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支笔、一块黑板就能上课了,还要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上课。比如:还要熟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运用,一些简单的编辑软件的操作才行。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一、信息技术在学校的诞生
上世纪90年代,遵照邓小平同志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全国各地掀起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和购买计算机的热潮,农村学校晚了几年,大既在1999年、2000年、2001年三年中中心校及以上才购买了计算机,但它只是一个“畸型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硬件设施的关系。
二、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设备的关系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收费时代的畸形儿,当然他们的功能是相当有限的。
①就其硬件设备而言,农村学校的机器配置大多还停留在90年代末期的水平,即信息技术的教材前进了,但硬件还原地踏步。而现在教材的内容所需的软件,必须要由相应的硬件支持。
比如:Photoshop 、Flash、 FrontPage等软件,就需要大内存,时钟频率较高的处理器支持,显然MⅡ200 、16M内存的无盘站是不能让这些软件运行的。
②就其机器数量而言,一般都只有25-30台,而一个班的学生少则有五、六十人,课中需要二到三人使用一台,有的学校采用一个班一部分学生上课,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自由活动。一学期只有几次上机操作的机会,能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这样,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怎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③信息技术教材与硬件设备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应该是不同的教材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否则都只是一种摆设。
我校在二OOO年配置的机器所用的操作系统是Novell NetWare 无盘站Dos系统,配备的教材也是dos版的,那还基本相适应,在二OO一年,又把网络在只加了一个鼠标外而未添加另外的硬盘设备情况下改成Windows NT无盘Windows 95,教材也用的是Windows 95版,也还基本相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硬件没有得到升级,但教材也不知道前进了多少步,现在教材上的内容,绝大多数都不能在我校机器上运行了,也就是教材和机器都成为了摆设。
三、信息技术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是该地的信息技术的“高手”,而他们中很少有人是科班出生,“半路出家”的占据了主要地位,他们能有这样的“成就”,其实与配置的机器与自身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由于机器配置很差,他们必须花很多时间来研究、学习,通宵达旦是常事。一位牧师学家对他的女儿说过,“如果你没有经常在实验啃冷馒头的精神,那你就别学理论物理”,如果你没有经常“与世隔绝”(独自在计算机室)忘记吃饭、睡觉的精神,你就别当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是唱独角戏,你就必须要具有懂得计算机硬件知识、软件知识、维修知识、维护知识、发展动态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都将花去许许多多的时间,而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核管理方法却是按照“语数”教师的方法进行,什么“七有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是理所当然,但“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有作业批改备忘录”、“家访记录”、“考试计划”、“成绩统计”、“试卷分析”等,意义不大。如果在检查时硬要这些,那就只能大大损伤教师的积极性,也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经济负担。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在相互交流时说过,我们那里的机器坏了后,从来不去维修,坏了就放着,现在基本没有多少机器可用,我问,你们如何上课,答曰:“书念完,课就上完,且书上的内容有多少学生能在机器上操作”。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研究过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可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全区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实行统考,这能提高教师地位吗?在当今只认语文、数学的时代,其它学科有考的必要吗?第一,信息技术从诞生就是畸形儿,是作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项目,而不是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操作技能。而今,“创设”的使命已“终结”,还得另投入经费来“供养”这些机器运行,这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吗?第二,信息技术与“语数”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掌握知识外,还必须动手操作,你只考核知识,能促进其发展吗?第三,各地的机器配置差别很大,机器数量也相距很远,比如:城里学校可实现一人一台机器,且都能实现广播教学,而农村地区,一般只有二十五台无盘站,如果离了服务器,作单机都没法用”,多的也不过三十台,二至三人一台机器,(还要机器不出问题的时候),学生练习的时间能有多少。第四,信息技术课,有时得为“语数”学科让路。第五,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最大区别在于,城里学校的学生家庭有百分之八、九十家里有电脑,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极好补充,而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里只有百分之几的有电脑,即使学生学到一点,也没有练习的地方,技术要靠多次练习才能掌握。靠考试是没法办到的。
在上级部门的统计中,从来没有一次不是只统计数量“有计算机多少台”,好像只要是计算机,它就无所不能,几年、十年它都能适应软件的不断更新。也就是说,从来没有人会关心这些计算机的配置如何。
四、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与发展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一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CAI、Web-based CAI,CMI、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
(2)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CSCL、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地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特点。
(3)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的整合。“ITE与学科整合”显示,信息技术教育(ITE)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它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这一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系统化知识技能的主体学习活动。可是,知识是无穷尽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来说,还没有一个理想方法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结构化的知识。
比如,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整合,首先我们要考虑语文科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任务是通过演练使学生学会利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而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任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信息教育,如,通过E-mail与远离自己的其他学校小朋友交换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将两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整合,其结果就变成,利用信息技术工具E-mail开展校际交流,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一过程中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又需要熟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表达的技能。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兆平.浅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J].新校园(中旬),2018(09):44.
作者简介:李先明(1966.12-),男,重庆涪陵人,本科,一级教师,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中心小学校,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论文作者:李先明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教师论文; 机器论文; 农村论文; 知识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5期论文;