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发财”是个小菜一碟_农民论文

“推荐发财”是个小菜一碟_农民论文

“种草致富”有点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一个神奇的“籽粒苋种植推广和回收”的农业项目在北海的乡镇、村民中闹得沸沸扬扬。据说种植这种“全身都是宝”的草本植物能让农民两个月就有1000元/亩的纯收入;操作该项目的公司不仅向农民提供草种,而且还负责回收加工农民种出的成品,农民无需承担任何风险。公司的承诺和高额的回报把农民的心弄得热乎乎的。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吗?记者抱着浓厚的兴趣随北海市工商局巡查大队进行采访,然而随着调查采访的深入,却发现这事情似乎有点悬……

今年8月,黑龙江省佳木斯龙江垦殖经贸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垦殖公司)经北海市土产公司陈经理引进,准备在北海投资8000万元搞一个推广种植5万亩籽粒苋植体,然后回收籽粒苋鲜体(叶子),加工后出口的项目。这“籽粒苋”究竟是何物,真能让农民快速致富吗?垦殖公司的法人代表罗奉山总经理告诉记者:这籽粒苋是中国农科院1984年从美国引进的植物,果实像高梁和小麦,可作面粉,用作食品等。鲜体(叶子)可加工食用或加工烘干出口作饲料,干叶可造纸,可以说全身都是宝。目前他们公司已在东北有种子基地,产品均销到日本和韩国,今年他们已与韩国签订了出口意向,将向其出口10万吨鲜体和干货。通过考察,他们发现北海的气候适宜籽粒苋的生长,所以想在北海推广种植,并在此办一个加工厂。垦殖公司还给记者提供了一些数字:按公司提供的2000元/公斤种子价,一亩投入种子一两半,价钱150元。按合同规定,只需先付出30%,余下70%在公司回收鲜体时再从货钱中扣除。据公司专家介绍,每亩能收1.5万公斤,收购价0.1元/公斤,此植物生长期为100天左右,收获期从50天开始,可收三茬,头两茬亩产都会在1.5万公斤左右,第三茬少些,也有4000公斤。除去种子、化肥成本,收获第一、二次每次都能有1000元/亩的纯收入。垦殖公司还承诺除向农民提供种子外,农民种植收获后由公司回收成品加工出口,农民不须承担任何销售风险。

无销售风险的承诺和高额的回报让农民们欣喜异常。北海市福成镇计生站苫站长第一个实验种植了这种植物。垦殖公司无偿提供了种子让他试种,不到2个月,他试种的44亩籽粒苋就长到了2米多高,试种获得成功。各乡镇的村干部和村民都纷纷赶来福成镇参观这种“神奇”的植物,福成镇畔塘村委近水楼台先得月,与垦殖公司一下就签订了6000亩籽粒苋的合同。

在籽粒苋项目把村民们弄得兴奋不已时,几个不放心的福成镇农民把电话打到了工商局,要求咨询这个项目是否会有麻烦。北海市工商局巡查大队感到事关重大,立即着手开始调查。

一经调查即发现,该公司虽已向北海市工商局申办成立“北海分公司”,但因无法提供原公司的营业执照原件,北海市工商局至今没有发给成立分支机构的营业执照,同时他们没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另外该公司在原地的工商执照上,经营范围没有出口经营的业务。

在福成镇,工商人员看到了垦殖公司与畔塘村委签订的合同。合同第三条:公司以最低价2000元/公斤向畔塘村委提供种子,播种前先付50%的种子钱,余下的在收购时从产品税中扣除。

合同的第九条要求农户必须使用其指定的化学肥料和农药,否则,将视产品为不合格,不予收购。在合同最后一条,垦殖公司附加了一条“(鉴于)福成镇畔塘村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我公司在该村设一条生产线”。合同有效期为1999年11月4日至2000年3月末。

整个项目最令农民担忧的是产品的回收问题,是否签订外销合同就成了关键。

11月11日,当工商人员到垦殖公司要求他们出示合同时,公司的副总兼法律顾问田某称:合同是商业秘密,不能随便让人看。后又推说总经理不在,合同拿不出来。

11月15日,该公司的田副总告诉记者明年的出口订单是5万吨鲜体和5万吨干货。项目资金来源一事,照田副总说是自筹和外商预付。但自筹部分尚未到位,外商部分要等合同签订后才能预付。

对此,工商人员提出了疑问:8000万元的投资为何只和农民签订4个月的合同?种子合同已签订,而资金、设备尚未到位,能否赶上50天的收获期?如此大量的鲜体要烘干成干草要花费多少成本,鲜体出口如何保鲜,储藏问题如何解决?

11月16日,一位学农出身在世行办搞农业项目的陈先生找到记者,开口就说:让农民兄弟千万别相信这事,其中有问题。据陈先生说,他已打电话到北京农科院和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兽医局牧草科,向有关专家咨询情况。专家们说:籽粒苋确是一种饲料,但只能喂牲畜,人吃不好吃的。这种草籽种繁殖得很快,一亩地可繁殖100-150公斤,而种植一亩只需1两多种子,按从专门农科研究所购买种子300元/公斤算,一亩成本只需10多元。有关权威专家还说,一个地区种植5万亩是绝对不行的,收购和加工根本跟不上。另外,陈先生还从互联网(www.chinaseed.net)上查询到北京一家种子销售公司提供的籽粒苋种子销售只是88元/公斤。

也是当天上午,北海市一家主要经营出口干草饲料的国营外贸公司的庞经理也找到了记者,他也直截了当地指出:垦殖公司向韩国出口籽粒苋鲜体和干草的说法绝不可能。他说他因干草出口问题刚从韩国回来,韩国的确是需要干草作饲料,但从我国进口的不多。他认为干草出口,种植不是主要问题,而是韩国方的严格的进口许可制度,必须要金大中(韩国总统)签字才行。他们已为这事忙了一年多,到现在依然没办成。

他谈到产品加工问题,认为出口干草的水分要求控制得很严,南方不如北方干燥,进入冬季后湿度大,鲜体加工成干草要比北方花更多的成本。国产最好的烘干设备一台价格是80万元(只有一条生产线),每小时烘干鲜草300公斤。按每亩1.5万公斤算,需要50小时才能烘完。那全部鲜体光烘干就需要多少时间?再说收购价0.1元/公斤,显然太高,不可信。鲜草烘干后,一般100公斤鲜草能得30公斤干草(田副总说是15%),若像垦殖公司所说的每亩能收1.5万公斤鲜草,按30%的干草率算,每吨干草的收购价格是333元,按15%算是666元。按国内行情,鲜草的收购价一般在0.06元/公斤左右才有微利。0.1元/公斤收购鲜草,肯定会亏的。这种倒贴钱的生意谁会做?

另外,鲜草出口更不可能。鲜草要出口就要保鲜,有什么技术能够保证在运输中鲜草的营养成分不失,除非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设备需要多少投入呢?再说一个货柜从北海港到韩国釜山港需要900美元,一个柜能拉多少鲜草,划算吗?

据悉,目前北海市有关部门已介入此事,“神奇的籽粒苋”项目究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金种子,还是坑害农民的大骗局,相信不久就会见分晓。

标签:;  ;  ;  ;  

“推荐发财”是个小菜一碟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