋。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针对个别同学出现的特殊问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当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做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时,注意不要讥讽和贬低他们,应该在尊重学生人格和选择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一次谈话就能解决,这就需要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育重点和方式,和学生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
在四年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就业和感情的挫折。近几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工作屡屡碰钉子的经历容易使同学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所学知识和专业的有用性,甚至导致学生怀疑一切、仇视社会,对自己的将来不抱希望等等。所以,应该对于高年级同学通过班会专题教育或者个别交流的方式,使他们既能正确地认识就业的形势,也能够客观地估价自己,既要有一份积极实际的心态去努力面对,也必须具有遭受失败的心理准备。除此而外,毕业生还可能面临另外一个心理压力,那就是由于客观条件不许可,好多大学期间的恋爱不得不遗憾地在毕业时画上句号,面对几年的感情就这样无果而终,身处其中的同学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感情痛楚,帮助学生度过这一感情关,也需要细心关怀和引导。
(五)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宣传板、校报专栏、心理知识宣传手册、校内电视和广播、校园心理网站、心理杂志、博客论坛等途径,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切实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
第二,分层分类举办专家讲座、知识竞答、征文演讲比赛、校园情景剧、心理沙龙等活动,积极开展以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珍惜生命、压力疏解、情绪调整等为主题的团体系列心理辅导,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素质得到提升。
第三,做好“心息速递”心理排忧工作。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患于未然,深入细致地排查和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重点”学生做好备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困惑,确保学校稳定。
(六)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建立
当代大学生的自尊性人格特征表现地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有较强的个人独立意识,崇尚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不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注重“面子”,控制乃至压制情绪的表达,难以开放自我;有较强的通过人际交往处理心理问题的需要,但他们的求助对象多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而不是家人和亲友,更不是陌生的专业心理服务人员;他们对心理服务的态度在理念上十分肯定,但具体到个人情况时,则往往持否定态度,表现出不信任、不了解和不支持;他们对自我排解烦恼的能力表示自信,而不愿主动去心理咨询,生怕被贴上“病人”的标签(传统的观念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的)。
鉴于以上的诸多情况,民族院校鼓励并支持建立“心理健康协会”(后称“心协”)就显得非常必要。“心协”可由热心心理学学习和心理学知识普及的本校学生组成,属群众性学术团体。由于“心协”的成员是学生,所以,它就很容易获得同学们的认同、支持、信任和亲近。“心协”的建立可以方便各个院系之间的学生交流,同时又避免了“面子”问题的尴尬。心事重重、压抑郁闷之感明显的同学可以很方便地找“心协”的同窗们“诉说衷肠”并获得及时的帮助。
“心协”应接受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指导,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业务指导,主要协助心理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活动;定期邀请相关心理学专家组织专题讲座和学习交流;发展学员内部的互助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甚至是到校外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义务举办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