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蛋白尿的关系。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5年8月—2013年8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住院期间是否存在蛋白尿分为2组,蛋白尿组100例,无蛋白尿组,共计100例,记录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尿蛋白含量。结果 我们发现蛋白尿组的凝血功能指标APTT、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发现蛋白尿组的血脂代谢水平指标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P<0.05的变量放入Logticis回归分析中,Logticis回归分析提示APTT、PT、TT、FIB为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蛋白尿有关联,其中凝血指标APTT、PT、TT、FIB是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高凝状态 ;蛋白尿 ;研究
Liu Yaocai Wangku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152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coagulation state and proteinur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Methods the study object is 200 cas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in August 2005 - August 2013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hospitalization proteinuria is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urine protein group 100 cases without albuminuria group,a total of 100 cases,recor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prothrombin time,thrombin time,fibrinogen and urinary protein content.Results:we foun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urinary protein coagulation APTT,Pt,TT,FIB and control group(P < 0.05).We found that group,urinary protein lipid metabolism fasting blood glucose,triglyceride,blood low density fat cholesterol,serum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total cholesterol(TC)and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Our P<0.05 variables into the Logticis regression analysis,Logticis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APTT,PT,TT,FIB a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oteinuria.Conclusi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stat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proteinuria.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TT,PT,FIB and APTT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Key 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 high blood coagulation state; proteinuria; study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代表性的代谢紊乱性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减少[1]。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伴随的大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影响人体多器官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蛋白尿,眼底动脉硬化等等。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的病理病变与凝血系统的异常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这也是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希望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蛋白尿的密切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该院内分泌科的住院病人及门诊患者,收集时间为2005年8月—2013年8月,共计200例,按住院期间是否存在蛋白尿分为2组,蛋白尿组100例,平均年龄(73.2±18.2)岁,其中男性80例,女性20例;无蛋白尿组,共计100例,年龄(67.2±19.3)岁,其中男性85例,女性15例,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基础疾病: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15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25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32例,糖尿病伴肝肾功能异常14例,糖尿病伴并感染者10例,糖尿病伴肿瘤4例,糖尿病伴各类肾炎8例,糖尿病伴尿路梗阻者2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按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指南确诊。并根据入院时尿白蛋白排泄率高低分为2组,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30 mg/L。非蛋白尿组:24 h尿蛋白<30 mg/L。连续测定3 d,以3 d均值水平为准。记录患者各项血液指标如: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FPG、TC、TG、LDL-C、HDL-C测量方法:对空腹(8~12 h)研究对象采肘部静脉血,EDTA抗凝,抽血后立即送检,使用日本日立生化分析仪分析。空腹血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用氧化酶法测定;TC,血甘油三酯用酶比色法测定;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选择性清除法。尿白蛋白测定采用放免法测定方法有由德国LABBER公司提供试剂盒。所有仪器在实验前均做质量检查控制,标本检测在质控合格后进行,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
1.3 入选标准及排除指标
入选标准: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总分≥27 分,排除认知功能损害者。排除指标: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②入院初次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入院后经肾活检、CT或其他医疗器械排除者。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4 统计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组间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我们发现糖尿病蛋白尿组APTT、PT、TT、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TT、PT、TT、FIB是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指出[2-4]: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浓度增高,血小板活化增加,促进了血栓形成和炎性反应,促使组织缺氧,损伤内皮细胞,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凝血系统活化产生的凝血活酶分解为各种因子。这些因子均使血液凝血活性增强。其中APTT、PT、TT、FIB能反映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血管内皮损伤加速,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非酶糖化导致血液流变学变化,导致肾小球内皮功能障碍,引起了大量蛋白尿。与本次研究一致。
也有研究说明[5]糖尿病肾病患者因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胶原纤维和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活化导致内皮细胞促凝作用增强和抗凝作用减弱,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蛋白合成增加,并且硫酸蛋白聚糖等合成减少。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引起蛋白尿。有研究指出[6]脂代谢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研究[7]指出脂AI写作水平使得机体动脉狭窄,血管内部有斑块附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后加速白色血栓形成。但本次研究为发现,我们认为脂代谢主要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脂代谢的氧化修饰后使得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成为造成早期内皮细胞损伤关键性因素,不但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还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及向内膜下迁移,但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主要累及大动脉,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累及的是肾细小动脉及微动脉,脂代谢水平较少累及[7-8]。故此次研究为明显发现脂代谢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有关。后续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可能会证实脂代谢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后期蛋白尿的关系。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中高凝状态与蛋白尿相互影响,这可能就是形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很大程度上有蛋白尿的出现而引起的,随着尿蛋白的增多而病情严重。
参考文献:
[1]苏春芳.血糖水平与急性肾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624-625.
[2]朱旅云,刘坤申.内皮功能障碍对肥胖伴内皮功能障碍对肥胖伴高血糖患者,胰岛分泌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21(1):21-23.
[3]刘志红.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9):6 -8.
[4]吴捍卫,杨建荣.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织因子促凝血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9):30-32.
[5]徐比萍.肾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2):256-257.
[6]李洁,杨洪涛,杨波,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Ⅲ期)中医证候及尿蛋白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3):230-232.
[7]邹颖红.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9):174-175.
[8]张裕珍,赵红娟,马磊,等.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2,31(3):60.
论文作者:刘耀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蛋白尿论文; 内皮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凝血论文; 血液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