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大型工商企业对农业投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商企业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加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的出路在于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认真探索新的思路,引导和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是新形势下加强农业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支持和鼓励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使之担负起带动农业集约投入,改造投入机制,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弥补农业投入不足的有效办法。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庞大的人口同有限的耕地、生产和生活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农业生产力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九五”计划,到本世纪末,需再增产1000亿斤粮食,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能否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增长,关键是看能否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中国农业的人力资源是非常丰厚的,水、电、路等物质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把发展农业的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关键是资金的投入。就目前的情况看,保证农业增长的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农业缺乏资金,特别是缺乏长期发展资金。据匡算,再增产1000亿斤粮食,需投入1300—1800亿元的资金。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力不从心,1995年农业投资264亿元,只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农业投入必须面向广大的社会资金。而对农业的综合开发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大型工商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具备长线投资的能力和抗拒周期性波动的能力,可以对农业增加长期稳定的资金,与农户的投资互补,发挥农业投资的规模效益,提高整个农业投资的边际效益,并带动整个农业投资的乘数效应。
(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大胆实践。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变革,是一个促使和保证中国经济起飞和持续发展的创新性实践。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利于解决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现代的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带动广大农民有秩序地进入市场;有利于逐步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促进工业反哺农业,提高附加价值,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有利于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农业的产业化,前提条件是农业的市场化和集约化。
改革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在产业化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实践。但是,从产业化的组织体系来看,普遍存在着技术层次较低、产业规模较小、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化的主导企业大都是县属或市属的加工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力量有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往往因“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有名无实,甚至失败。大型工商企业对农业投资,则可以有力地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大型工商企业实力强大,具有更强的产业牵动力,在推进农业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龙头作用,不仅有利于保证产业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要素的重组合,使产业化不断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有大量稳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有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需要有产销衔接的产业化链条,需要有应变迅速的市场开拓能力,需要有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等等。如何将这些要素和条件有效聚合起来集束投向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靠小规模、分散化的农户,也是难以胜任的;靠社区性、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或国家在基层的技术经济部门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必须有实力雄厚的法人主体。这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应该吸引和鼓励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依托这些大企业组建一批新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使之担当起带动农业集约投入和改造农业运行机制的重任。
(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剩余劳动力是中国农村非常突出的问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事关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流向城市,由市场选择其就业,是有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当然,剩余劳动力过度流向城市,将带来交通拥挤、城市混乱、犯罪率上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外流等严重恶果,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目前农民的跨地区流动,已经解决了7000万农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中90%是通过自发流动的方式实现的。但是,从发展的观点看,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根本出路是农业的产业化。大企业进入农业,建立各种形式的实体和事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四)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具体措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潜力是开发中低产田,治理沙漠和荒地。李鹏同志1996年4月在徐州考察时,针对江苏省采取成立国家控股的经济实体,吸引多方投入形成综合开发基本条件,进行承包经营,实现滚动开发,改造中低产田的作法时指出:“今后我国粮食增产主要寄希望于中低产田的改造”。“要走出一条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路,无论是开垦荒地,还是开发滩涂,都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投资经营机制,使农业投入和产出形成良性循环”。农业的综合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主要着力点。到2000年如果实现粮食增产1000亿斤,其核心措施是中低产田改造。目前我国有中低产田8750万公顷,约占耕地面积的七成,其中,中产田三成,低产田四成。如果这七成中低产田得到改造,达到高产,那么,就可以使粮食产量增加三成。如果能实现中低产田单产翻一番,就可以增加粮食800亿斤,约占增量的80%。中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增长点是中低产田的改造。改造中低产田必须兴建水利,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度。而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特别是征用大片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是今后农业发展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五)改善农业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在农业的结构调整中,农户的自发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政府直接干预农业调整结构,往往是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非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措施,这是导致结构调整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尤为突出的是政府对这一结构调整造成的后果难以而且无法负法律责任。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作为法人实体,不仅有能力为农户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服务,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法人实体,要对结构调整的后果负责,这不仅会提高结构调整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结构调整的机制。
从中外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以牺牲农业来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难以持久,实为下策;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施以输血功能,充其量也只能是中策;而培育一种机制,给农业以造血功能,则是上策。当前,存在一个反常的现象:政府极度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而社会资金却偏偏不向农业投入。问题的根源在于,尚未形成吸收资金向农业投入的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掌握的资金在全社会资金中所占的比重逐渐缩小,可以用于农业的资金也很有限。政府直接对农业投资日渐力不从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最有威力的是政策手段,通过制定政策培育造血功能,既是政府的责任,又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六)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中国的农村改革,曾走在中国整个改革前列。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业生产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这一改革措施出台开始,就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在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方面,旧的“大锅饭”打破了,而新的机制则尚未形成;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方面,由于原有的科技体制被打破了,而新的体制却不能相应跟上;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社会投入相对滞后,致使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深化农村改革,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入,是促进农业生产走向规模生产和规模经营的重要趋动力,是农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突破口。
(七)调整工农两大产业关系结合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中国的产业结构,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工、农两大产业分割,几乎是泾渭分明。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更多的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的深加工似乎是工业企业的“专利”,这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基本格局。从农业来看,沿袭这种生产方式,在经营体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者与现代的统一的大市场之间如何结合,还有待于解决。否则,一方面,尽管农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总体上的成本利润率并不低,但分摊到每个生产者,人均所得份额就相对不多了;另一方面,由于从生产到加工被分割,致使加工环节的较为丰厚的利润流入工业。按照现代经济学原理,工农业两大产业的这种分割,导致农业产生外部效益,流向工业领域。解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打破以工农两大产业分割的局面。而大型工业企业进入农业投资,则是从现实上进行产业重组的突破,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也有利于使农业流向工业的外部效益回归农业。
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上,往往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要靠农业积累来支持工业发展;在后一阶段,要靠工业来反哺农业。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需要作战略性的调整。当务之急,是选择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和途径。一是价格调整,农业产品价格已与国际价格接近,调整价格的效益很有限;二是财政转移支付,但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难度更大;三是发展乡镇企业,但往往受到社区和规模的限制。而引入大型工商企业,则是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方式。
从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看,农业已经发展为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产业,从而实现高产值、高效益、高效益。因此,农业完全可以由低效产业转变为高效的产业。
二、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的可能性
(一)从企业来看,农业以其巨大的投资空间和发展机会吸引大型工商企业投资。
一是投资回报率高。从基础生产到最终消费的产业化综合效益来看,农业是很有前途、获利较高的投资产业。全球排名前10位的大型财团里,有4个是以农业为基础的食品企业集团。即使是农业第一线生产,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讲,投资回报率也不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产品价格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正在成长为国民经济五大物质部门(农、工、商、建、运)中成本利润率最高的产业,由1978年的—5.16%提高到90年代初的60%左右,高于五业平均值的1倍。应该指出,农业投入回报率水平与农户收入水平是有所区别的。就农户而言,因为人均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少,就业不充分,一般农户的收入是低的。但是,那些专业化生产农户,收入水平是高的。农户的投入产出率也是不低的。企业进入农业,其题中应有之义,就是重新构造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收取整体规模效益。
二是新的投资热点多。1993年整顿金融秩序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法制日趋完善,各方面管理逐步规范,曾一度趋之若鹜地通过投机手段或行政特权获取暴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炒房地产”、“炒股票”的热潮逐渐降温。在这种宏观环境下,一批工商企业转向实业,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由于农村市场巨大潜力的吸引,不少企业特别是那些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进行二次创业的企业,为进行稳健投资、占领市场份额,重新树立企业形象,壮大企业实力,提高综合效益,往往青睐于农业这一开发程度尚低的领域。农业领域中的许多项目,已经或正在成长为新的投资热点。农业开发中的绿色食品基地、水产品基地、奶牛基地、瓜果基地等,正逐步成长为附加价值高、市场份额大、投资回报快的跨世纪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中的植物油、豆类制品、纤维毛类制品、畜牧水产业保鲜加工、特种产品、花卉养殖、生物制药和饲料加工、种子培育和各种基因重组工程、各种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旅游农业等等;在农业相关产业中,农用运输车行业,在国家基本没有投入的情况下,近三年时间生产总量就达160万辆;农业化工行业中的复合肥,成为当年投资当年收回成本的巨利项目;饲料加工业近十年造就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三是农业获利潜力大。一般认为,农业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不高。这实际是对一般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其产出水平已大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资源性产品的农产品及其关联产品将越来越成为短缺商品,农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比其他任何产业都要大。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也使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高档化,奢侈品的概念已开始进入到农业领域,农产品的价值含量越来越高。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将会发生巨大的发散效应。
四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的吸引力强。我国的发展战略是保护农业,总体政策是支持农业,对此,企业是非常清楚的。在我国的所有投资领域中,最受国家保护和最多享受优惠政策的莫过于农业。农业项目免征投资方向税,农业贷款是即或在金融全面紧缩情况下也不紧缩而且还要加大力度的重点之一。农副产品的绝大部分税率是最低的。大部分农业项目的审批、用地、资金融通、外汇调剂都是较为优惠的。国家每年都对于一些大型项目给予无偿援助,在外债盘子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唯独对农业网开一面,并提供担保。
(二)从现实看,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的条件日趋成熟。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从1988年开始到1995年,投入资金36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6500万亩,开垦宜农荒地201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1亿公斤。据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掌握的数据,这八年形成的固定资产,约相当于同期国家、集体和农民群众投资形成的农业固定资产总额的10%,而同期因此增加的粮食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同期粮食增产总量的40%。同时,还新增棉花生产能力1293万担和165万吨油料、109万吨肉类、1657万吨糖料的生产能力。农业综合开发,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投资138元,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50公斤;开垦一亩宜农荒地平均投入300元,增加粮食生产能力300公斤。这样,每新投入1元资金,约可多产粮食1.1公斤。这种投入产出比,明显高于同期非农业开发项目的平均收益率。而且,农业综合开发摆脱了“高产穷困”这一长期困扰中国农业的难题,在农业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统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非农业开发项目区的农民每年增加四五百元,甚至多达七八百元。
一批先期进入农业的工商企业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最先进入农业的是原料来自农业、产品用户是农民的企业。早在1984年,云南玉溪卷烟厂把烟叶种植作为第一车间来抓,把本地区20多万烟农作为编外职工来看待,逐步建立了60万亩烤烟生产基地。他们把工业利润作为启动资金,以种种形式向“第一车间”返还,十一年共投入30亿元。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证了稳定的原料来源,企业也获得巨大发展。1994年以来,九江市为加速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先后推出一系列山水开发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投资兴办绿色企业。该市一批有远见的个体工商户将巨额资金投向山水开发。徐高生1994年年底在距市区22公里的庐山区赛阳乡园艺场,承包了定期二十二年、总面积200亩的荒山,经过他的艰苦开发,不到二年,这里的大片荒山已经变样。1995年全国优秀私营企业家九江伏尔加轿车修理厂厂长曾宪健投资2760万元,在庐山区莲花镇征用100亩荒滩,聘请10名农业畜牧专家和有关技术人员,创办了江西恒生养殖有限公司,饲养肉猪和鸡鸭,搞饲料加工,成为赣北最大的集约化经营产养殖基地。全市已有100多家个体工商老板先后投资兴办绿色企业和养殖业。大陆与香港合资的中原牛业集团公司以数千万元在安徽注册,拟在淮河流域农村以“公司+农户”方式实施优质肉牛产业系列开发,公司纯收入3786万元,农民增收5000万元;江西省供销社所属远大发展公司已着手建立鄱阳湖草滩肉牛基地,资产规模1亿元,将带动湖区上万农户脱贫致富。
(三)从政策看,国家的总体政策为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创
造了一定条件。
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规模经营,特别是要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而这一点,“九五”计划已经加以明确:“在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鼓励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九五”计划还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垦宜农荒地”。“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植树造林、开垦荒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这些政策,都为大型企业向农业投资创造了条件。
许多地方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优惠政策,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制定新的农牧业政策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开发投资,并保证政策的长期稳定,包括五年内免交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其它各项提留。
三、政策建议
(一)把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作为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政策上进一步大力扶持。应该实施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的战略。大型工商企业对农业投资是规模经营,属于利用和发展自然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的项目,建设规模化的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可以提高信贷投入的集约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予以扶持。
(二)在调整投资结构的过程中,把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作为支持的重点,在项目选择、贷款评审、信贷资金安排上适度倾斜。大型工商企业投资于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和治理,新建商品粮基地,联合开发的项目,应优先列入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规模。
(三)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吸引和支持大型工商企业向农业投资。大企业进入农业是有一定风险的,特别是投资回收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市场波动多。因此,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以大力扶持。包括在信贷、利率、税收、融资等方面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以充分体现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方针。应该允许对中低产田的租赁,而且租赁时间应该适当长些,价格应该尽量优惠。
(四)积极引导,先行试点。鉴于实施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战略涉及许多行业和部门,涉及不少政策和体制问题,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因此,应该选定条件具备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