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莱西市城东小学 266600
【摘要】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后备人才,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能力和品性。新形势下,学校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必须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的品德与文明礼仪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以拿过来使用,也可以当成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资料。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探究了传统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以传统文化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例,希望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创新教学思维;传统文化;学生;日常生活;文明礼仪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长河的进程与发展中,我国曾出现了许多闻名于世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诗人等等,他们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对国人的思想及价值观念的深层次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历史,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举不胜举,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庸之道、忠孝仁义等对我国及周边国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在当今社会的日本、韩国,一些学校在上课之前,还需要向孔子像鞠躬行礼,以表示尊师重道及对孔子的崇拜之情。改革开放后,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我们无情地抛弃了,在学习西方先进器物、制度的同时,一些糟粕的思想也一同引进来了,这对我国的主流思想和社会总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腐蚀。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加大大学课本中的价值观教育的部分,开设“国学”“中华传统思想”一类的必修课程,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思想,使学生找到历史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国家凝聚力,也提升他们的文明礼仪程度。如果可以好好地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并且内化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去,培养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是指日可待的。
一、学习传统文化,切记盲目西化
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变得更加开放,一些西方文化也逐渐的蔓延到国内。西方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学校文明礼仪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学会鉴别西方文化的优劣,做到拿来主义,做一个学会思考的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广泛的宣传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做人和做事。我国著名的翻译学家、文艺评论家傅雷曾说过:“只有深切领会和热爱祖国文化的人,才谈得上独立的人格,独创的艺术,才不至于陷入盲目的崇洋派,也不会变成狭隘的大国主义者,而为世界文化中贡献出一星半点的力量,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宝。”在当今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学生可也比较繁重,基本上没有时间学习课外知识,一般的同学就很少接触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教育观念和考试的压力也很少深入地领悟到这其中的寓意和思想,所以,学生基本上就跟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绝缘了,就不会有这种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感,自然就很容易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走向歧途。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面对雷打不动的人事考试制度和“八股式”的考试内容,学校、教师和学生依然面临巨大的考试及就业压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已经将其中的经典文化升华到了大众的生活之中。以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性本善”、“舍利取义”“忠、孝、仁、义、信”等思想来感化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以韩非的“尚法不尚贤”的法家思想来教育他们自觉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老子“无为无不为”,庄子“反性归朴”的弱势哲学来引导他们形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处事格调;以墨家“兼爱,非攻”等大爱无疆的精神来激发他们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热忱。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及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实际,努力开发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思想教育课程和教育形式,萃取精华,把先人那些优秀的思想观念内化到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来,做到古为今用,甚至西为中用。
二、利用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
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累,为中国甚至于世界人民都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无一不凝结于人类知识的每个角落。为此,在教育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学校教材上有限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和组织学生对这些涉及的文化和思想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让学生在这些书本文化知识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学生们的文明礼仪。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在学校各类教材中并没有设置专门的专题进行介绍,但是在许多的教材中中就已经渗透有许多的文化精要了,所以,只要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文化精要加以归纳、渗透、延伸,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点一点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好额日常教育中,学生就能耳濡目染,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
三、利用警示名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文明礼仪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表面的个人修饰,言语文明,也包括内在的个人修养和品性价值观念。比如内在的诚信教育,诚信在任何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做人的基本操守。学生作为接受学校教育的人群,是国家的栋梁,更应该具备较高的诚信度,无论是待人还是待物,都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一诺千金的誓言。当下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会和挑战,有的人依靠合法手段锁定胜局,有的人投机倒把,短时间内也赢得了所谓的胜利,但是却违背了诚信和法制。一个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讲究诚信,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也踏足了社会,但是由于自身社会阅历的肤浅,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足,再加上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面对着复杂事件的选择时,可能会走上歧路,做一些失信于人的事情或者道德失范的事情。孔子曾经说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由此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当下的学生却面临着诚信危机,不乏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利益的诱惑,使得自身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出现了失信的情况。在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可以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中华文化对诚信的阐述是比较多的,也形成了很多的警示名言,如“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民无信不立”、“人背信则名不达”、“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等,这些都可以拿过来对学生开展直观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海.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对提高当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J].学苑教育,2015(03)
[2]刘晓军.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J].学习导刊,2018(02)
论文作者:张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学生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思想论文; 文明礼仪论文; 优秀论文; 社会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