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降低工程项目投资成本,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工程项目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指出了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BIM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有关需要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应用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量日益增大,项目工程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工程的造价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为参与建设工程的各方创建了一个便于交流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项目各主体的参与和配合,从而促进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 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基本建设项目费用实施全过程的判定、控制和管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整个造价行业的水平仍然较低造价管理模式落后、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脱节、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
1.1 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目前主要使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工程项目投资额的确定基本以定额为参照标准,材料单价按照早期标准确定的额度,在工程定额上片面强调统一性、综合性和指令性,这与市场经济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匹配。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往往出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一定程度上导致“三超”问题的发生,给投资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1.2 造价管理与市场脱节
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也就是以地区主管部门统一编制的预算定额结合调整的市场动态价来计算。统一编制的预算定额指标是根据地区的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计算,且定额指标的更新有时间性和一定的阶段性,而实际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发展,每年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定额指标具有严重的市场滞后性,会造成定额指标与市场实际不相符,最终也将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1.3 造价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对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工程基础数据可以实时动态更新,各部门可以及时共享数据。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还没有形成系统,信息化程度低,造价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更新和查阅。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造价基本通过二维图纸进行造价预算,不仅对造价人员的读图能力要求高,而且容易引起工程量的漏算或者误算,造价过程耗时耗力,造价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核查。
2 BIM技术的基本特征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领域继CAD后的变革性技术,BIM技术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建立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来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BIM技术将项目的各种信息运用在参数模型中,在项目策划、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共享和传递。BIM技术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BIM数据库信息时效性
BIM是将建筑物的信息参数形成三维模型,当工程项目信息发生变化时,只需要在BIM模型中调整相应信息,整个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新,随着项目的生命周期不断变化。BIM数据库包含了建筑物的工程量和建材的市场价格,以及项目设计变更前后的信息,造价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数据库快速准确的找到需要的数据,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造价管理水平。
2.2 工程算量的精确度
基于参数化模型的BIM技术依据空间拓扑关系和3D运算法则,工程造价人员只需要在BIM软件中相应调整计算规则,系统将会自动、精确、快速地完成构件运算,统计出工程量信息。造价人员不需要对工程量进行繁杂的重复计算,不仅节约了工作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工程算量的精确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BIM数据库的共享和管理
工程造价的资料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至关重要,利用BIM参数化的模型可以通过数据库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汇总和保存,能够让项目参与各方共享和交流。大量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形成的BIM数据库,能够让企业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形成参考标准,利用历史数据快速形成拟建项目的BIM模型。
BIM技术在信息共享与传输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全过程的信息沟通与传送为改善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与保障。
3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涉及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
3.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BIM的可视化和模拟建设等功能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业主可以通过可视化的BIM技术看到设计方案的三维建筑实体模型,从而对建筑设计方案预评估。利用BIM模型中构件的可运算性,造价人员可以利用类似项目的BIM数据搭建拟建项目模型,快速统计工程量信息,然后结合造价的云端系统快速查询价格信息和估算指标,从而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完成类似项目的投资估算。
3.2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0%左右。项目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利用BIM模型的历史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基础数据拆分实物算量,保证项目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保证施工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BIM模型输出的工程信息、施工进度信息和构建结构信息可以从造价软件中直接提取,为后续进度款支付和材料采购提供方便。
3.3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是BIM价值的集中体现。在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机构或建设单位可以利用BIM模型中的工程信息快速提取工程量,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保证招标信息和设计信息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因遗漏对下一阶段造成工程量不清的纠纷。投标人可以利用BIM模型数据提取工程信息,制定符合自己的投标策略。同时,将BIM平台和互联网有机结合,有利于政府招投标管理部门监管,从而有效遏制招投标中的腐败舞弊现象,让招标工作顺利进行。
3.4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目标是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计划投资额范围内,定期对实际发生造价和目标值比对,发现和纠正偏差。BIM技术能够对工程计量、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进度款支付、索赔管理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全面管理。通过BIM模型能够提取任意施工阶段、建筑空间的工程量,便于进度款支付结算和建设资金安排。通过BIM数据库,采购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材料设备的消耗情况,有效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BIM技术可以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准确安排施工进度,对各工种和工序做到无缝对接,合理安排设备等资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BIM模型的应用,可以使工程量变更和工程进度变更能够快速反应到工程造价上,为索赔管理提供了合理依据。
3.5 竣工结算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和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核算工程项目的最终实际造价,编制竣工决算文件,办理竣工移交。竣工结算需综合测算,其涉及面广、规模庞大,计算起来非常复杂。随着设计、施工等阶段完成,BIM数据库也不断完善,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等信息已经更新到数据库。因此,利用BIM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实际工程造价,从而大大提高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造价管理模式落后、与市场脱节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进行。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充分协调与合作,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因此,在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要合理应用BIM技术,做好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从而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栾凤娇,谭晓慧,薛松,李菲,苗群.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市政技术.2015(05)
[2]何丽琴.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5(03)
论文作者:李光宙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阶段论文; 全过程论文; 技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