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性回顾,总结护理经验与紧急状况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护理后,痊愈46(57.5%)例,好转31(38.8%)例,无效3(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周期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从心理上、身体上减轻每一位患者的痛苦,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
呼吸内科疾病潜伏性较强,初期症状表现为轻微的咳嗽,不会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病期较长,严重时表现为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呼吸内科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不仅要采用有效先进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还要辅之科学的护理,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即时的了解和治疗。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在科学治疗以及合理护理下,进行回顾性临床治疗和个性化护理资料,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4.1±6.4)岁。其中,在全部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最多,有62例,肺癌患者2例,支气管哮喘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病情观察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病情体征,以及精神状态,如:情绪、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尤其是需要关注与呼吸相关的数据(呼吸频率、呼吸节奏、呼吸深度等)。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咳嗽、呼吸不畅、咯血以及急性哮喘等症状。观察患者是否由于呼吸道疾病导致了其他并发症,确定其他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同时需要及时进行心率监控,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正确。记录抢救效果,并且及时根据实施情况调整针对性护理,在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不同程度情况时,根据程度调整氧气流量[1]。
1.2.2 通气护理监控
患者呼吸道畅通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尤为重要。需要实时监控并清理呼吸道,确保患者能够在受护理期间能够顺利排除痰液。同时,针对无法自主呼吸和呼吸困难者,给予辅助呼吸帮助,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呼吸机各项数据和预警信号提示。注意患者口腔清洁,减少医患感染几率。保证患者所居场所有空气流动性、整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药物治疗护理
本着个性化针对护理、针对性治疗的原则,对不同的病人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详情采用不同药物剂量来控制病情。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一般临床上给予雾化吸入或者静脉注射等用药方法。在进行静脉注射时,为确保药物摄入的安全、高效、准确,需要在注射通道建立分别两条,一条专门用于特效药物的流入,另一条用于一般药物的流入。一般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需要确定患者的病史、用药史以及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密切关注药物注射后,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反应和不良反应。
1.2.4 环境与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所在的环境,需要由其重视。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疗养环境能够有利于患者释放自己的自身压力,有利于配合治疗。在本次的研究中,患者所在病房均得到定期消毒打扫,定时给予开窗通风,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采光重症患者尽量安排安静、舒适的单人或者双人床位[2]。安排心理疏导人员,针对患者出现的情绪和病情问题,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帮助,不仅仅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消除恐惧,树立良好的信心。有助于患者主动、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护理后,痊愈46(57.5%)例,好转31(38.8%)例,无效3(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3%。
3.讨论
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病情反复性较强,治愈率较低的疾病,对待这种疾病,医护工作人员应具有足够的耐心,严谨的观察记录患者的身体情况,诚心的为患者考虑,从心理上、身体上减轻每一位患者的痛苦。良好的医疗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康复率。通过本次研究中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监护护理,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在救治重症患者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有了新的见解和认识。当前的医疗水平下,针对重症患者需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并且积极防治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从根本为患者考虑,尽最大可能增加患者就医期间的舒适度。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医师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生理变化,询问患者病情、病史、药物使用史以及有无过敏史,把握病情的走向,使得治疗能够尽可能地高效、准确。由于治疗周期有时候不能立竿见影,需要周期性、针对性护理,就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病情知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关注患者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和沟通工作。还要保证患者和医师之间畅通的沟通环境,以免贻误病情。除此以外,护理工作人员也要学习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更重要的是,需要护理人员正确的进行护理操作。在本次研究的护理工作属于人为操作,难免出现一定的护理差错和操作失误[3]。作为人力工作,出现这样的失误,更需要考虑如何避免失误,如何提高效率。因此,完善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和实践。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采用周期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从心理上、身体上减轻每一位患者的痛苦,提高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但必红.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6:147-148.
[2]谢腊连. 综合护理干预对内科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6:111-112.
[3]张新芳.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82例应急护理方法研究[J]. 健康之路,2016,01:169-170.
论文作者:张景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内科论文; 重症论文; 病情论文; 药物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