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更有效地发挥电力系统的功能,就必须要对用户侧用电设备、通信装置、网络管理软件、输电网络、测控系统等多个模块进行合理调度。2011年以来,中国大力建设第二批配电自动化项目,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的综合智能配电网设备可以通过对电网数据的智能测量、分析和自动动作来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电力调度;应用
1配网自动化设备的组成
1.1人机接口电路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中,人机接口电路,主要用于维护和配置设备,以促进设备的更好运行,然后清楚地呈现设备运行所需的重要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和电压。电压等,能够很好地呈现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配电自动化设备连接到人机界面电路后,可以有效地维护电力设备的运行,保证良好的运行,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但如此,人机接口电路装置的运行数据还可以简化配电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工作,实现检测设备的安全故障,并调整相应的运行参数。在人机接口电路在配电自动化终端中的应用中,缺乏接口还需要手动进行维护。
1.2 中心监控单元
配电的自动化设备里,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元件的中心监控单元,同时也是系统在进行稳定的运行中特别重要的设备运行之一。中心的监控单元还可有效地监管与操控配网系统,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将设备运行的隐患以及故障检测出来。将模拟量输入到相应的程序里,可以将设备运行的功率精准计算出来,并且保证设备远程的通信功能运行良好。中心的监控单元包括: 远程通信功能、运算有功功率参数、故障检测等,目前普遍应用的是,故障检测中心监控、平台化中心监控。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动化操作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优化存储,输入,通信接口,输出等配置,以确保系统功能的完善。 目前,在国内市场经济中,常用的是模块化和平台配电自动化设备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中央监控单元三点之间输入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必要保证配置的通信和输出接口的标准化和合理性,以确保标准化和标准的应用。 同时满足实际需要。
1.3 通信终端
对自动化配电网络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以太网属于通信终端的关键接口,也是系统操作的关键连接。 它负责通信运营商与监控设备之间的有效连接,以确保在线路上的及时安全通信。 通常,通信终端也属于通信适配器并具有通信适配器的功能和功能。 通过使用串行和以太网接口,它可以确保与运营商的连接的有效性。 同时,保证了通信运营商和监控单元的高效率,不断优化通信终端的功能,保证了设备的良好质量。 它在整个设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智能电网是实现我国电力发电量、供配稳定性、供电质量进一步提升的最佳途径,由下表便可见智能化发展在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中所占投资比重之大。成熟的智能配电自动化设备是实现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载体和核心,是我国电力部门研究和发展的关键目标。智能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集成化是当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趋势,所谓电气一体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将抽象的地理数据转换为信息语言,为覆盖全国的输配电网提供卫星定位,使工作人员能够准确锁定和检测运行平台上各地的配电设备工作状态;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子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可以交互,不同子系统可以协调与合作,而不会干扰它们各自任务的完成;由于采用了分布式和开放性原则,配电系统在环境包容性、兼容性上有显著提升;配电网的网络模式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双网甚至多网机制,顺应了未来网络适配需要并提升了传输速率;能够支持多种操作系统,让设备在多种系统背景下都能稳定运行;采用更加先进的软件平台,能够通过二端口准确而快速地接受外部信息;利用先进的远程操控系统和诊断技术,为最终实现一体化保驾护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1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方面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开闭所故障自动隔离技术不仅能够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传输、安全运作方面,充分发挥出其可靠性,同时它在整体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同时,针对其中开闭所的构建,它的进线内容一般设计为断路装置的形式,再结合相关监测保护设备,起到实时的监测作用;而对于开闭所的出线内容则是采用负荷性开关来实现对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有效控制,以至于开闭所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设备的信息传输提供良好的保障,为通信领域的进步做出了贡献。因此,一旦配电自动化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该技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及时地发现问题,提供科学的安全故障内容分析,并且立即将故障信息报告至调控人员,从而在明确安全突发问题的性质与位置之后,采取合理准确的处理方法,充分展现出对于安全事故处理的高效性。
3.2通信方面
对于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技术,通过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单个配电子站来实现有关的数据信息接受、发送工作。配电子站不仅需要接收自身所在站的运行数据,同时还要执行周边配电自动化设备的信息接发工作,并且还要借助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光纤网络技术的优良特点,不断增加子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数目,搭建起两端数据信息高效、快速传输的桥梁,也能突破电压状态监测的局限范围,逐渐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加强子站与主站的联系。同时,以配电载波与设备总线、公网为基础的配电自动化设备通信技术,能够在较远距离的安全故障监测分析中,发挥出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良好的安全性、可持续性,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偏远地区供配电情况,从而进行远程的调控操作,并且还能够利用以太网络接口优化设备通信接口终端,逐步提高系统运行中数据的传输质量,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用电提供保障。
3.3故障检测诊断方面
短路故障检测技术与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是配电自动化设备在电力调度系统故障检测诊断方面运用较多的技术,它的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快速对配电自动化设备展开全方面检测,然后及时向主站传输有关安全故障数据信息,其次找到具体的设备故障位置,针对实际的故障类型进行排除,大大提升了电力调度过程中安全突发故障的检测排除效率。同时,若是出现单相接地的电力故障,仍要在两个小时内进行供电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在该时间段内利用完善的技术措施来做好安全故障处理工作,并且考虑到单相接地安全故障会出现较小的电流,因此需要结合接地系统对其较小检查、解决,充分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领域配电自动化设备技术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它在电气系统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提升系统运行效率程度的同时,还使控制系统、设备在未来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因此,电力调度的智能化、自动化作为实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客服一系列技术难点,不断指引配电自动化设备在我国的探究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合理的电力调度,为安全、科学、可靠的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彬.关于电力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检修与管理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205.
[2]王颖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5):95+98.
[3]崔立忠,张瑞雪,刘涛,徐翔琳,张红斌,钱传伟.复杂配电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计算及设备布局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 20) : 84-91.
[4]陈昆.配网自动化成套设备运维中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35) : 87-88.
论文作者:赵俊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自动化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通信论文; 系统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