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张建光

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张建光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桥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行频率的增加,人们的桥梁公路的施工质量尤为关注。为此,为了保证公路桥梁的质量,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结构逐渐被应用在了施工过程中,该结构增强了道路的稳定性和承重力。本文就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某工程为例,进行讨论,提出了保证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 混凝土T梁 预制施工 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被发现,该结构被应用在了桥梁公路的修建过程中,该结构中材料的高强度性能,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和刚度,非常有利于大跨度桥梁的修建。为此,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某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国道 314线 K1630+130处一座 96.8 m的中桥(布伦口大桥),跨经组合为 3×30m;上部结构为装配式3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梁。预制场设12座底模,2套定型钢模板,其中1套边粱模板,1套中梁模板。该地区海拔高 3 200 m,属于帕米尔高原。

二、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保证T梁底模地基承载力,防止底模变形

对于跨度大的预制 T 梁,底座的设计非常重要。特别是当梁张拉时,梁体中部拱起,在预加应力过程中,整个梁体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而逐渐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如果底座的地基承载力不够,或由于雨水、养生水的浸泡,势必会造成底模模板的破坏和变形。因此,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地基的承载力,以及梁张拉时所产生的水平、竖向力对底座的影响,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梁长度和宽度的地基范围内,采用换填的方法,换填后铺 设 20一30 cm厚 5 % 水泥稳定石屑且夯实,两端 2一3 cm 范围内适当加深,再于石屑层上设一层 20cm厚的水泥硅底座(底座宽度与 T 梁梁底同宽)。

2.2预制T梁底面的外观质量的有效措施

梁板底面属于永久性外露表面,尤其对于立交桥梁,其外观质量显尤为重要,对建成后整座桥梁的外观质量评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 梁底面的外观质量,除常规的技术措施外,关键在于底模的结构形式 以及加工精度。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的基础,所以首先应考虑底模的结构形式。底模一般多用混凝土浇注而成并在底模两侧镶 以角钢,但对其上表面如何处理,直接关系到预构件底板的平整和光洁程度。施工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①加铺钢板。在混凝土底模之上或焊接固定一层 3一5mm 钢板,接缝处可采用电焊连接成整体 并经过打磨而无痕迹。应注意钢板和混凝土底模的固定要密贴不可有空隙,否则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板发生上下位移,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②固定钢制底模板。在钢之下另有角钢或小型槽钢作为支撑,并焊接固定成整体,采用地脚螺栓的形式固定于混凝土底模基础上。如果刚度足够还可以在底模之下安装附着式振捣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筑混凝土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对混凝土原材料从源头抓起,砂、碎石、水泥和拌合用水等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按批次分别检验,保证了原材料质量,同时在拌和前由专职试验员对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测定,每日由试验室提供施工配合比,拌合站方能开始拌和。由于波纹管及锚区的钢筋比较密集,石料最大粒径选择为1cm~2 cm。其次,每盘混合料拌合时间不少于2 rnin,混凝土要均匀,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10cm~12 cm)、和易性,注意拌合速度与混凝土振捣速度要相配合,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送到预制T梁现场,卸入料斗内,然后用龙门吊起吊横移到浇筑部位卸人模板内,料斗下口距梁顶面不大于40cm,保证T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发生离析现象。

2.4做好钢绞线张拉的准备工作,保证张拉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做好张拉前的准备工作。T梁验收,混凝土强度达到 90%后张拉。穿束张拉前,对构件的质量,几何尺寸等进行检查,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等等。其次,在利用张拉的技术措施时,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张拉,严禁违章操作。张拉时千斤顶前后应严禁站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千斤顶后方安放张拉 防护墙,防止钢铰线及夹片飞出伤人。千斤顶安装完毕,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张拉。

2.5 做好压浆封锚的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在结束张拉过程中,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压浆施工,压浆过程是采取压浆法,按照0.45的水泥浆水灰比和8%的膨胀剂。施工现场需要测定好水泥净浆是否合格,该过程一般是采取倒锥法进行测定。在孔道内按照先下孔后上孔的顺序将已经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其中,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搅拌,在调制出水泥浆后,还需要进行30 min以内的搅拌。在进行压浆之前,首先需要将水泥浆按照0.5~0.7 MPa的压力和6~8 m/min的压注速度从一侧压入到已经打开压浆嘴阀门的两侧。在出浆口处有浆液冒出的时候,需要将出浆嘴阀门关闭并对其进行2 min以上0.5 MPa的稳压期,确保预应力束孔道能全部冲浆。在结束梁板的吊装之后,就可以进行不连续端的封锚。对于多余的钢束需要在保留4 cm的前提下使用砂轮锯进行切除,对于不连续端焊接绑扎封锚钢筋支模板,不封锚中支点梁端。

2.6注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做好拆模工作

因该地区为高原区温差高、风力大,预制 T梁混凝土的养护主要采用搭帐篷覆盖洒水自然养生,将温度过于低时,烧水提高帐篷温度保证温度、湿度最佳状态。梁顶刷毛,刷毛在打完梁后,二次抹面、二次收浆初凝后,终凝前的基础上进行,钢丝刷刷一笤帚扫一高压水冲洗。拆除模板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0% 以上施加正弯矩 区预应力,并可以开始移梁。30 m预应力 T形梁重 72 t利用两辆 50 t吊车吊装。移梁采用捆绑式吊装,使用专用拖车运送直接吊装上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随着公路桥梁的大量修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因为其自身具有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公路桥梁的修建中。为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重了解项目工程的概况,并掌握一些质量控制措施,例如保证T梁底模地基承载力,防止底模变形、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和拆模、做好钢绞线张拉的准备工作等等。只有落实了这些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推动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振京.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 科技资讯2017,15(9)

[2]刘树利. 东淀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交通世界 2013(z1)

论文作者:张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预应力混凝土T梁预制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张建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