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及效果研究论文_车春梅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及效果研究论文_车春梅

湖北省宜昌市 夷陵区雾渡河镇中心卫生院 443143

摘要:目的: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对35岁及以上的2186名高血压患者进行慢病基线调查,然后对调查对象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临床义诊、定期随访等综合干预措施,于2017年进行最终调查。结果:终期共调查2034人,随访率为93.05%;干预前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为87.4%,控制率为36.6%;干预后分别为94.4%和56.5%;干预前患者SBP和HBP分别为(140.32±16.08)mmHg和(84.59±9.85)mmHg,干预后分别为(135.98±12.89)mmHg和(83.88±7.22)mmHg。从中可以看出居民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血压水平显著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卫生服务机构对高血压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一定效果,以卫生服务机构为平台对居民实施干预措施是进行高血压防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

1 引言

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同时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疾病,是目前多数人群居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高血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为高血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而且容易诱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高血压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而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关键手段。因此,以社区为基础,对高血压人群进行规范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乡镇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2016-2017年开展了以本乡镇为基础的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于2016年选择本乡镇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2186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乡镇卫生室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进行本研究;所有患者都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疾病。

2.2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全镇12个卫生室参与本项目,每个村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得到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2186人。然后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为每位研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和规范统一,有专门的村医生进行管理,详细记录调查对象信息并随着随访进行更新;根据每一位患者的高血压情况、并称严重程度、生活习惯、爱好、既往治疗历史和不良反应等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方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以行政村为基础进行高血压知识的健康教育,发送宣传册、开展教育讲座、进行广播等;对调查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干预,按照高血压等级分别进行分类管理,包括非药物干预、药物治疗和降压治疗等,并定期回访,随时观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并进行详细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项目中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信息收集,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婚姻和文化情况等)、高血压治疗情况、血压测量值、家族疾病史、其他慢性病史、生活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体质检查等)以及对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KAP)等。其中问卷调查和体质检查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两次。期间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和记录。

高血压:未服用抗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HBP)≥90mmHg,按照量的血压水平划分为1、2、3级;还有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压药物的患者。

高血压的分级管理:按照测量的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既往病史,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类,并分别进行一、二、三类管理干预。

高血压危险因素:遗传、肥胖、吸烟、饮酒、盐摄入量过多。

高血压知晓率:知晓自己曾被诊断过高血压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

控制率:所有患者中,高血压水平控制在治疗目标水平之下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具体指SBP<140mmHg,HBP<90mmHg。

体重指数(BMI):体重与身高的比例,按照中国人群的标准,其中低体重-BIM<18.5;体重正常-18.5≤BIM<24.0;超体重-24.0≤BIM<28.0;肥胖-BIM≥28.0。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c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终期共调查2034人,随访率为93.05%,失访原因一般为搬迁、去世和拒绝随访。干预前后患者性别和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干预前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为87.4%,控制率为36.6%;干预后分别为94.4%和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患者SBP和HBP分别为(140.32±16.08)mmHg和(84.59±9.85)mmHg,干预后分别为(135.98±12.89)mmHg和(83.88±7.2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干预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支小情况

干预后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相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干预前后高血压危险因素情况比较

干预后患者的吸烟率和盐摄入量相比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饮酒和体重指数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长达一年的综合规范化干预措施,辖区内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所上升(P<0.05),而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这表明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普及高血压的基本防治知识,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5结语

对高血压人群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实施规范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级管理,采用改变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控制等,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可进行宣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慧青,周海茸,邢光红,等.基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估[J].职业与健康,2014,30(24):3589-3592.

[2]张民,李兰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4):443-444.

论文作者:车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管理及效果研究论文_车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