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特征论文_刘升瑞

浅析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特征论文_刘升瑞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3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在核磁影像中的具体临床表现,区分其它相关的腰腿临床表现为疼痛类疾病。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 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40 例主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取常规核磁共振诊断分析结果。结果:40 例患者中共有 98 个突出椎间盘,其中椎间盘1-2节突出13个、椎间盘2-3节突出17个、椎间盘3-4节突出35个、椎间盘4-5节突出12个、椎间盘5-1节突出21个,观察在椎间孔型、旁中央型的灵敏度在临床上有参照作用。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具体在核磁共振影像中呈现出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并可以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从影像学角度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有椎间盘后缘变形、硬膜外脂肪消失、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增高、硬脊膜囊变形、神经根鞘的受压移位、突(脱)出髓核的钙化。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患者 核磁共振 影像 特征

腰椎间盘突出系指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其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到一定程度,或者合并了腰椎后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到相邻的神经根或脊髓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一般表现为劳累后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站立时,身体倾向一侧。患者行走困难,不愿迈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 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40 例主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采取常规核磁共振诊断分析结果。结果40 例患者中共有 98 个突出椎间盘,其中椎间盘1-2节突出13个、椎间盘2-3节突出17个、椎间盘3-4节突出35个、椎间盘4-5节突出12个、椎间盘5-1节突出21个,观察在椎间孔型、旁中央型的灵敏度在临床上有参照作用。

1.2 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扫描机对患者腰椎进行扫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扫描序列为 T1WI 和 T2WI,扫描方位包括矢状位及纵轴位。扫描时间:3.5-6 分钟。

2 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到一定程度,或者合并了腰椎后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到相邻的神经根或脊髓时才会出现相应症状,一般表现为劳累后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站立时,身体倾向一侧。患者行走困难,不愿迈步。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特点: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的腰痛原因,轻重的特点为:白天重,晚上重,上午轻,下午重。劳累后重,休息后轻,站走坐重,卧床轻。咳嗽、大便、弯腰重,静止轻。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具体在核磁共振影像中呈现出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并可以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从影像学角度来看,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有椎间盘后缘变形、硬膜外脂肪消失、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增高、硬脊膜囊变形、神经根鞘的受压移位、突(脱)出髓核的钙化。椎间盘后缘变形:椎间盘后缘与椎体骨性断面的边缘平行;在髓核突出的患者,椎间盘后缘有一局部突出。硬膜外脂肪消失:正常情况下,腰椎区域,尤其是腰4~5和腰5~骶1平面,硬脊膜囊通常有丰富的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透亮区的形态和大小对称。当椎间盘破裂时,脱出的髓核可以替代低密度的硬膜外脂肪,在椎间盘破裂的平面上密度并不对称。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增高:突出或脱出髓核的密度高于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阴影代表突出的碎片。根据椎间盘破裂的部位,软组织密度可能位于中线或后外侧缘,若破裂完全发生在外侧缘,则软组织密度位于椎间孔内。当突出的碎片较大时,在病变椎间盘平面以外的层面上也可显示软组织密度。根据碎片游离方向,可能位于椎间盘下方的椎体后缘,或紧靠椎弓根的侧隐窝内;亦可能位于椎孔内,颇像增大的神经节。硬脊膜囊变形:硬脊膜及其内容物的密度低于椎间盘。在上部腰椎区域,整个骨性椎管全部由脊膜囊占据。脊膜囊缘和椎间盘边缘之间由于密度差的关系,分界清楚。当椎间盘突出时,硬脊膜囊也可变形。在下部腰椎区域,硬脊膜囊并不充盈整个骨性椎管,也不与椎间盘后缘接触,仅当椎间盘突出相当大,足以将硬膜外脂肪堵塞并压迫脊膜囊壁时,光滑圆形的脊膜囊轮廓才出现变形,突出的碎片可能压迫神经根;亦有少数病例并不引起脊膜囊变形。神经根鞘的受压移位: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根鞘在硬膜外脂肪对比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其位于骨性椎管的后侧、椎弓根的内侧,在椎弓根稍下方的平面上,当碎片向骨性椎管后侧突出时,将根鞘向后推移,根鞘与突出的碎片常无法区分,这本身就是神经根受压的一种征象。突(脱)出髓核的钙化:髓核突(脱)出时间较久者,可逐渐形成钙化,并在CT检查中出现相一致的改变。碎片与椎间隙边缘可以相延缓。

参考文献:

[1] 徐涛.王安波,腰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的具体表现与分析[J].黑龙江省中医药研究与论述,2015,(06):156-157.

[2] 邵复来.田艳欣,在临床中如何区分轻度股骨头坏死与腰间盘突出症的表现[J]. 黑龙江省科学信息与发展应用,2015,(06):156-157.

[3] 辛与新.刘新阳,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具体病例分析[J]. 湖南中医理论传承,2014.(13):159-160.

[4] 赵克凤,影像学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具体的应用评价 [J]. 江西省中西医理论与研究,2016,(09):236-237.

论文作者:刘升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浅析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核磁共振影像特征论文_刘升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