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货币政策的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流通管理政策是指国家货币管理当局,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各种货币流通量调控工具,以其作用于整个经济过程和经济结构而制定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结。
货币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调节器必须服从于整个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实行稳定币值、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客观规律的要求,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币值稳定,表示货币流通适应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综合反映;如果货币需求失衡,则表明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不协调。如果两者没有协调的比例,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因为,任何现实的社会总需求都体现为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而这一社会的总需求则是借助银行供应适量货币来实现的。因此,银行供应的货币数量能否与社会商品流通的需要相一致就成为能否保证币值稳定,更好地为经济服务的关键。而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的商品需要量不相适应时,就会通过商品价格的涨落表现出来,因为币值与物价具有倒数关系。只要物价稳定,币值就会稳定,因此,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应以稳定物价为主。与此相联系,我国货币供应应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才能使整个社会供应环境表现出松的气氛,就是应收紧信贷政策,使货币供求平衡。
要执行紧的货币政策,就必须有健全、统一和发达的货币市场;有健全、统一、科学的信息网络,把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再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反馈回来,以便及时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货币流通量与商品流通不相适应的现象,需要我们经常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因此信息就成为关键。目前,我国向社会供应资金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财政和银行进行的。这就有一个如何使两个口子流出去的货币总量与社会所需的货币总量相适应的问题。只有使两大机制运行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两个口子流出去的货币总量与需求相一致。如果两者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就必然发生两大政策互相撞车的问题,形成财政紧、银行松或银行紧、财政松的不协调现象。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两大政策无统一的平衡机制;又由于缺乏统一的产业政策,且两种政策的执行缺乏统一性,就使宏观经济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不协调,内耗很大,抵消了货币政策效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企业流动资金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流动资金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补偿资金和积累资金,本应在国民收入中进行扣除,但随着企业财权的扩大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国家财政集中和分配的资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下降。该给企业拨补的流动资金没有落实;而承包经营的企业,由于急功近利,为了多得、多分不提基建、维修和流动资金,使一部分财政资金转化为消费基金。即使是新建企业,同级政府也没有安排相应的流动资金,而靠银行贷款,这一部分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就使得信贷资金财政化。而财政力量减弱就要挤银行,银行就只好增发票子来弥补这一亏空,必然要形成“赤字财政”,使流通中的货币贬值,造成物价上涨,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这正是我国经济运行中机制不协调的具体表现。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由企业自行决定,投资规模的大小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自行决定;同时,随着证券市场的开放,企业直接融资的机会增多了,企业融资渠道也呈多元化,但由于企业受信息所限,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未必科学,有时会高估市场需求而加大投资规模。结果使产品难以完成向货币的跳跃,造成企业亏损;使大量资金被半成品或产成品长期占用,形成资金呆滞;使企业无经济效益,银行也无利息,股民没有股利。但企业为维持生计,又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转产或降低产量。如果是转产,原投资的生产设备将更新,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靠直接融资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不得不求助于银行贷款;而新产品的开发在短时期内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就容易形成累积性的银行贷款,旧账未还又欠新账。如果企业降低产量,则原设备闲置,同样也难以形成效益,对银行的设备贷款也难以归还;对国家税收也会形成拖欠,严重影响了财政和银行资金的平衡。为了求得账务平衡,银行只好利用自己无限创造信用的功能搞信用膨胀,即赤字透支的连环套。因此,要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就必须使财政和银行资金的运作协调统一。
1.要使关系国计民生的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其投资规模要在银行、财政可供资金的范围内。如果脱离资金供应力量盲目上项目,其结果必然是以信用膨胀为代价。同时,投资项目的规模一定要和市场需求相一致。如果脱离市场需求,盲目上马,必然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无任何效益可言。因此,投资项目的确定,必须限定在财政和银行可提供信用能力的基础上。既要避免计划经济条件下脱离市场需求盲目制定计划,财政盲目投资,银行盲目贷款的主观投资模式;又要防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计划。只有使投资项目既符合市场需求,又科学可行,才能防止投资脱离实际情况的发生,避免形成“半拉子”工程,使货币供应与商品流通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的开放,必然要减少银行可供信贷总额,因此,应将证券市场的融资额与财政和信贷资金统一纳入资金投资渠道,统一规划使用,才能真正避免信用膨胀导致的不良后果。
2.应依法保全信用制度的规范化。应健全银行法,从法律上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不能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依法保全财政与银行,银行与银行,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规范。因为,用信贷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是没有任何物资保证的,容易引起货币的超量发行。加之在二级银行体制下,由于派生存款问题的存在,就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由于难以预料的突出事件或体制变动等因素,在财政支出中也必然会引发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弥补,不能用银行透支的办法,最好应采取国家信用的方式。这样,一方面可消灭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又可保证币值的稳定,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
3.要严格审查企业在证券市场的融资资格。要及时、真实地披露上市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对经营性亏损的企业,不准其上市融资。因为,这些亏损企业越扩大融资规模,所造成的损失越严重,不但会使股民受损,还会长期占用银行贷款,形成资金周转的恶性循环。对于盈利性企业的上市融资也要限于财政和银行投资能力的范围内,才能使财政资金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使银行及时收回信贷资金,使股民不受损。
4.要使银行信贷结构合理。财政和信贷资金在总量上的综合平衡,只是保证了货币供应与实际需求的宏观一致,但不能保证银行资金结构总量的平衡。如果银行将贷款用于支持不适销对路商品的生产,就会加大企业储备资金的占用量,难以转化为效益;如果银行贷款用于支持供大于求的商品,又会导致购买力难以完全实现,使货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导致物价波动……总之,银行、财政在向社会提供资金时,除注意总量平衡外,还应注意产业结构的平衡,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要优化资金的分配结构。
5.应将财政信用列入国家信贷计划。随着财政制度的改革,财政部门将原来无偿分配拨付给企业和单位的资金改为有偿使用,并加收一定的利息,产生了财政信用,从本质上讲属诸多融资方式的一种,应纳入金融宏观管理体系。如果脱离了国家信贷计划任意发展,就必然扩大社会信用总量。因为,财政信用资金来源于在中央银行的财政性存款,财政性存款的减少就意味着向社会注入了基础性货币,加大了信用扩张的总量;同时,还会给中央银行调节信贷收支平衡造成困难,最终影响了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造成财政信用冲击货币政策的情况。所以,应将财政信用的收支列入中央银行的信贷规模,才能保证信用资金的统一性,避免财政资金的“一女二嫁”。
6.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稳定。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为刺激此一时的经济增长,可能已埋下了彼一时物价上涨的种子。因此,我们应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过热时,货币供应仍应坚持按国家发展规划投放货币,不能对企业盲目的经济扩张行为火上加油;当国家对过热的经济增长进行必要的调整时,银行信贷与货币供应也不能搞“急刹车”,应按经济增长率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才能始终保持币值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的需要。
总之,货币政策目标除服从经济发展目标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有四大目标,即肩负着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重任。在四大目标中,稳定物价与稳定币值关系甚密,应作为货币政策的首选目标。只有物价稳定,经济才能充分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保证充分就业,创造出更优质产品,保证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反过来说,只有使各个目标都实现了,才能使币值进一步稳定。
货币四大目标是一个彼此联系、又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把其他各项目标较好地协调起来,才能使货币进一步稳定。从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看,应以社会稳定为主;从中期目标看,要保证经济增长;从长期目标看,要使物价、资源、国际收支综合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发展经济、稳定币值的目的,使社会总供求平衡。
标签: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货币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信用政策论文; 银行信用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 财政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